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生专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探析

2017-03-09 22:27叶诗凡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素养

叶诗凡

信阳师范学院

市场营销学生专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探析

叶诗凡

信阳师范学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为主逐渐向互联网式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移。对于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加,如何打造有特色、有能力的营销专业成为专业发展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在对信阳师范学院营销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专业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不足,学生能力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为此本文提出按需培养、定岗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并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综合提升学生实力,力争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全能型营销人才。

市场营销;学生素养;就业能力

0 前沿

人才培养和就业是现在高校教育谈及的重要话题,作为信阳师范学院老牌专业的市场营销,其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和就业问题是现在专业发展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全球经济和就业形势不景气、政府政策的不力、社会舆论的误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缺乏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当今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低下。反向思考具有较好专业素养和突出就业优势的同学,在这种环境形势下成为企业需求的重点。所以,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走向职业生涯成功的必备素养,如何加强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由接受教育的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已然成为高校学生培养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和新视阈,也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1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现状

如今,随着本科招生的不断增加,每年的毕业人数也在迅速增长,就业难的问题十分棘手,尽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却呈增长趋势,出现供不应求的场面,同时也出现了更加尴尬的一幕,那就是每年依然有数以万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样的现象恰巧证明了一个问题,即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企业招聘人才的唯一目的就是赢利,他们需要的是优秀有实践能力的营销人才,而不是那些只会对书本上的理论机械重复的人。近几年,通过对市场上人才的供求数据来看,市场营销类人才的需求量一直保持在首位,但招聘的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非常小。目前企业看中的是求职者的能力,而大多数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刚好是高学历低能力。为了改变这种供需矛盾,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够充分适应市场的发展,在社会上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学校应当进行深化改革,加强对学生的多技能培养,也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并开设相关的技能课程和模拟练习课程,并考取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专业技能性较强的证书或者是能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证明的正规合格证书。

2 市场营销学生专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互联网发展带来了营销行业和营销技术发展的新变革,在这样的要求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倾向于互联网化。如何能够利用互联网新渠道,采用传统营销的方法和手段引爆需求热点,开拓销售渠道,赢得消费者青睐成为新时代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的重点。行业发展的变革要求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要求学生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提升,互联网瞬息万变,为毕业生求得一席生存之地是高校营销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2.2 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市场发展需求的矛盾

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仅仅是量的需求,更多的是质的需求。从各大企业招聘的信息来看,企业对于营销人才的质需求集中在营销专业性和实践性两块。专业性方面,要求学生拥有专业素养,全面掌握管理学、市场学、消费者行为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从事文案策划、广告设计、营销推广等活动。实践性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相关的实习和实践经验,对相关业务熟练,在毕业初期能够顺利的学习和理解公司文化,并快速的融入到公司的业务工作里。从历年的就业调查和学生反馈情况看,学生初入工作岗位被期待所拥有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不过硬,高校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需要定课程,根据需求定方向,根据岗位定方案,培养出与市场需求一致的深理论、高技能型人才。

2.3 市场营销学生专业素养与就业能力低

从市场需求来看,企业虽然青睐那些在营销方面有实战经验的人,但是他们更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具备的综合性高端人才,因为这部分人在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还能带来独特的营销理念,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在营销方面的市场竞争力。而现存的高校学校教育主要以传统营销理论为主,缺乏时代性和实践性,由此导致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低效、创新能力较差,所有应用仅限于纸上谈兵,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理念。

3 营销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3.1 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专业营销人才,学校必须明确以下两方面:如何培养专业的学生?培养出的学生将来能够干什么?学校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拟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以及将会面对的竞争环境,尤其是在营销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很多细节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不断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竞争优势,学习专业实践技能,完善学校与企业的对接。

3.2 转变培养人才的课程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是转变在校生固化的思维观念,不要把大学当作安逸的象牙塔,而是把它作为未来发展的转折点。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要从日常做起,以就业为导向加大日常销售技能、沟通技能能实战性技巧的培训。同时引入企业教学,让企业专业人才进驻高校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和教学,改变学生对工作的固有看法,不断开发自身潜力。此外,学校还可以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安排多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考取技能型证书,技能证书的存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加强对自己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有助于学生将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相融合,还能练就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

3.3 加强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

如今互联网营销战略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成为一个企业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企业对创新型综合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己,加深对学生的启发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另外,根据市场营销发展需求,教师也需要不断参加专业学习和培训,以便适应专业培养新需求,给学生传授最新知识和经验,培养出的营销人才综合素质才能更强。

3.4 提升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市场上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营销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在培养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在实践工作中学生形成的具有自我风格的销售技巧和谈判能力。首先,加强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工作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其次,加强学生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与企业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不断自我蜕变自我累积,成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精尖人才。

3.5 按需培养和定岗培养相结合

2017年河南省调查数据显示,高校人才培养迈入“按需定制”时代。为切实掌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引导高校更加精准地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河南省从17年起将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对普通高校毕业生需求调查统计制度。同时,高校将根据企业对于岗位的特殊需求,在在校课程中添加岗位技能课程,开启高校版高端人才定制模式。

结语

市场上存在很大的营销人才缺口,如何补足缺口,实现人才从高校到企业的有效转化是互联网时代营销人才培养的重任。人才培养改革迫在眉睫,首先要求相关教育机构和部门以互联网营销发展为导向,承担起培养方向的引导和改革作用;其次要求营销专业高校教师自我提升不断创新,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专业素养;第三,帮助营销专业学生树立专业自豪感,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逐渐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

[1]苗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天津.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9).

[2]邱训荣.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3]雷祺,何庆江.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策略探析一以九江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2):10-12.

[4]刘绍斌对“以就业为导向”内涵的再认识[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5]何万国,何华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30-133.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编号:JYB2017016)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人才素养
人才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