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特征的发展与思考

2017-03-09 13:10达丽娅TishchenkoDaria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师范院校师范

达丽娅(Tishchenko Daria)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特征的发展与思考

达丽娅(Tishchenko Daria)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需要高等师范教育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师范性特征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内在属性,是与高等教育专业性不同的一种性质。师范院校明确的办学方向和良好的管理体系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特征的体现,对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特征的发展与思考进行研究与探讨,对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发展与思考

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其演变过程中如何突出师范性特征始终是焦点话题。对于师范性特征,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师范性教育只要教学方法与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一致就是做到师范性,还有人认为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才是师范性特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师范性教育在近代发展历程中始终遵循着一定的逻辑,对其师范性特征的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对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师范性特征的必要性

为国家培养强大的师资队伍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校专业教育的区别在于“教师培养教师”,这是其显著特点,所以近年来高等师范教育一直很受人们欢迎,其师范性特征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中,表面上师范教育受到影响,但实际是为了更好地建立高等师范教育师范生的基础,提高师范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师范教学长远发展。高等师范教育在改革中虽然有成败,但其师范性一直存在,对于如何教学生成为教师、教师教育的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等方面都是师范性特征,也是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教育对现代教师培养及国家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古至今都是共同的目标,没有改变。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所以对教师人才的培养当高度重视。很多人对教师教育的认识不够明确,认为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就可以成为教师,因为没有专业性,所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是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了教师教育中对师范性和专业性的投入不够。由于对师范生教育的培养方式相对固定,课程设置也比较单一,即使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科目不断改革的情况下,某种程度上还是制约着中国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发展。因此,需要教育管理部门不断探索和改革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范性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突出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教育的优势。

2 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近年来,高等师范教育中师范性与学术性的重要性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自放开教师资格管理,实行开放性教师教育体制以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倍受关注。在教师教育领域中,要求高等院校要在一定的年限内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与教育技能,要有具备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术性是高等教育学校中所有专业都要具备的,在学科知识和科研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学术性与师范性是教师职业的双向专业,师范生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其学术能力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师范性可以促进其专业性,而专业性又是学术性的体现,所以两者在高等师范教育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3 师范性的落实

3.1 凸显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师范性

近年来,由于西方院校设置模式对师范教育院校建设的影响,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省份将师范院校与其他院校进行合并,不再突出师范性,而是发展建设综合性大学。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学校招生不断减少,很多学校不得不进行改革,将原有师范教育改为多样化专业发展,缩小师范专业招生数量,开设一些新的非师范专业,由此导致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资培养功能逐渐弱化。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进修研究生课程和攻读学位上,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修养和教学水平也很难提升,这也是教师自身师范性逐渐弱化的原因。目前,中国的国情仍然是缺少师资和师资分布严重不平衡,这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下一代人才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明确其师范性属性,培养有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高等师范院校一定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作为目标,在培养过程中秉承着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并围绕着教师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各项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凸显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特征。

3.2 提升师范院校教师的师范性教学能力

教师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教师的工作更是一门艺术,“传道、授业、解惑”缺一不可,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品德的培养。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所以要不断提升师范院校教师的师范性教学能力,让学生保持探索知识的兴趣并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指导。高等师范院校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上,要将技术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作为考核重点,这些都是为师范性特征服务的。在当前师范教育逐渐萎缩的情况下,高等师范院校对未来教师的培养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目标一定要适应社会对教师新要求,这一要求有从学历上进行划分的,有从品德、教学经验上进行划分的,但更多的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信任、关心和爱护为主,知识讲授为辅,这也是师范性的独有特征。把分析学情、因材施教、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基本功,一边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一边建成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学生通过教师了解和认识社会,通过这个桥梁教学相长。

4 结语

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特征是高等师范教育向前发展的主要源动力,教师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交流。从中国当前的师范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虽然部分师范院校的师范性特征逐渐被弱化,向综合性大学转变,但重视教育教学仍然是主流方向,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再次强调了师范院校中师范性特征的重要性,相信在今后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的师范性特征会被教育管理者和从业者重视,这也是全面提升高等师范教育水平的关键。

[1] 周建民.略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开放性[C]//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2001.

[2] 涂艳国.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C]//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2001.

[3] 郑隆炘.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C]//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2001.

[4] 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2009.

[5] 姜占民.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C]//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

[6] 郭剑波,尤云弟,许敏.浅论留日学生与浙江近代教育[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2009.

[7] 杨杏林,陆明.近代上海中医药团体的发展概况[C]//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2007.

[8] 曹海涛,敖海华.西部地区高师社会化的一点思考[C]//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9] 朱德明.近代浙江中药材调查[C]//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ThedevelopmentandreflectionofthenormalcharacteristicsofhighernormaleducationinChina

DA Li-ya (Tishchenko Daria)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sperity of economy need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The normal characteristic is the inherent attribute of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specialt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lear orientation and good management system of normal colleges are the manifestations of normal characteristics in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of Chi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 of norm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Norm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

G659.2

A

1674-8646(2017)18-0098-02

2017-08-01

达丽娅(TishchenkoDaria)(1990-),女,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师范院校师范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谈高师作曲课与艺术实践课互动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