浅谈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17-03-09 17:06杨文举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财政管理现状对策

杨文举

摘要: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对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本地区的经济活力影响深远,简言之,开发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经济开发区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點,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市场行情的重要窗口。在我国市场的完善过程中,政府在资本市场以及市场机制的运行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发挥了不可取代的指导作用,这一背景下,开发区的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开发区的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随着开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发区的财政管理工作面临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比如收支结构不平衡及支出效率较低等问题。为了完善财政管理工作,文章立足于当前的管理工作现状,从财政管理的角度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经济开发区改变财政管理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现状;对策

一、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的现状分析

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着密切相关,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投资办厂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以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在经历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后,经济开发区已经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开发区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外资能力,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为了更好的为经济开发区保驾护航,政府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巨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一系列的税收优惠等措施的落实到位,这些举措为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毫无疑问,经济开发区财政部门有效的财政管理工作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铺垫了可靠的财务基础和管理制度,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良好发展的环境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努力。我们在充分肯定政府财政管理工作成效卓著的同时,也要看到在财政管理过程存在的不足,也是值得我们特别去关注的问题。

第一,存在财政收支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存在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的问题。在财政管理的实践当中,财政收入是财政管理中一个“漏洞”所在。一般而言,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形式完成的,税收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来源。在税收的过程中,财政管理中的征管漏洞就显现出来了,核算的范围小而且核算的程度不规范,以至于收入来源呈现出稳定的特点,具体来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部分单位存在刻意欠款或者故意偷逃税的行为。在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一些单位现有资料的的审计情况来看,发现部分单位通过所谓“工作”的形式可以拖欠税款,对于有些应该缴纳的税款而并没有缴缴,存在长期大量欠缴的现实情况,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通过操纵经营情况,瞒报实际的营业收入,通过这种方式逃税漏税;第二个方面,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虚假亏损”情况,必须承认的是,这些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确实存在着亏损的结果,但是,也必须看到有的企业为了不承担企业的责任故意申报虚假的生产信息,以达到减轻企业责任的目的。众所周知,企业在投产后是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正式盈利的,在这之前的过程中亏损是一种正常存在的现象,但是一些企业通过做假账的形式将利润转移给其他投资者,导致企业账面长期处于亏损才的状态,这些虚假的亏损状态使得经济开发区的财政税收收入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失状况;第三个方面,目前,财政支出方面也存在这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情况,经济开发区财政的收入不仅要为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有包揽其他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引起支出结构不合理、超范围超标准的支出等现象。政府的这种“大包大揽”式的管理方式,导致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和产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资金的浪费现象令人担忧;除此之外,行政管理支出费用较高、各部门机构的扩大和工作人员的扩充等都给财政增加了负担。

第二,财政管理工作中预决算程序不合理,业务人员职责不明确。作为一级重要的财政管理部门,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中存在预算和决算程序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在预算过程中,《预算法》是主要的指导法律,是经过同级人代会的审查批准,但在实际的预决算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相关的工作。另外,财政部门在机构、人员的设置上存在着职责不明,业务不熟练的现象,甚至存在这一名业务人员同时兼任多项职责的现状。岗位人员职责不清,岗位设置与职务分离,使得财政职能弱化,对国有资产难以有效的实施监督管理。比如,有些,土地出让金等形式的基金预算收入,并未未纳入预算管理,导致了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出现不足的现象。

二、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首先,政府缺乏“公共财政”意识。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政府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又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导致了税收等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失衡。在收支失衡的条件下,政府只能通过压缩的支出达到平衡状态。从主观层面来言,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工作中,政府职能过大,承担了一些需要市场来调节的公共职能。从客观层次而言,目前现存的税制制度对域间实际情况的差异考虑较少,对不同区域采用统一的比例标准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目前,经济开发区自主招商、市场化运转较高,而经济开发区的仍然有较大的管理权限,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内的事情就会,为市场发展制定指导性的建议,比如,开发区财政可以在区域内规划配套基础设施等事务管理中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其次,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着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目前的体制之下,开发区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属于市级财政的一部分,但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扮演着实在的实体政府的职能。所以,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配置并不适合自身管理职能的需要,导致经济开发区的事权、财权偏大,而机构人员配置则显得相对简单,这一不对称的管理机制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内部机制的不完善必然会出现监督缺失情况的出现,就像是一名工作人员同时兼任多个不同岗位的情况。

三、提升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如前所述,针对目前经济开發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有效对策。

首先,要协调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公共财政”的概念。作为政府而言,加强公共公益投入是政府应有的责任,这对于营造开发区良好投资环境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供开发区财政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此外,立足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赋予开发区财政管理以实体政府的权限,健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不能简单的适用派出机构的管理模式。

其次,完善收支平衡结构,加强财政预决算的监督审核。开发区财政局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重点企业要重点关注的同时,要加大监督力度,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培育区内支柱产业的过程中,要以发展有前途的高科技项目企业为主,淘汰落后产能和信誉差的企业,进一步完善政府的收支平衡结构。此外,开发区财政局要加强财政预决算的监督审核,严厉打击逃税、偷税等行为,保证税收收入的来源。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对财政机制的监督,要积极推行现有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真正要杜绝一些不上“账目”支出,减少监督的难度,堵住监管的漏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高度重视审计这一环节在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督中的地位,防范财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再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切实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加强落实财政预算执行的力度。财政工作无小事,事关百姓关注的切身利益,每一个财政问题都是百姓关注普遍热点问题,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听取群众的呼声。对于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违法违纪和经济类的问题,要加强与相关部分的沟通联系,及时将审计结果和有关资料提交给有关负责部门,特别是要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第三,建立常态化的人员培训机制,挑选业务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所以,既要加强现有业务员的专业培训,又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招聘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来弥补目前的人才缺乏的现状。

财政管理工作事关国家利益,事关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加强对财政工作的审计,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调研,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汇报。经济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从整体上提高财政管理的水平,是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兰陵县财政局)

猜你喜欢
财政管理现状对策
优化乡镇财政管理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财政管理困境与路径探析
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