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读写能力的实践

2017-03-09 14:24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周晓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学段习作

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 周晓平

一、为什么要读写结合

1.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的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将这一总要求分解在三个学段进行:第一学段是写话;第二学段是习作;第三学段是写作。小学三年级应该为第二学段,其要求是习作。习作训练就需要进行小练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的提出正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读写结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

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读写结合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全面的发展,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德育的内涵,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教育,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二、怎样指导学生读课文

1.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培养“三读二查一标记的习惯”。三读,就是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一读——默读,也即最初读课文,要手脑并用,圈点字词,勾画语句,粗知课文大意;二读——朗读,学生再读课文要出声、口脑并用,理清作者思路,熟悉课文内容;三读——精读赏读,这是更高层次的读,要把握课文要点,推敲文章,概括主旨了解写法。二查,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遇到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自己查:“一查”即查字典、词典和词语手册,解决字、词的音义;“二查”即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对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等作一粗略了解。一标记,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在书上,并写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积极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久而久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选择切入点,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到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这时无声的文字就成了有声有形,可闻可见的动人图景。

3.用整体感知来培养能力

阅读教学要因文而异,要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摒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引导其探究、发现,逐渐掌握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怎样指导学生写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在教学中,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目的不明,要求过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教学阶段脱节,训练无序。而且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既简单又实用。

1.仿写

例如在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教学时,当学生完成三峡之秋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顺序描写了三峡之秋景色的特点,并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表现手法体现了三峡之秋的美丽迷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描写一处景物,通过拟人、比喻等手法来对景物一天的变化进行描写,并且通过景物歌颂美好的生活或难忘的人或事。

2.续写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根据课文性质适当的将课文情节外延,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开展续写。例如在西师语文五年级上册寓言故事《鹬蚌相争》一文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的基础中,明白了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章得利。教学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鹬蚌的故事进行续写,想像鹬蚌下次相遇时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学生合理的想象所开展的续写能够充分体现其真实的情感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大大提高其写作兴趣。

3.变写

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记得在教《温暖》时,我提出一个问题:“面对默默关心战友的雷锋,你们想说些什么话?”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争先恐后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接着我让学生以《雷锋来到我们中间》为题练笔,同学们马上挥毫,写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爱,体现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4.补白

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人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如学习《绿手指》一文,可以让学生小练笔“黑色的金盏花能开吗”通过联想补充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除此之外,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留意身边小事,培养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营造主动观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皆作文,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学生不再怕作文了,通过小练笔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集体的热爱,对他人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需要。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揣摩、体验文本,以课文内容作为练笔的素材,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学段习作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