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户外景观环境设计探析
——以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景观设计为例

2017-03-09 22:27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景观校园空间

王 波

南京中山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小学校园户外景观环境设计探析
——以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景观设计为例

王 波

南京中山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习自主性。良好的小学校园景观建设应该具有教育性和启智性,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可以陶冶情操、开启智慧、寓教于乐、绿意盎然的环境氛围,让孩子们在其中得到放松和熏陶。以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聚泽园校区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小学校园景观空间构建的设计新思路,尝试站在学龄儿童的视角给予他们人性化的呵护和人文的关怀,从细节打造一个有个性的校园景观模式。

小学校园;户外景观;设计;文化;植物配置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类的行为发展分为: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绪发展、兴趣发展、游戏发展、群情发展、道德发展及人格发展。儿童时期,正是最具活力蓬勃发展的阶段。鉴于这个时期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以及儿童对游戏和运动的强烈需求,户外活动对儿童的智力、体能、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校园应当具有能够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良好户外景观环境。

景观设计师可以利用多重功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MLP,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Planning),为儿童提供参与不同活动的机会。通过不同功能层次的叠加,构建起一个服务于儿童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户外活动的多功能空间。校园景观提供了儿童玩耍和生态教育的场所,让他们能够最直接地体验自然。下文以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户外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以及要点,对校园景观的功能进行探讨与思考。

1 前期研究

1.1 我国小学校园户外景观环境的特点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演变,各种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各种教育行业的改革尝试也在稳步实施。而作为素质教育之始的小学,必然是首当其中的目标。曾经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导致国内小学环境建设普遍存在着严重不足:忽视儿童的心理和心理特征;户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景观文化缺失;景观安全性欠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我国小学校园户外景观环境的特点如下:

1.1.1 主体的特殊性

小学校园户外景观环境的使用主体是6-12岁的学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的一切更敏感,产生的行为反射更为直接,因此更需要被呵护。设计者应该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做出深入的研究,从遵从儿童人性化的角度来思考景观空间的设计。

1.1.2 场地局限性

我国大多数小学位于城市核心的密集地段,都是从上个世纪传承下来的“老字号”,面积较小,功能布局单一,现在大多都面临建筑老化、环境和活动设施破损这样的问题,亟需改建和扩建。

1.1.3 景观的安全性

小学生对危险鉴别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做景观设计时就要评估方案的安全性,科学合理地设置安全措施,有效避免潜在威胁,比如水环境、高差处理、有毒植物的禁用等等。

1.1.4 文化的传承性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人文环境的差异,所形成的园林景观各不相同。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rinen)就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学校亦是如此。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而校园景观就是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载体,是学校文化内涵展示于人的第一印象。因此,在进行小学校园户外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城市传统,传承校园文化,同时也要敢于创新,突破陈旧模式,形成灵活生动的校园文化景观。

2 项目概况

2.1 区位背景

该项目为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聚泽园校区景观规划设计,基地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江东中路东侧,凤凰西街北侧。该校区为新建校区,总面积为32270㎡,建筑占地面积为1795平方米,户外景观面积为30475平方米(不含架空层面积和屋顶花园面积)。

该小学本部清溪园校区,建于1999年,位于不远处的湛江路,总面积约9000㎡,绿化面积3078平方米,这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因此,新校区的建设势在必行。本部校园的户外景观,活动场地只有两个篮球场的面积的广场和一条50米左右的跑道,绿化也就教学楼旁寥寥的几处宅旁绿地分隔和东南角的小游园,空间相当局促。

2.2 场地环境分析

从基地的指标可以看出,无论是总面积还是户外景观面积相对都较为阔绰,然而,实际的场地被居住区用地四面夹击,最适合的位置被建筑占据,剩下的户外环境都是狭长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对于景观设计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打造更丰富更有层次的景观,是本案的任务。

基地中心建筑为三栋相连的教学楼,一层为架空层,这样的建筑设计对于场地的空间利用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有效减缓了后期景观设计的压力。架空层的通透,使得楼间景观可以互相渗透,视觉可以具有延展性,保证景观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南侧和西侧是两个狭长的入口通道,东侧是可以进行纯景观处理的狭长死角空间,这三个狭长空间的处理是本案较大的难点。

为了创建园林式学校,增加绿化覆盖率,屋顶空间也纳入绿化设计的范围。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屋顶花园作为不对学生开放的空间,主要是作为园林景观展示空间。

3 设计理念

小学阶段是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儿童身心的快速变化要求学校环境及校园空间也要多层次变化。因此,本设计希望造就一个丰富的校园环境:趣味变化的路径与场地肌理,层叠流动的自然空间,活泼轻快的建筑风格,五彩斑斓的季相色彩,蕴含着最美好的童年生活和最璀璨的理想空间。

3.1 “绿色”花园

绿色·校园文化

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推崇以绿色教育为特色的办学理念,全力塑造绿色教育品牌,提倡“尚绿力学”的教育主张,努力实现“乐学乐行、力学力行、善学善行、美学美行”的教育境界,追求让师生在快乐的前提下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学会、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对美的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达到知行统一。

以“绿”为寓意,设计“绿娃”这一主题符号作为校园文化的吉祥物,寓意着生命的活力,阳光的朝气。丰富多彩的“绿娃”LOGO形象以景观元素的形式呈现在室外环境中,于细节中彰显整个校园的文化气息。

绿色·生态花园

学校花园倡导在自然中教育儿童,鼓励儿童的个人发现和学习环境价值,同时也发展她们与土地的联系与感情。运用生态的景观处理手法,如植物的层次搭配,植物的空间运用,植物的季相搭配等,形成一个小气候的花园环境,美化景观的同时也能改善小环境,呈现一个完整的生态小群落。

绿色·环保理念

作为校园,低碳环保的理念意识尤为重要。在环境中融入环保概念,设置科普教育点,呈现给孩子们一个看得见的环保学习和实践空间。比如: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低碳环保材料的利用等等。

3.2 文化与艺术主题表现

校园空间可以充分表现儿童自身及学校的艺术文化的多样性。一方面可以通过景观元素如雕塑、入口通道、墙砖、地面铺装、花园中的座椅、展示空间、校门等创新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儿童参与到校园景观文化与艺术表现的设计和建造过程的相应活动中去,让学生对校园建立独有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3.3 空间的延展与多功能重合

学校室外场地现状的一个特征就是狭长,因此,有效利用空间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主要课题。将多个功能设置在一个场地中,形成分时段的有效使用,这是对学生活动区的设计采用的一个景观策略。这样的场地称之为多功能场地,可以将空间的使用率最大化。

4 景观布局

根据基地的地形特征,综合功能分区和景观分区的要求,将整个校园环境分成五个区:入口景观大道,主题楼间花园,多功能广场区,体验花园区和屋顶花园。

4.1 入口景观大道——尚绿大道

南侧的主入口至西侧的次入口为狭长通道形式,依托小区围墙而形成走廊空间,设计思路是打造成体现校园文化和精神面貌的展示廊道。

传说梧桐树能招来凤凰栖息,带来幸福、美好,主入口大门“梦想门”以梧桐树为造型,正取此美好寓意。校门边“绿墙”上的校标在喷泉的映照下闪耀。

步入大门,宽阔的尚绿路展现在眼前,地面上镶嵌着20个学生手书的“绿”字,引导着师生每一天踏绿而行。

宣传栏作为学校科普宣传和展示学生活力的主要平台,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景观小品。以绿叶为概念设计科普宣传栏,沿景观道布置,与香樟行道树平行呼应,相得益彰。

主入口与教学楼交界处转角,是景观序列点睛处“潜心池”。孔子曰“智者乐水”,设计利用水元素的灵动和融合特性来舒展景观空间的局促感和生硬感,形成视觉焦点,打造“凤凰”LOGO主题文化节点,与楼间花园在景观视线上形成呼应渗透的效果。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绿洲里,喷泉、涌泉、水幕墙展示了水的动态美。教育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泉,给学生传递着丰富的知识,而承接泉水的小池默默地滋养着绿树、莲花、游鱼,寓意着教育事业需要潜下心来,淡泊方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

4.2 主题楼间花园

核心区,“M”字型教学楼一层架空,自然形成两个楼间区域,是可以相互联系,割而不分的两个空间。在平面构图上,力求两个空间的平面完整性,强调空间的关联性。

·森桂坡

广场中间的大桂花树是学校的树王,树龄近百年。桂花树四季常青,花香怡人。在古代,凡中榜登科均被称为“折桂”,获得殊荣者则被誉为拥有“桂冠”,所以桂花对莘莘学子来说有着美好的寓意。桂花树边的泰山石上刻有“尚绿·力学”四个大字,时刻提醒每一位师生勿忘学校的办学理念。

·梦想星空

雕塑“梦想星空”以嫩绿色为主色调,象征着萌发和生长,旋转、上升的姿态传递着向上的精神。雕塑上的星星,犹如孩子们放飞的梦想,一个个梦想如同一颗颗星星,绽放在校园的天空。美丽的校园就是孩子们为了梦想而追逐的星空。四周的绿化景观与雕塑遥相呼应,点缀着孩子们的梦想星空。

4.3 多功能广场区

著名教育家、作家冰心曾亲笔为北大附小题词“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生动活泼的学习风气使学生们终生受益,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孩子们兴致勃勃,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与校园里银铃般的笑声共同回荡……这才是孩子们在育人沃土上健康快乐成长的情景。因此,和良好的教室环境一样,活动空间对于校园来说也是至关重要。

基于室外空间的紧凑这一无法更改的现实,设计从集约型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将空间定义为多功能广场,集球场、操场、游戏场等为一体,通过不同时间段的交错使用,将空间的使用率最大化。

4.4 体验花园区——秘密花园

与活动广场相邻的花园,却是静谧温馨的诗意空间。这里可以漫步静思,可以追寻灵感的源泉,可以探索自然的奥秘……

墨香廊连绵的石壁上镌刻着学生们的书法作品,一首首春、夏、秋、冬的古诗有序排列。在墨香廊里走一圈犹如走过四季,欣赏春的烂漫,夏的火热,秋的高远,冬的寂寥。同时,四季植物与古诗相呼应,与绿色教育的主旨——“顺木之天”相契合。

5 植物种植设计

5.1 植物树种选择

校园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该从生态习性和造景需要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充分发挥植物在环境里的功能作用,并能满足实际使用的功能。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合场地生态条件的植物,根据场地的人文特色,选择能表现文化特色的植物,根据造景需要结合教学目的,选择多样的植物,并设置标本说明,从发挥生态效益和满足使用功能出发,选择合理的植物生态结构

5.2 分区植物种植

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聚泽园校区,场地空间相对局促,设计尽可能做到“见缝插绿”和“分层绿化”,实现有限的空间打造无限的绿意盎然。

主入口垂直绿化景观LOGO墙,选用佛甲草,抗旱性能超强,可采用无土栽培。入口景观大道,主要沿围墙种植行道树香樟和1m宽珊瑚树绿篱,分隔空间的同时营造绿荫效果。潜心池,水中种植池种植常绿孤景树五针松,池内种植三五丛睡莲和菖蒲,可以是一汪静谧的清泉,亦可经受住飞流轻瀑的涌动。

主题楼间花园,结合教学楼建筑进行绿化配置,为保证足够的阳光,配置模式采用以中层小乔木为主,搭配少量形态优美的上层乔木主要有栾树、合欢、广玉兰等,再辅以常绿地被结合适量季节花卉,形成层次丰富的庭院景观。森桂坡,以一株高大的单杆桂花为视觉焦点,配以花叶长春蔓和镌刻“尚绿力学”的文化景石,支撑起整个空间的绿色框架。和森桂坡不同,梦想星空园以嫩绿色主题雕塑为视觉中心,四周块状绿地围合出主题中心广场。选用栾树为绿色背景,搭配常绿灌木红花檵木和金森女贞等,中层为桂花、紫薇等,内敛的植物搭配模式突出主景雕塑的气质。

多功能广场区,以开阔的场地为主,周边沿围墙种植香樟和0.6M宽珊瑚树绿篱,跑道区域和教学楼之间列植银杏,与围墙边列植的香樟对称呼应,形成绿茵跑道。

体验花园区,打造半私密的后花园静谧空间。茂密的香樟、栾树、榆树等大乔木围合出惬意的绿色空间,樱花、紫薇、石榴、碧桃、紫叶李等开花小乔木在童年的时光流转间竞相开放,可以花下嬉戏,也可以花前对语,在自然的乐园里感受天地生机。紫藤萦绕下的墨香长廊,光影逸动,充满生命的气息。玉簪、鸢尾轻轻点缀其间,不带入一丝喧嚣,不惊扰一分安宁,属于孩童们的秘密小天地。

屋顶花园,以展示为目的的景观区域,因其空间特殊性,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灌木和地被以及浅根系小乔木。兼顾后期管理和养护的成本,植物的选择主要以保证绿色景观效果,点缀少量粗放管理型花卉为目的。

结语:

走进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聚泽园校区,有水景、有大树、有奇石、有廊架、有雕塑,处处透露出绿意,一年四季,季季有花,同时又巧妙地呈现了四季的季节变化,达到了处处有景的效果。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彰显了学校“绿色教育”的主张。

[1]周南.小学校园规划与儿童行为发展之研究[J].建筑学报,1998,(8)

[2]王玮,董靓,王喆.国外中小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主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2)

[3]李宏彬,杨书斌.中小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J].农业与技术,2007,27(4)

[4]庄秋军.小学校园景观环境改造设计研究分析——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新小学、黄浦区中心小学等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景观校园空间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