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探析
——基于乐山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国培项目的反馈

2017-03-10 08:46王亚慧
环球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培训体育

王亚慧

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探析
——基于乐山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国培项目的反馈

王亚慧

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体育教师需要更加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知识结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实践中,无论是对教师主体或者是对教学环境客体的要求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过问卷调查与走访,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遇到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策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教与学”这一矛盾体推动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就显得至关重要,体育课程如何开展,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最直接体现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付出的劳动和成果。然而,阻碍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因素是什么?体育教师在现实中会遇到些什么问题?本文以国培计划项目中的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和走访相结合,对一线基层骨干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提出改善的建议和解决的对策。

1 体育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态度

在调查中可以看出,89.3%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都认为自身专业发展有其重要性,其中 60.4%的人认为专业发展非常重要,仅有7.2%的教师对专业发展存在消极的态度。其中有很多体育教师认为本专业发展很受学校重视程度的限制,看不到发展的空间,由此抱有消极心态。有些体育教师甚至于不愿意参加本专业的进修和研讨活动,他们觉得是浪费时间;一些体育教师表示是迫于“学校的要求”而参加专业进修;或是为了“提高学历和为职称准备”;对校、区县级以上本学科教研活动,较多体育教师的态度不积极主动,认为是“领导要求参加”、“如果可以尽量不参加”的态度。

2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和目的

对专业发展目的调查中,47.1%的体育教师选择了“与本学科发展同步,避免教学技能的退化”,可以看出,学科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65.7%的教师参与专业进修的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各类中小学校教师职称晋升难度加大,而晋升又与收入密切关联,于是老师们不得不选择专业进修来实现职称晋升。另外,也有38.2%的体育教师对于教育育人带来的成就感有较高的需要,所以希望通过不断的专业学习带来教学的进步。

3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在专业发展的个人途径中,最普遍的方式和途径是阅读体育书报、观看教学视频;其次是通过反思自身的体育教学、与同行进行教学交流;也有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撰写论文”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但实际上仅有24.8%的教师选择“编写教材或写论文”,反映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视,不善于把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探索,进而形成文字进广泛交流和传承下去。 在专业发展的集体途径中,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会 “参加本学科相关会议和培训”, “互听互评课”和“合作上课”的应用还不够广泛,需不断加强。在访谈中也有老师提到了由于工作量大、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不够、居住地比较分散等原因,无法快速有效地进行合作教学,限制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4 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66.8 %的教师认为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理解差异。年轻教师对教学环境不熟悉,对自身职业规划也相对匮乏,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集中精力进行教学与科研;中青年教师因为家庭生活和其他社会事务的影响,难以做到教学与家庭的平衡。除个人因素外,69.3%的人认为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外部原因是学校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学校未对教师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劳动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撰写科研项目论文或者是校本开发的课程教材等原创性活动,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很多时候将中小学体育教师看作一种体力劳动者,任何时候都将报酬等同于工分和教分,较死板地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另外, 45.4%的体育教师把社会支持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重要环境因素。体育教育在社会上不受重视,体育教师的待遇低等,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甚至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倾向。其他的环境影响因素客观上反映在学校为体育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和软硬件支持方面很欠缺。

5 建议

5.1 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基层学校要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主动性,鼓励体育教师参与各种层次的专题培训、学术研讨会和学历进修等。同时,体育教师要多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及时获取教改信息,了解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资源,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

5.2 加强教学实践反思,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反思和实践研究。体育教师应该改变实践多、反思少的处境,将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另外,体育教师也要转变“专业发展个人主义”的倾向,要从“单兵作战”快速过渡到团队合作与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5.3 拓宽进修培训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大投入,提高培训覆盖面,在培训过程中要针对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践操作能力较强而课程理论水平较弱的特点,加强课程理论的培训内容,并结合各地经济、文化及教育法规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本地需求的培训模式,同时采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体育师资整体水平。近年来的国培计划项目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是个很好的提升机遇,一方面,体育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中,另一方面,承担培训的学校和专家应将最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趋势和符合当地实情的教学理念传授给参培学员。

[1]潘健.普通高校在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9(7):72-73

[2]计军军.目前五年高职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J].大众商务,2010(8):180-183

[3]孙有平;张磊;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7):92-95

[4]田雷.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5(05):32-35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培训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