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宗教向新疆高校渗透的相关思考

2017-03-09 06:25吉苏尔·吉萨来提黄玲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大学生

吉苏尔·吉萨来提++黄玲

【摘 要】近年来“三股势力”等国内外敌对分子以宗教为旗号向校园渗透,对一些学生进行洗脑最后被自己所利用。这种现象在新疆高校相继发生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针对高校学生不得信仰宗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文件。

然而在这样严峻形势下有部分高校学生以身试法,在校组织、参加、宣传各类宗教活动,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被敌对势力所利用已走向犯罪的道路。本文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研究在校学生对宗教认识现状,对于大学生为什么不能信仰宗教,如何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宗教渗透;高校

一、目前新疆高校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现状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余学明教授根据高校学生的宗教感情的不同将高校学生对宗教的接触层次不同将其分为宗教好奇、宗教朦胧、宗教参与、宗教虔信、宗教执信等五个阶段。本人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本人所在高校学生自身宗教感情的不同特点将目前高校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层次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有宗教感情,没有宗教行为(不做礼拜,不烧香,不去清真寺等)。宗教是属于深入内心、惯性极强的一种精神文化,往往处于民族文化的核心位置,并与民俗紧密相连。①这类学生由于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风俗习惯等原因一直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以维吾尔族学生为例,出生后七日之内的起名仪式,四十日之内的洗礼,男孩子七岁时候的割礼,结婚之前的尼卡(NIKAH),去世之后乃孜尔(NAZIR)等风俗习惯都和宗教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宗教伴随着他们一生。自然地学生对宗教有着一定感情,但是有宗教感情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肯定有宗教行为。

第二类:有比较强的宗教感情,有从众心理,比较容易受他人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宗教教义、教规,却对宗教有种好奇心理,他们对身边有宗教行为的学生有尊崇,包庇甚至追随。大多数此类学生追随参与宗教活动往往来自于某种心理需求,只有少部分学生才是在寻求纯粹信仰的满足。②他们没有严格的遵守宗教仪式及参加宗教活动,只有在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才会出入宗教场所,信仰的虔诚度不高,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尚未达到狂热痴迷的程度,不具备宗教信仰行为特征。③除此之外这类学生往往在生活上表现为内向、人脉少、生活方式比较单调,而恰恰是宗教成了他们填补这种单调生活、逃避各类挫折的精神避难所。

第三类:有很强的宗教感情,对宗教虔诚。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在入校之前就有比较规范的宗教行为,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在家人引导之下有宗教行为。或许他们宗教学知识还不够全面但是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度不亚于专业宗教人士,在他们的日常举措、穿着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度。

二、大学生受宗教思想影响的原因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参加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与上述三种类型的学生接触、访谈、交流后认识到我们的学生受宗教思想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家庭因素。之所以把家庭因素排在首位,是因为家庭在学生思想的形成、成熟过程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踏入大学之前我们的学生从未离开过他们的家庭。根据本人的访谈得知,那些对宗教有着较强的感情、有宗教行为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宗教气氛较浓厚的家庭,他们家庭成员中有个别人是偶尔或者经常有乃马子等宗教行为,而像父母、亲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对学生思想的影响的深刻程度是无法估量的。

第二、社会因素。学生们走进大学就等于踏进半个社会,很多南疆来的学生离开他们的小城市、农村来到更加开放或自由的大城市求学之后接触到社会上各种类型的人、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有着浓厚宗教思想的人,部分学生可能接触到此类人之后或多或少会接受他们的宗教思想。除此之外、随着网络的发达各种媒体也成为了传播宗教思想的新兴工具。

第三、自身因素。宗教毕竟是心理的活动,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家园,它能给处于现实苦难的人们以安慰,能给处于紧张状态的人们提供调节和宣泄的形式,它能够满足人类舒展情感的需要,这是宗教尤为突出的情感功能④ 根据本人访谈得知个学生选择宗教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心理需要宗教来进行调节,有些学生对亲人生病、去世时的悲哀,甚至考试之前的焦虑等心理是通过都是宗教来调节。

三、为什么大学生不能信仰宗教

第一、我国宪法以及教育制度不允许大学生信仰宗教。我们国家高校的任务之一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进行办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8条规定:“组织、引导、支持、允许、纵容学生信教、参加宗教活动,必然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执行,影响各项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其行为属于违法行为。”1992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诱使学生信仰宗教,更不得在学校从事任何发展教徒的活动;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十八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学经。每一名大学生应该严格遵守这些法律规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不是接受宗教思想更不从事任何形式宗教活动。

第二、学习科学知识才是大学生首要任务。大学生要时刻明白他们在大学的首要目标就是掌握知识,最终目标就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份贡献的人才。大学生时刻不能忘记他们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课程本身就比较紧,更是需要學生的高度自觉性,需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且不可以分心。

第三、大学生信仰宗教不利于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宗教信仰导致学生在心理上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神的执意上,生活上有困难,学习上有挫折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在宗教上不够虔诚,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根源。在另一种情形下导致该学生满足于现状,认为他的命运是早已安排好,不可能由他的意志来改变。这种情况不利于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抵御宗教对高校学生渗透的对策

第一、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人员我们应当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我们有些高校思政工作人员对民族风俗习惯,正常宗教,非法宗教,极端宗教分不清,对涉及到“宗教”的所有事都有恐惧心理,甚至对一些正常的民族风俗习惯也持排斥的态度,不能正确区分以上四者之间的关系很容易产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和误会,只有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理论水平,才可以以理取人。

第二、我们应当客观地评价高校学生对宗教的态度。我们要正确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们站在客观地、科学地角度去评价宗教以及宗教的社会功能。我们要避免过分恐惧或者过分敏感。除此之外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我们应当有的放矢,对个别有宗教感情也应当分层次,不同类型用不同方法处理、不能一棍子打死。

第三、以现代文化引领高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我们对高校学生的宗教行为严格把关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关心,毕竟学生年龄还小,即便是有宗教行为的学生绝大多数也只是由于对宗教的好奇感而有一些宗教行为,对于此类学生我们应当给予更多地关心和引导,针对性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安排学生前往养老院,儿童村等,从而让这些学生从身边的实物去寻找自己精神上的依托。让他们的心理充满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余学明《高校宗教信仰问题与宗教学教育》中国民族报【J】 2012 年6 月13 日 第 006 版

2.刘晴晴 《由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谈高校宗教工作》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J】2014年第三期

3.霍玉敏 高校大学生宗教问题【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注:

①牟钟鉴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中国宗教【J】第七页

②余学明《高校宗教信仰问题与宗教学教育》中国民族报【J】 2012 年6 月13 日 第 006 版

③刘晴晴 《由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谈高校宗教工作》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J】2014年第三期

④霍玉敏 高校大学生宗教问题【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