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女装的形制与结构探析

2017-03-10 20:40庄立新周苏婉
辽宁丝绸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中式分体西式

庄立新 张 云 周苏婉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新中式”女装的形制与结构探析

庄立新 张 云 周苏婉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通过分析“新中式”女装的产生原因、形制特征与结构方法,阐述了经济发展促进服饰文化自信、审美多元的基本成因,揭示了传统服装衍生“新中式”女装所表现出融通中西形制的三大类别,总结了“新中式”女装在衣身、领袖等典型部位结构构成的一般规律,为现代服装设计理论研究进行了补充,对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新中式;传统;连体;分体

随着现代审美取向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在女装流行元素的风格化方面,当现代时装逐渐超脱“依人而型”的立体造型桎梏时,东方式的平面结构重新成为新一轮流行时尚。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为基石的新中式服装,不断吸收古典传统形式元素,创造着具有东方服饰语言特征的现代时尚,从而在互联网时代展现出独特的衣装个性和服饰风采。

近年来,网络上时时出现的所谓“新唐装”“茶人服”、“古法旗袍”、“华服”等等,实质就是以中国传统服装结构为典型特征的,区别于西式“分片组合”、“收腰取省”造型结构规制的“新中式服装”的雅称。

一、“新中式服装”的产生

“新中式服装”属于汲古意而创新奇的时尚类服装,其产生并流行主要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时代促进审美取向的多元化

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人类带入了知识的海洋,世界各国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服饰审美现象在网络连接的地球村中产生着交互和碰撞,不同造型、材料、款式所营造的多样化服饰风格为现代人形成自身个性审美取向提供了丰富的参照。同时,经济发展萌发文化自觉,而由网络链接的未来世界更需要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受历史传承影响的服饰文化也以各自的差异特征为人们提供了保持、弘扬和推广本民族服饰语汇的源动力和价值。

2.中国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经济腾飞有目共睹,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生活富裕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文化自信也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和软实力。从服饰文化的角度来看,回归传统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吸收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精粹融合现代时尚潮流的一种创新,是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与时俱进。

3.社会现实与理想反差的心理调适

现代社会中,高效率和快节奏已成为常态,整天为事业、工作和家庭忙碌的人们时时感到身心疲惫。于是,为心理调适而生的所谓慢生活理念将传统文化作为途径,臆造了一系列现代人心灵休憩的桃花源。因此,新中式服装实质是当下社会中的特定消费群体,意图暂别现实烦扰、无视工作困境,追求回归传统生活方式这一心理特征的着装表现。

二、“新中式女装”的形制

新中式女装的形制可以分为三大类别,分别为:中式外形中式规制,中式外形西式规制、西式外形中式规制。

1.中式外形中式规制

这类新中式女装是中国传统女装的直接延续,基本保持了传统平面直身造型的所有特征。在服装的设计过程中,大量参考中华五千年服饰的造型元素,在外形、结构、材质、色彩、图案和配件装饰的创意上遵循中国传统的服饰审美法则。虽然在市场领域,纯中式形制一直属于小众化的消费,但其宽松的外形和对称装饰的形制表现出平面直身、稳重而潇洒的亦动亦静之美,装饰的细节和雅致的色彩突出着窈窕淑女的美丽。

2.中式外形西式规制

中西结合的女装由来已久,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基于中国传统服装造型方式并吸收西方式分体组合手段的,以旗袍为典型的中式外形西式规制的女装就已成型。新中式女装设计在中西结合的外形与规制方面,是最能符合现代流行趋势的一种设计手法,也是最能为大众所广泛接受的一种形制,主要表现为:将中式的平面直身与西式的合体造型适度结合,呈现出部分或局部合体的,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服装形态。

3.西式外形中式规制。

以“西式外形+中式规制”为特征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西方人眼中的新中式服装样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伊夫·圣罗朗”的清代皇家风格到本世纪初迦里亚诺的老上海旗袍风情,无不从西方服装造型的构成方式出发,融合中国特征的形式元素,表现出当代新中式的国际流行风。与前一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基于的造型构成方式一定是西方式的,是以现代服装构成理念为基础吸纳、衍生、变化和创造的西化的新中式服装。

三、“新中式女装”的结构

最大特征是不以完全合体为造型目标,包覆性不强,衣身相对较为宽松,穿着舒适,柔和飘逸,能够掩盖自然体形的优美或不足。分体式衣身结构对人体的包覆能力最强,是根据人体体表曲面形态分体组合的服装结构,符合人体,科学合理,但由于分片组合后造型生硬,穿着的舒适度却并不高,原因在于贴合人体的“第二皮肤”对肢体运动往往产生阻碍,因此,在新中式女装的创意结构设计中,适度或局部融合中西式结构组合的造型方法似乎更为科学合理,穿着更加柔和舒适。

2.“新中式女装”的领袖结构

新中式女装的领袖结构既可以另行分片与衣身组合,也可以与衣身部分连为一体,成为“原生出领”和“原生出袖”。其中,“原生出袖”可以像传统平面裁剪那样连接衣身水平出袖,也可以顺肩斜线衍生出袖。水平出袖上肢运动幅度小但腋下浮余褶皱量最多,肩斜线衍生出袖上肢运动幅度适中而腋下浮余褶皱量较少。

原生领包括“领口领”和“原生出领”两种,“领口领”是在衣身领口部分裁出的形状,“原生出领”是衣身领口部分衍生出的领子,有完全由衣身衍生而成的“整体原生出领”和部分连接衣身的“局部原生出领”两种。“整体原生出领”由于整体出于衣身,跨越人体躯干和颈部不同形态曲面转折区域,因而大多适用于宽松飘逸的款式,而“局部原生出领”则采用了分片组合手法,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躯干和颈部形态结构的曲面转折问题,增强了领片的包覆性,因而造型能力更强,为新中式女装所常用。

东西方服装是人类服饰历史上的两大源流,西方女装结构以分体组合确立立体造型,凹凸有致宛如人体的第二皮肤;中国女装结构以连体组合确立平面造型,宽松飘逸,随穿着人体形而成型。新中式女装吸收中西服装传统,融合连体和分体结构并进行变化,主要在衣身、领袖的连体、分体以及余缺处理方面进行结构创意。

1.“新中式女装”的衣身结构

新中式女装的衣身结构可以分为连体式和分体式两种,也可以将两种方式融合使用。所谓连体式是指衣身部分前后片、左右片或上下片跨越多个体形曲面而连成一片的结构组合方式,而分体式指的是按照人体体形曲面分片组合而成的结构方式。中国传统服装多以连体式结构成型,而西方服装多采用分体组合。连体式结构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中式”女装的产生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自信的显著表现,其融通中西,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形制特征与结构方法,正是当今国际流行时尚的典型形式,因此,探析“新中式”女装的形制与结构的一般规律,可以充实现代服装设计理论,同时对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

1671-3389(2017)03-14-02

庄立新,男,1967年生,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技术研究。

项目名称: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新中式华服产品的创意设计》,项目编号为(172015182080)。

猜你喜欢
新中式分体西式
ZME080-A型分体组焊弹性架悬式构架技术方案研究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新时期下西式面点制作的创新发展
这是谁的照片
无边框全面屏 乐视发布高端Unique分体电视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独立设计家居品牌的中式情怀
传统元素与现代空间的共融性探索
有趣的西式餐具
通过项目教学模式提高西式面点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