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管模式分析

2017-03-09 22:27沈羊师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建管重点县农田水利

沈羊师

仪征市水利工程总队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管模式分析

沈羊师

仪征市水利工程总队

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投资越来越大,尤其重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以此提高农业产量,提高群众经济收益,促进我国经济全方面发展。然而,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采用何种建设管理模式,保障小型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已经成为水利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难题。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

前言: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我国财政部与水利部门于2009年间联合下发文件,建设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并积极推行各项扶持政策,集中资金投入,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水利工程为人民带来便利、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为解决农田灌溉,人畜饮水等修建的小型田间灌排工程、小型水库、水井、引水工程等规划。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有效调节并改良农田水分状况,以此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促进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设。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对水利工程带来优势的宣传。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大部分农民认为种田无可观的收入,家庭生活现状难以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节奏合拍,农村的青壮年都相继赴大中城市务工,仅有老弱病残的老人留守家门,农民认为种庄稼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次要任务,忽视了为群众普及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便利以及经济效益,群众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遗弃了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和义务

(2)乡镇水利管理机构不完善。相比于城市水利或者大型水利管理机构内的人才众多,机构完善,乡镇水利机构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并且,大多水务站管理人员少,专业人才更少,缺乏设施维修队伍,在农忙灌溉期间,若出现故障,将会为当地居民带来重大难题。对此,完善乡镇水利管理机构,加强服务队伍内人员的管理能力培养。

(3)投资主体重视自身利益,忽视社会效益。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投资建设,但是,在真正投资建设期间,相关负责人却更重视自身在建设期间的利益获取,直接忽视了工程质量,忽视了社会效益对其的影响,盲目赶进度,豆腐渣工程,不了解当地情况盲目建设等,直接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用。

3、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管模式分析

(1)严格推行项目“四职”,保障项目质量。加强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项目法人单位,转换项目投资经营机制,以此提高经济效益;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行招标投标制,挑选最佳的项目材料供应商、施工承包商、工程监理公司等,保障项目顺利建设与质量;为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实现建设目标,并保障工程质量,加强监理制的建设非常重要,公司应积极委派监理人员,在项目施工期间全面落实监理制,保障实际工程与合同条件相符;加强合同管理制,以此约束并规范项目法人与各个单位间的行为,保障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质量。

(2)重点规划项目建设,合理设计工程。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前期,施工单位应在投标之前组织勘查队伍对工程建设原址进行勘查,勘查对象包含有地质状况,当地对水利的需求,当地的环境变化与近几年的年降雨量等,资料收集全面且准确后,交由设计人员进行初步设计,有效保障投标成功。并且,在投标成功后,相关人员应以提高农田灌溉能力为目的,最大限度发挥水利设施的综合效能,合理设计工程,提高水利工程效能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

(3)加强质量检测,提高项目工程质量。首先,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项目材料质量,材料采购人员应观察材料供应商在市场上的好评度,选择信誉较佳的供应商,之后进行比较,选择材料成本适当,材料供应质量保障的供应上,材料进场时,检查质量检测证书并对材料进行抽检,由源头把好质量关。其次,在施工期间,保障质量监理单位落实责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

(4)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整体培训,尤其是在当地招收的施工工人,培训内容以提高员工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施工技艺为主,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落实责任,以此保障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与质量。

(5)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农民参与式的管理模式。农村水利工程服务对象是农田和农村,使用主体是农民。在工程竣工以后,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界定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管理责任,可通过租赁、拍卖、个人承包或股份合作等形式,将村级集体民主自治方式和参与式发展理论引伸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来,鼓励和支持农村各种合作组织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在法律上得到明确承认和保护,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管护模式,使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确保工程的永续利用,促进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期间,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应影响着项目质量与建设进度,如:忽视了对水利工程带来优势的宣传,乡镇水利管理机构不完善,投资主体重视自身利益,忽视社会效益、明确产权等。基于此,严格推行项目“四职”,保障项目质量,重点规划项目建设,合理设计工程,加强质量检测,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期持续性运行,推动水利事业发展。

[1]刘俊立,杨挺博.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管模式探讨[J].河北水利,2013(6)

[2]刘敏.陇西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探讨[J].发展,2013(7)

猜你喜欢
建管重点县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基于新农村水务PPP模式下在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管中的探讨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坚持建管并重 改善农田灌排条件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