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工作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实践

2017-03-09 22:27李沛然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讯号载波控制技术

李沛然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仙游县供电公司

电力计量工作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实践

李沛然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仙游县供电公司

负荷控制工作是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电力计量结果是供电业务中收费环节的主要凭证,因此必须提高对电力计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积极加强对负荷控制技术的科学分析和探讨,使其在电力计量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本文主要针对负荷控制技术在电力计量过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电力计量;负荷控制技术;实践分析

前言

负荷控制技术是电力计量工作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通过利用负荷控制技术不仅可以协助工作人员明确每个用户的用电量,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状况的有效调整,避免因为供电问题而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这对供电公司稳定发展以及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电力计量工作,加大对负荷控制技术的应用力度,有效保证对用电户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积极运用负荷控制技术来提升供电的平稳性,以此方式有效促进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主要分类

1.无线型负荷控制技术

无限型的负荷控制技术是以无线电波作为主要的通讯渠道,信号依次通过无线电波,抑制中心从而到达无线电台、接纳站,实现信息互换[1],然后经由客户中心进行符合抑制命令传输,最后通过使用客户侧的用电装置中的抑制体系来实现负荷抑制的最终目的。

2.工频负荷控制技术

工频负荷控制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在各个变电站上安装一个工频信息发射器,然后将配电网作为信号传输渠道,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主要是按照抑制中心发送的讯号,并将其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将电源电压输送到变电站的低压侧。由于电源电压在超过零点前25°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畸变,同时这个畸变是按照讯息编码需求形成的,所以从接纳端经过的电压在经过零点前的畸变讯息编码接纳后就能够顺利的完成用户侧电压的负荷抑制工作了。

3.载波负荷控制技术

在传统电力计量中的载波通讯过程中需要将载波信号及时连接到高压线一端,利用高压线来进行信息传输,信号在经过接纳端之后能够从高压线另外一端获取载波信号,以此方式来完成通讯任务。现阶段的负荷控制技术是将已经调整过的抑制讯号与配电网母线一端进行有效连接,使其跟随着配电网,最终被成功传送到电网的低压侧。当低压侧上的载波抑制接纳器接收到这个抑制讯号时会立即对其进行电源检查,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抑制过程的有效操控。

4.音频负荷控制技术

音频负荷控制技术的主要原理跟载波负荷控制技术的原理相似:在抑制技术管理体系中安装一个讯号设施,使其与变电站中的一次设施进行有效连接。其中的讯号输入设施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音频讯号发射机,主站端抑制机,讯号连接装备等。主站端发射机发出抑制指令,同时将其传输到载波式音频讯号发射机中,经由发射机将其指令及时转换为大功率抑制讯号,然后经过配电网,将载波讯号重叠到配电网上,最后将此信号传输到用户侧。被安置在用户侧的电力负荷抑制将讯号从电源中及时检查出来,积极实现了对相应操作过程的有效控制。

二、电力计量过程中的负荷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1.负荷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负荷控制体系

现阶段负荷控制技术是电力计量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在应用负荷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电力计量工作的精确性,还积极实现了电力计量过程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应用负荷控制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实时采集,保证信息共享,及时完成了电能双向计量,同时利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对用户电能数据,电能品质以及不同电气的运行状态作出科学检测,并能够对不同数据进行科学检测,解析与储存,所有的数据都是利用统一平台来进行数据发布与数理,保证了信息共享的实时性。负荷记载体系能够为用户提供科学的数据存储体制,并在此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查看以及大量数据存储空间[2]。远程控制体系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运用该体系可以从主站直接进行指令发送,并经过跳闸,合闸,报警,报警取消等一系列操作来确保电力计量负荷抑制工作的有效性。

2.在负荷控制体系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为了能够实现负荷控制体系运用的有效性,需要深刻意识到电力计量工作中应用负荷控制体系的优点,同时在应用负荷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地方:对于专属变压器供电的客户,需要在这些客户的用电装置中及时安置电力负荷抑制设备,将其作为电力计量工作的基础;当遇到新添加用户的情况,也要及时装置电力负荷抑制终端设备,严格按照客户从而进行有层次的抑制终端设备布置、调节与投入使用,不断加大对负荷控制终端设备的应用力度,将负荷控制技术在电力计量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得到最佳体现。另外电力公司要及时根据客户需求以及电力计量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电力计量负荷抑制控制机制,积极做好电力计量管理体系构建工作,促进电力计量管理制度的完善性,积极调整电力计量装备,将提高负荷控制水平作为电力计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以此方式积极促进电力计量工作的高效运行。

3.应用负荷控制技术进行电力计量的优势

目前我国电力计量过程中应用的负荷控制技术具有中继站抑制,设定体系数据,合理管控用户用电情况等多项优势,实践表明了负荷控制技术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通过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大大提升了计量工作的精确性,同时确保负荷曲线的平稳性,使得现有的电力设施都得到了合理利用;促进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利用负荷控制体系中的功能模块来进行故障信息排查,从而有效提升了故障处理速度;利用负荷控制体系可以对电量,电费,系统运行等重要指标的主要工作流程进行细致化和集约化的处理,然后利用抑制中心来充分了解各个用电单元用电的主要特点,实现了电力运行形式的合理优化。

结束语

将负荷控制技术应用在电力计量工作中可以确保电力体系运行的稳固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在电力传送过程中出现的电能消耗问题,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因此目前它在电力计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践证明了,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贾志强,元伟.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215-216.

[2]田际平.浅析负荷控制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优化应用[J].经贸实践,2017(11):23-23.

猜你喜欢
讯号载波控制技术
水声单载波扩频均衡技术研究
GB 10810.3和QB 2457标准中交通讯号识别的差异性分析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故乡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我们的探险计划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低压台区载波抄表技术研究
应急广播系统中副载波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