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观下粮食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7-03-09 01:25詹慧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自给率谷物储备

雷 平,詹慧龙

(1.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农业部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北京 100122)

新安全观下粮食供给侧改革研究

雷 平1,詹慧龙2

(1.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农业部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北京 100122)

针对目前粮食供给侧出现的库存过高的问题,在环境资源与粮食生产综合协调的新粮食安全观下,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在自给率和储备率多种组合条件下粮食供给侧要素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粮食产业保护和长期粮食安全等因素,中国应建立降低储备率和维持高自给率相结合的粮食安全调控目标,以保证粮食总量供给和解决粮食供给侧高库存的问题。如果单纯只强调其中一项,都可能会带来粮食供需失衡,双增或者“三增”问题的出现。

供给侧改革;系统动力学;粮食安全

一、问题提出

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随着产量的增加,粮食进口量和库存量也屡创新高,粮食供给侧问题突出,尤其玉米库存过高问题最为明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1)粮食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供给包含了粮食生产、粮食进口和粮食储备三个方面,如果把这三部分加总,2014年国内粮食总供给将超过1万亿公斤,而中国粮食总需求大概为6 000亿公斤。从这三个指标近年连续增长的态势来看,国内粮食总体供给过多的局面仍将持续。(2)在高自给率粮食安全目标驱动下,政府补贴政策促进了库存增长。多年来,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保障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政府在生产环节投入大量补贴,粮食连年丰收。当生产出来的粮食国内市场不能及时消化时,政府又以高价收购农民的粮食。粮食持续增产,国家收购的粮食越来越多,储备也越来越多。(3)国内外粮价倒挂,导致库存释放困难。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多年持续高于国际市场,为降低采购成本,国内粮食加工企业采购国外粮食产品的意愿增强,国内粮食消化速度减慢。过高的粮食供给和储备不仅造成过高的财政压力,农民过度依赖国家收储制度,并且仓容压力和损耗加大,下游加工企业成本高企造成产业链成本上升,农民增产不增收。

此外,随着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国内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过度消耗、污染加重,国内耕地普遍存在重用轻养、耕层变浅、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酸化明显等问题。目前的农业资源条件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以量为中心的粮食安全观,需要建立综合协调环境资源与粮食生产的新粮食安全观。2016年,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供求不平衡问题,希望短期内缓解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例如推进“镰刀湾”地区玉米结构调整,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2 500万亩,释放一部分耕地资源用于生态调节。但这仍然不足以抵消玉米总体产大于需的局面,整个社会玉米库存仍将增加[1]。

因而本着立足长远,标本兼治的原则,需要建立综合协调生产、库存以及资源环境的粮食安全调控体系,通过关键指标的目标导向,促进粮食生产、进口和出口的自我调整,解决粮食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二、理论基础

粮食供给包括:粮食生产、进口和储备。粮食供给水平需要用粮食国内生产量结合粮食需求量衡量,一般用粮食自给率来表示。粮食存量水平代表抵御粮食危机的能力,一般用储备率指标来进行衡量。中国长期以来将粮食自给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衡量标准。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明确了中国将努力促进国内粮食增产,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将粮食安全目标设定为:到2020年保证中国粮食需求量人均395公斤,粮食自给率达到95%以上,其中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曾丽红(2003)认为粮食安全必须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中国粮食年消费量大约在4亿吨,而世界粮食贸易年总量大约为2亿吨,一旦国内发生粮食危机,把全世界的2亿吨贸易粮全拿来,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2]。吕新业(2003)认为基本国情和粮食的特殊性决定必须立足国内,必须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3]。与之相反,郑有贵(2003)等认为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及农产品的需求及市场均是超国界的。利用国际市场并非是因为中国生产不出自己所需的粮食,而是有利于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实现有效的粮食安全[4]。侯东民(2003)不主张国内长期把粮食安全与粮食自给看成是一个概念,不能脱离人均耕地保有量与粮食储备情况去看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5]。马爱锄(2003)认为,世界粮食市场完全可以满足中国进口粮食的需要,并且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形势下,粮食禁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降低粮食自给率是完全可行的[6]。

对于储备率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随着粮食增产,粮食储备日益增长并非好事。粮食储备过高已经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马晓河(2016)认为当前中国粮食储备率相当于全国当年消费量的60%以上,远超世界粮农组织(FAO)规定的17%~18%的粮食安全储备率。要将储备量降低到合理区间,储备率最好不要超过当年社会消费量的30%[7]。

综上所述,理论界对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储备率的研究较多,而目前出现的粮食供给侧问题说明有必要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粮食自给率和储备率调整的作用过程,探讨将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储备率作为目标调节指标合理的组合方式。

三、研究假说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了说明在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储备率目标调节下供给侧其他要素的变动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储备率是外生变量,一旦作为目标设定并公开,市场将逐步向目标值靠近。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安全体系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粮食高自给率已经成为官方和理论界普遍认同的粮食安全基本评价指标。储备率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字,但也习惯性地认为储备率越高,粮食安全程度越高。从FAO对于中国储备总量变化的统计结果来看,随着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中国粮食储备自2009年以来以年均1 221万吨的速度递增,这也印证了在粮食储备上中国并没有有意识地设定粮食储备率上线。虽然自给率和储备率是市场指标,最终由市场决定,但政府的目标机制引导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粮食收储和粮食进口来说,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政策目标调节加以跟踪、监控和限制。因而,本文假设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储备率是粮食供给系统可以调节的变量。

(2)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储备率存在一个合理的目标组合,从而既可以确保中国基本粮食总量安全,满足居民随着城镇化发展变化的需求结构要求,又可以缓解粮食生态安全和质量安全压力,维持价格基本稳定,促进粮食安全系统的改善。随着近年粮食供给资源压力的趋紧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普遍的观点认为,通过合理利用国外资源解决国内粮食安全问题是大势所趋,粮食自给率下降不可避免。粮食库存压力也需要尽快将粮食储备率降下来。但如果自给率和储备率降低太多又会威胁粮食的生产能力,一旦发生粮食危机或风波,将对中国农业产生冲击,因而,本文假设粮食自给率和储备率不断变化过程中存在一个相对合理组合,可以解决粮食安全体系的相关问题。

(3)假设通过本模型仿真可以模拟出粮食生产、进出口、库存、资源体系在粮食目标政策变动下的联动关系,解决目前高库存、高供给和低资源的粮食供给问题。供给过量,库存过高,资源紧张是目前粮食总量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自给率和储备率目标政策驱动下,粮食过高的库存可以回流市场,结合粮食进口降低资源,主要是土地的需求总量,闲置下来的土地可以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或者退耕休耕恢复地力,保证生态安全。反之亦然,在供给不足或自给率要求高时,需要有更多的土地资源投入到生产中,从而提高国内粮食产量。

(4)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2014年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56%,与农业发达国家70%~80%的科技贡献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谷物单产与农业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因而,本文假设在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下,谷物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四、模型构建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库存调节模型为基础构建粮食库存优化模型。由于目前中国粮食产量中绝大部分是谷物,因而采用谷物作为粮食库存优化模型的研究对象。

(一)模型框架

图1 粮食库存优化模型因果回路图

谷物库存优化回路包括生产流通循环回路和库存优化循环回路。如图1,生产流通循环回路工作原理是:消费量决定谷物生产目标,生产目标决定播种面积需求,结合单产变化,决定谷物的实际产量,谷物产量与消费量决定了谷物库存的年增加值。库存调整回路工作原理在于:在谷物库存不合理时,可以调节储备率(RR)指标,则多余库存流入市场,替代部分谷物产量,谷物产量目标减少,库存降低,同时可以释放部分耕地资源,缓解资源压力,也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另外也可以通过此方法调整部分库存高的品种,从而调节供给结构。进出口净值起到外部调节的关键作用,进出口净值由谷物自给率(SRG)决定,对谷物生产有替代作用,而对谷物库存是补充。

基于因果回路图,通过运用软件Vensim PLE构建粮食安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进行实证分析。如图2,模型运行时间为2000年—2030年,仿真步长为1年,模型参数主要通过2000年至2015年的历史数据构建而成。模型中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FAO数据库。

图2 粮食库存优化模型系统动力学流图

(二)模型公式设置

模型中各指标含义及主要公式,如表1所示。

表1 粮食库存优化模型变量

注:表中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FAO数据库。

(三)主要模型变量说明

根据目前国内粮食新形势和研究需要,对模型中几项关键指标进行设定,以准确模拟其他相关要素的变化情况。

1.谷物自给率

为了确定自给率的变动方向和范围,本模型将谷物自给率(self-sufficiency ratio of grain,简称SRG)设为外生调节变量。目前中国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2000年谷物自给率为102.7%,谷物进口量为315万吨。2014年谷物进口量增至1951.07万吨,增长6.19倍,谷物自给率下降至96.7%,但也基本达到政府2008年提出的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稻谷、小麦的自给率基本达到100%的粮食安全硬指标。一直以来为保证粮食生产的高自给率,采取粮食政策性补贴和托市收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种粮,保证粮食产量也是各级农业部门的中心工作。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粮食自2003年以来实现“十二连增”,年均增速3.2%。但同时高自给率也带来较大负效应。以高投入高产出为代价的粮食增产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耕地质量下降,污染加重,水资源过度消耗。同时,高补贴下的粮食生产使国内粮食产业链成本高企,国内外主要粮食产品价格倒挂,农民在价格“天花板”和成本上扬的双重挤压下,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种粮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严重。

另外,以粮食总量增加为目标的粮食增产也造成了供求结构性不合理,尤其玉米体现得最为明显。口粮中小麦和稻谷需求基本稳定,供给充足甚至过盛。而在托市收购等政策下,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主要部分玉米由于价格高企,下游企业宁愿进口也不愿采购国内玉米,造成了粮食增产部分直接入库,粮食库存越来越大,库存消化缓慢。按照FAO的数据,谷物库存从2006年以来每年都在增加,2006年至2013年累计净增谷物库存达到1亿吨。2015年中国粮食库存估计达到了年消费量的40%左右,其中玉米的储备率可能已经超过80%,远高于17%~18%的国际储备率合理值。高库存导致国家财政压力增大,粮食产业链成本升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

随着城镇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谷物需求总量仍然会持续增加。如果目前仍然严守95%的谷物自给率,可能会给粮食库存及资源环境造成更大压力。因而本文试图通过模拟谷物自给率适当下调情况下其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自给率不变情况下对比,研究粮食安全变化状况。

2.储备率

本模型将谷物储备率(reserve ratio,以下简称RR)作为另一个外生调节变量。粮食储备率即库存消费比,指年末库存总量和年度需求量之间的比值。本文以谷物代表粮食进行研究,因而采用谷物储备率作为研究对象,公式为:谷物储备率=年末谷物库存量/谷物年度需求量。粮食储备率也是国际通行的衡量一国粮食安全水平的指标。FAO推荐的粮食安全储备率指标为17%~18%。当前中国粮食储备率相当于全国当年消费量的60%以上,谷物储备率则可能更高。持续增加的库存数量吸收了多余的粮食产量,也造成国内需求旺盛的假象。中国粮食严重超储备增加了国内仓储压力和损耗,长此以往对粮食安全将造成威胁。因而储备率(RR)是否合理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关键指标。本模型把储备率作为另一个关键调节指标,研究调节RR和不调节RR情况下其他指标的不同变化,探讨粮食安全的实现途径。由于缺乏库存数据支持,本模型侧重趋势研究,涉及库存变化和储备率数据基本为估算值。

3.人口政策的影响

设定人口政策变量以体现生育政策对于粮食需求的影响。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30多年,人口总量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5年的10.55‰,下降到2014年的5.32‰。目前中国的生育率约为1.4,而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生育率应为2.1左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的趋势日益明显。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据预测,2029年中国全国出生总人数将从2014年的1 691万人增长到2 914万人,总人口达到峰值14.15亿人,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达到1.8,基本接近2.1的世代更替水平[8]。本文用人口政策影响系数采用阶梯式递增(系数采用1—1.05*设定此范围以模拟出到2029年人口达到峰值的人口增长趋势。)形式以体现人口政策变化对于粮食需求量的影响。

4.谷物需求量

本文中2000年到2015年谷物需求量以实际消费量代替,2016年到2030年谷物需求量及结构变化情况利用ARIMA(p,d,q)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如表2。

表2 三大主粮供给缺口预测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Eviews7.0计算,基础数据来源于FAO数据库。

五、仿真结果

(一)高自给率高储备率的情景仿真(current)

高自给率储备率的情景模拟(current)指假设外部条件不变,按照目前粮食生产和库存发展态势模拟会出现的粮食安全情景。如图3,可以看出,保持目前粮食自给率和储备率不变,粮食产量将得以保证,在单产提高的前提下,耕地等自然资源压力有所缓解,但谷物库存过大的状况将更趋严重。在谷物储备率保持60%,谷物自给率保持95%的目标驱动下,谷物产量保持高速增长,2030年谷物产量预计达6.39亿吨。由于单产的持续提高(根据ARIMA模型预测,2030年单产可以达到6 862.2公斤/公顷,比2014年提高16.5%),谷物播种面积有望在2016年前后达到顶峰后有所下降,到2030年预计谷物播种面积达到9 312.1万公顷,比2014年下降1.7%。而谷物库存会持续升高,预计2030年谷物库存将达到4.85亿吨,比2014年提高25.3%,目前高库存的问题将进一步加重。

因而,在当前情景下,保持对高自给率和储备率的目标驱动做法显然将进一步加剧库存过大的问题,并由于这种目标驱动带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过大,产业链成本上升,仓储压力过大,粮食损耗大等问题。

(二)低自给率高储备率的情景仿真(dg)

在当前目标驱动条件下,逐步降低自给率,同时保持高储备率(dg),粮食产量保持平稳,播种面积减少,但库存大幅增加,如图3。可以看出,随着谷物自给率目标值调低至86%*根据表1预测结果,中国2030年谷物自给率将降至86%。,谷物储备率目标值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谷物产量将达到5.38亿吨,基本与2014年持平。由于单产的提高,谷物播种面积将大幅减少,预计2030年谷物播种面积将下降至7 854万公顷,达到2004年前后的水平,给生态环境恢复创造了条件。但谷物库存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2030年预计谷物库存将增长至5.02亿吨,比高自给率高储备率的情景仿真下的谷物库存预测值还要高1 800万吨。

(三)高自给率低储备率的情景仿真(gd)

如果保持谷物高自给率,同时降低储备率(gd),则粮食产量保持增长,播种面积减少,粮食库存下降,如图3,如果保持谷物自给率95%*2008年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的目标,要求将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稻谷、小麦自给,玉米基本自给。故本文选取95%作为玉米自给率高指标。的目标不变,将谷物储备率降低至30%*参考马晓河(2016)[7]的研究成果。,从模型运行结果中可以看出,高自给率驱动下,粮食产量保持高速增长。由于单产的上升,谷物播种面积在2017年前后到达峰值,之后呈现平稳下降,预计2030年谷物播种面积达到9 112.3万公顷,比2014年减少348万公顷,下降了3.7%,为轮做休耕恢复地力创造了空间。而谷物库存在低储备率目标驱动下呈现下降趋势,到2030年,谷物库存总量下降到3亿吨左右,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高自给率目标驱动下,谷物进口量保持平稳,维持在每年3 300万吨的水平。

(四)低自给率低储备率的情景仿真(dd)

如果同时降低自给率和储备率,则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粮食库存下降,如图3。当自给率逐步调整到86%,储备率下降到30%,由于进口替代,谷物生产量出现下滑,到2030年谷物产量预计达到5.65亿吨,比低自给率高储备率(dg)方案产量只高出3.3%,但比高自给率的两个方案产量低13%,比2014年的实际产量仅高出1.4%。谷物库存在2017年左右出现峰值并开始下降,预计到2030年谷物库存降至3.34亿吨,高于高自给率低储备率方案(gd)水平的3.4%,比高储备率的两个方案的库存水平低50%。谷物种植面积在双低目标导向作用下出现下降,预计2030年谷物播种面积为8 237.3万公顷,比低自给率高储备率方案(dg)的种植面积高出4.8%,比低储备的两个方案的播种面积低11%。

图3 粮食库存优化情景仿真结果图

六、结论

从四种情景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高自给率低储备率的粮食安全目标更适合中国国情。原因在于:(1)无论采用何种自给率政策,只有低储备率才能将谷物库存降低下来,或者说只有通过市场手段引导过量库存尽快回流市场,并且设定有节制的储备率目标值,如30%,才能保证库存总量维持在合理水平。否则随着居民粮食需求量上升,无论采取什么样进口控制政策,库存都会逐步增大。(2)在低储备率条件下,低自给率可以通过国外市场,弥补国内需求差额,显著降低国内耕地资源的需求量,使国内耕地资源紧张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但是,从模拟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到,低自给率也使国内粮食产量不再增长,单产的提高幅度也不足以弥补播种面积的损失带来的产量下降,并且由于大量耕地已经转做他用,一旦外部市场发生波动,国内可能面临短期内粮食供应不上的局面。(3)尽管没有降低自给率,从绝对数量来看,粮食进口依然增长。2030年谷物进口量将比2014年增加1倍多,完全可以满足谷物品种调节的需要。另外,高自给率和低储备率的目标驱动机制短期内也可以释放大量耕地资源环节资源压力。最重要的是高自给率和低储备率的政策可以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保证抵御外在危机的必要能力。

因而,政策上可以采用降低储备率目标和维持高自给率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粮食总量安全。如果单纯地只强调其中一项,都可能会带来粮食供给失衡,双增或者“三增”问题的出现。具体建议:第一,继续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基本目标,调整谷物支持价格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各地区应改变粮食库存越多越安全的传统观念,分地区设定粮食储备比率,改善粮食收储的区域布局。第二,改革完善国有储备粮制度,让国有储备粮食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9],使粮食库存尽快调整并维持在合理水平。第三,在高自给率条件下实现农业资源节约有赖于粮食单产的提高,所以粮食安全的根基应该是生产能力提高。政策上还应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科技投入,发展农业规模经济对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0]。

[1]姜长云,关于解决当前粮食库存问题的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6(14):33-35

[2]曾丽红,杨乃良.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对策[J].广西粮食经济,2003(3):20-21.

[3]吕新业.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43-47

[4]郑有贵,曹甲伟,李成贵.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空间与贸易战略[J].中国农业信息,2003(1):10-12.

[5]侯东民.试析资源制约下粮食自给与农业结构调整间的尖锐矛盾与粮食安全战略改革[J].理论前沿,2003(14):18-20

[6]马爱锄,杨改河,黑亮.粮食安全新内涵与中国粮食安全态势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1-116.

[7]马晓河.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问题[J].世界农业,2016(8):238-241

[8]阮雅婕,司晓悦,宋丽滢,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单独二孩”政策仿真研究[J].人口学刊,2015(5):5-17.

[9]顾海兵,王树娟.国内粮食价格指数的波动性分析和“十三五”预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26-31.

[10]李光泗,马学琳.粮食市场开放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大豆和大米数据的VAR模型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3):9-15.

(责任编辑:魏小奋)

Supply-Front Reform Under New Food Security Concept

LEI Ping1,ZHAN Huilong2

(1.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2.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122,China)

Under new food security concept,the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way to improve the supply front problems,such as high inventory and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supply,and studies the relation and mechanism of essential factors of food supply-front with system dynamics model.The study shows that,considering the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ecurity of food and food industry,on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gh self-sufficiency ratio and the low reserve ratio could reduce the inventory of grain and guarantee the total food supply.

supply-front reform;system dynamics model;food security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7.02.003

2016-03-19

雷平(1977—),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詹慧龙(1968—),男,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F325

A

1008-2700(2017)02-0022-08

猜你喜欢
自给率谷物储备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解析欧洲各国的猪肉自给率
常用谷物饲料原料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