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分析

2017-03-11 06:45姚维鹏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2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工匠思政院校

姚维鹏(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21)

“工匠精神”的基本核心就是创新与敬业,其是当前社会发展所亟需的现代人才必备的精神和素养。伴随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匠精神”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浪潮所吞噬,其间接导致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大而不强”局面的产生。为打破这一僵局。重新引入“工匠精神”概念势在必行。其是当下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满足当下企业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高职院校应积极满足企业对于此类人才的需要,因此,在高职思政教育中融合“工匠精神”势在必行,从而加强对职业人才的培养,确保教育的有效性。

1 影响“工匠精神”培养的因素

1.1 社会因素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目前,部分先进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但却对工匠精神缺乏较为深层次的认知。而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对“工匠精神”这一概念还不甚了解。单纯意义的“工匠精神”,主要指一种通过手工完成的,非机械操作的工作形式。而伴随时代的发展,其概念也逐步延伸为创新和敬业精神,其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招聘相关人才时,并未将“工匠精神”作为应聘人才素质高度的衡量点,这使得进入企业的多数人才缺少这一精神,其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其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也只是一时的。

1.2 学校因素

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就忽略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融入,导致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不能与专业技能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重视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使高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得以实现,然而,工匠精神又是高职学生发展专业技能的基础。缺少工匠精神,学生在走向社会,进入到各类企业后难以做到尽职尽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学校应当将工匠精神重视起来,并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

1.3 学生自身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对学习的热情不高,缺乏积极主动的特点,以及刻苦的精神,这种情绪会对工匠精神的培养造成很大的阻碍。这种惰性,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知难而退,缺少坚持不懈的精神,难以真正意义的理解工匠精神。若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学习到工匠精神的精髓,就必须要克服自身的惰性,积极主动地去接收新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

2.1 将工匠精神的内涵传递给学生

工匠精神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国家发展的需求,高职学校成为了工匠精神有效的传播途径。工匠精神并不是一个新提出的理念,但是,其在思想层面上需要不断地进步和认知,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时,应当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特点来,进而进一步眼神工匠精神的概念和内涵,以此来提高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工作的标准,树立严肃的工作作风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务实、创新,进而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1]。高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工作特点来对工匠精神进行分析,并将划分好的层次进行逐步的落实。学生管理组织部门应当负责方案的制定,由辅导员进行组织宣传,并通过组织班会的形式,将工匠精神的内涵灌输到学生的思想认识中去,使高职学生能对工匠精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今后的活动中,将工匠精神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形式,在企业中发光发热。在这一连串的工匠精神宣传工作中,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工匠精神的理念,制定关于工匠精神的方案,将工匠精神落实到实处,检查之前制定的工匠精神方案的疏漏之处,并将这些问题进行反馈,讨论工匠精神在事件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将这一过程进行反复循环,不断地将工匠精神和思政工作进行融合[2]。

2.2 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中

在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应当进行不断的调查,不断的研究,将社会与企业所需要的工匠精神理念带入到高职学生的教学中,并使工匠精神的渗入,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更好地为企业所用。与此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发展的道理中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应当结合院校自身的教育特点以及企业的需要来制定出符合标准的工匠精神方案,将团队精神充分的发挥出来。将企业所需求的工匠精神渗入到课堂中,通过学习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工匠精神。将教学的目标与方法与工匠精神的培养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并将这种融合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工匠精神这一理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深深扎根。辅导员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思政课与就业指导课程讲解时,应当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合在其中,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工匠精神。并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身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的内容上加以创新,突出工匠精神的主要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学生对职业理想[3],以及职业道德和责任的认知,并将工匠精神与这些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这样会对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很大的帮助。

2.3 在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应当在对学生日常的管理中渗透工匠精神,创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氛围。校园文化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三观的形成,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并且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项工作得以实现的首要任务是将校园文化进行正确的定位。应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并且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工匠精神的理念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收校园文化的同时,对工匠精神的教育也耳濡目染,长此以往,将会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得以提高。其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将工匠精神分为多种形式,以不同的校园文化形式进行宣传。例如,校园板报、校园广播等,校园多媒体平台等,为工匠精神的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除此之外,学生社团对工匠精神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力度创建校园的社团,加大工匠精神的宣传作用,从而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4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敬业与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也是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若一个国家缺乏工匠精神,那么,这个国家将难以走向富强。若个体缺少工匠精神,那么,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将受到严重阻碍。高职学生的实习阶段是理解工匠精神,发挥工匠精神的良好契机,这就要求校企之间要加强合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发挥工匠精神,为企业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方法以及作用,以保证高职校园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我国社会注意的发展,同时,也为高职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16(16):32-35.

[2]张坤晶.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以工匠精神培养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10):78-80.

[3]辛欣.工匠精神理念下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8):119.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院校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