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行业中的政府管理研究

2017-03-09 22:27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出租车司机政府

周 冰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租车行业中的政府管理研究

周 冰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租车是城市交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出租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人均道路面积、公共交通便利度等。我国城市人口密度高而人均道路面积以及公共交通资源数量较低,而出租车行业准入以及价格管控等政府管理措施导致供给不足,很多地方长期存在打车难和服务差等问题。网约车的出现打破了出租车行业固化的局面,但同时也带来了初期的野蛮生长。出租车行业的运营应更加 贴近市场,而政府及行业组织要提升监管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出租车行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出租车行业中政府管理的优化。

出租车;市场之手;政府管控;公平和谐

一、出租车行业发展现状

发展出租车行业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减少道路上私家车流量,减少道路拥堵。出租车几乎24小时轮班服务,满足了人们对即停即走和自由选择的需求。出租车对道路熟悉,驾驶熟练,能够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交通事故。我国出租车行业从09年以来的符合增长率是2.4%,截止2016年末全国出租车保有量为140万辆,完成载客377亿人次。比较其他城市交通数据看,出租车、公交车以及客运轮渡的载客量再2016年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出租车载客量下滑4.9%。而地铁、BRT等轨道交通出现了明显增长,其中BRT客运量增长23%,轨道交通载客增长15.4%。

对于我国的大多数城市而言,小汽车的数量将远远超过城镇道路的承载力,目前我国很多小县城的上下班高峰期都已经出现了大城市才有的拥堵现象,停车难问题更是普遍。因此发展公共交通成为所有规模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一二线城市密集上线地铁项目,一些三线城市如合肥、绍兴、洛阳也加入了地铁建设行列。此长彼消,更加快捷规律的轨道交通给出租车行业带来的冲击十分明显。但尽管如此,城市中出租车的灵活性和覆盖率是轨道交通不能替代的。

二、出租车行业面临的问题

轨道交通的冲击击打了出租车行业的竞争,原本的公司制和份子钱模式下的出租车司机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而网约车的出现,尽管解决了许多市场空白和提升了服务水平,但同样也带来了无序竞争、违规运营、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也更加剧了行业内部的冲突和竞争。突出问题又以下几点:

一是传统公司制出租车经营单位的行业准入、规模以及营运范围受到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严格管控,在市场萎缩的趋势下,对经营权和底盘的争夺更加激烈,其中蕴藏的“风险”也更大;二是出租车司机缺乏个体经营权,必须挂靠出租车公司,并例行缴纳固定费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家居,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下降,一方面影响出租车司机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迫使其从事违规营运,带来更多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三是网约车的迅猛发发展与传统出租车经营的融合管理。网约车是在闲置资源上的价值挖掘,网约车司机赚得是“营业外收入”。但对于传统出租车司机而言,其损失的是实实在在的客户,份子钱没有减少,收入却减少了。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出租车司机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眼睁睁地看着大量的顺风车、快车和专车抢走客户,自己却被捆绑在政府特许经营组织上输血。

除了行业市场化竞争和经营问题外,行业服务质量和智能化水平也急需提高。无论是传统出租车还是网约车,服务质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绕路、拒载、延时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网约车本身就是“赚外快”为目的,一切看心情,而平台对司机的惩戒也仅仅浮于表面,最终受到伤害的是消费者以及行业形象。出租车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政府管理的理念、能力及措施必须及时跟上。

三、出租车行业中的政府管理

出租车行业本身不具有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但作为公共交通服务业,与普通餐饮、住宿等业态相比,其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因此政府和行业监管的能力和措施必须与产业发展与时俱进。对于政府管理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全面普及,建立面向未来大数据和云服务的行业管理系统平台。出租车行业与其他交通运输服务一起,与全国交通管理网、车辆管理数据库、公安系统等智能化信息系统紧密融合。但在面向全面市场化的行业发展趋势时,目前的管理平台和工具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监管技术平台和网络,从而为更多的行业改革和创新活动提供安全可靠的管理支撑。

其次是放松行业准入限制,让更多的市场化主体和个人能够通过竞争进入行业。交通运输服务的竞争力依靠的是服务质量,通过市场化的成本和定价,能够保持供求平衡。政府部门不应操控行业参与者的选择,更不能人为进行市场分割。而应当将管理中心放在对市场参与者的服务质量、经营效率的考核上,对结构化的矛盾进行调节即可。例如政府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行业服务标准以及与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优质服务者提供更多的支持,而限制有污点的服务者,永久淘汰出现违法行为的参与者。

最后是对从业者和单位的市场活动进行明确约定。随着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应当警惕业务自由化和技术自由化带来的各种市场乱象,包括违规设备、违规人员、违规业务甚至是违法等“创新”行为。将个人和企业诚信记录与市场行为强绑定,通过精确到个人来定位管理目标以及跟踪市场活动。

[1]孙翊锋.部门利益理论视角下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效果评价研究——以长沙为例[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11)

[2]翟翌.中国出租车行业的行政法分类规制——以“行政特许”和“普通许可”的区分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7(10)

[3]张珍星,陈虹睿.市场失灵视角下互联网专车监管制度的构建[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08)

[4]胡承华.互联网时代城市出租车行业治理的国外动态与启示[J].城市.2016(01)

[5]于左,高玥.出租车行业规制的困境摆脱及其走势判断[J].改革.2015(06)

猜你喜欢
出租车司机政府
画与理
乘坐出租车
老司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老司机
凭什么
开往春天的深夜出租车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