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7-03-11 15:22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张 丽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1)

高职英语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张 丽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1)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应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之中,构建高职英语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大纲》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英语复合型创新能力,即“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界就英语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系列研究[2-4]。经济全球化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英语专业必须调整和优化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之中。

一、高职英语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基本内涵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5-6]。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即“英语+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赵卿敏认为:“并非只有发明和创造才是创新。提出新概念、新理论,研究出独创性的方法或途径以解决具体问题,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扩展新思想的应用领域,发现新规律、新的事实依据等都是创新的表现形式。”[7]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扎实实的英语基础、专业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之上的。在学习和实际工作中,他们遇到具体问题和困难时,能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利用所学创造新事物,探索新方法,发现新规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可见,英语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以职业发展为导向。过硬的英语语言技能、语言基本功是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基础和出发点。此外,学生还应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如国际贸易、旅游、金融、文秘等。

2.课程设置以实践为中心

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应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依托项目教学,将创新创业活动有机融入英语专业教学之中,开设英语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

英语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强调二语语言的目的性、功能性和创造性,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生为了创新而主动学习和探索,而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后可以更好地创新。如在“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依托“公示语翻译调研项目”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去某公园或某景点,让学生找出指示牌或宣传栏翻译的错误之处,并加以修改和润色,提交调研报告,汇总后集体写信提交至某公园或某景点管理处。“公示语翻译调研项目”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新求异,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求知欲。

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实施实训性项目课程化,教、学、做合一。如针对有志于从事国际贸易职业的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以经营敦煌网店或速卖通网店的实训性项目展开教学,在跨境店铺开设与经营的实际操作中提高英语水平,掌握专业技能,磨练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实践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程(培养创新思维及创新方法)、专业学科创新课程(创新与传统专业科目深度融合)、创客精英班课程(师徒制度、以具体创业项目展开教学)。开设创新实践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社会实践性课程,从而构建英语复合知识体系。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程,包括“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SYB创办你的企业”等课程。二是专业学科创新课程,即结合专业倾向新增创新创业项目课程。如对有国际贸易或电子商务专业倾向的英语专业学生开设“Wish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三是创客精英班课程。如开设“创客工作坊”进行小班学徒制指导;对地处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的院校,开设“国际导游工作室”“翻译工作坊”“旅游创意产品屋”等课程;对地处经济贸易发达区域的城市,开设“国际展会服务社”“海外代购工作室”“国际商务接待”“涉外文秘工作室”等课程。对社会实践性课程,开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从教师单一讲授拓展到学生、教师、社会的多元互动,如开展“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挑战赛”“创客体验营”等活动。通过创业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夯实英语基础,更能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有可能体验到创业的收获与喜悦。

英语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重叠交叉。如融入速卖通创业项目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既属于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又属于创新实践课程。创新教育要结合英语学科的特色,与英语各学科深度融合;要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把创新思维、创业知识渗透到每个科目的知识点传授过程中。

3.以人为本的体验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教学模式。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关注、体验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做中学,从而使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行为的改变、认知能力的发展,获得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实践、创新能力乃至人格的发展,获得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有效的学习应从亲身体验感受开始,进而发表看法,反思实践,再总结形成理论,最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各高职院校应立足本土,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生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挖掘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实训基地,以行业和岗位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点,实施实训性项目课程化,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做中学,实现专业知识的内化和迁移,获得业务知识、职业能力,从而磨练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4.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观念的师资队伍

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精通英语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创新观念关系到是否以创新为培养目标,关系到学生的努力方向,因而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及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具备创新能力和本领,才能带领学生创新;只有将创新心得、信息与经验无私分享给学生,才能指导学生创新。

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1.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以“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为例,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体系的编排模式,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教学以学生在“敦煌网”“EBay”“Wish”“速卖通”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创业体验活动为中心。理论知识由工作实际操作过程的需求引出,每个单元设有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和对任务的示范操作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实训。工作任务结合创业活动,将任务的知识讲解和示范操作升级为创业实践指导,以学生的创业体验为中心,教学为创业实践活动服务。教师在上课初期带领学生找货源,指导学生在跨境贸易平台开设网店,在课堂植入真实的创业情境,将英语语言知识的讲授与学生的创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销售产品,进行创业体验。在实践中学生学会如何给客户写信、如何报价还价、如何安排物流、如何解决客户投诉等,而且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灵活应变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一些学生已开始经营跨境网店并获得了一定的利润。

2.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学院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新增校企合作单位百余家,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学院与“温州会展中心”开展稳定的校企合作,改传统的“会展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为创新型体验学习模式。学院定期派遣学生去展会进行实习和观摩;学生主要从事会场翻译、VIP贵宾接待员、填表换证员、咖啡吧台服务员、双语广播员、市场调研员等岗位,顶岗实习日薪80~300元不等。这些工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和服务精神。学生从实习中得到锻炼和启发,撰写实习报告,对如何布展、如何吸引外商、如何提升产品和服务等提出创新性观点。“会展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在展会中多次担任双语广播员的楼文静和咖啡吧台服务员的蔡乐诗,在2016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浙江赛区)中分别荣获专业组二等奖和三等奖。此外,学院联合温州海螺集团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开发“跨境网店经营”课程。该课程涉及选品、开店、图片处理、产品标题设置、产品说明编辑、英文广告语、客户沟通、投诉处理等,学生开设有敦煌网店,不仅提高了英语写作水平,而且在获得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带来了经济效益。

3.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将创新成果和创业业绩纳入考核范围。传统课程的考核以试卷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为例,试卷成绩好的学生,在实际交流沟通中的表现不一定好,也可能难以应对实际工作。对创新型英语人才的考核应以过程式评价为主,期末终结性评价为辅,将创业业绩纳入评价范围。学生的成绩取决于平时每一次学习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创新成果和创业业绩,如把网店营业额也纳入评价范围,给予网店经营状况良好且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额外的奖励分数。

4.拓展创业项目

学校、政府、企业联合,建设创新创业项目,共同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既可以是单一一门课程的项目,也可以是跨课程甚至跨学科的项目;既可以由精通多门课程知识的一位教师负责一个创新创业项目,也可以由教研室或负责不同课程的多位教师合力指导。以浙江高校为例,英语专业创新项目有30多项,其中,涉及英语语言的项目有温州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省内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调查、中西比喻喻体的意向层次分析等,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等相关的创新研究项目有温州国际展销会满意度调查、跨境电子商务创业、温州大学译心译意创客空间、秀艺才艺展示平台创业、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浙江)及外贸业务概况等,反应社会生活的项目有浙江地区民俗活动调查研究、英语话剧团等。这些探究性创新项目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思考者;而创业型项目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体验到创业的艰辛与乐趣,在摸爬滚打中磨炼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实践者。此外,学院与地方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推出创客精英班,为在校创业的学生提供学徒制指导,引领学生创业。在众多创新项目中,跨境电子商务创业项目得到浙江省和各级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温州市为例,温州市政府鼓励高职院校设立电子商务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成果达到一定标准的高职院校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学院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学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术和场地支持;学院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或创业联盟。许多学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业实践,积累了创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奠定了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础。

构建高职英语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其英语基本功和提升其职业技能。将创新教育引入英语教学中,可以使高职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创。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EB/OL].[2016-08-20]. http://web01.sdau.edu.cn/s/168/t/835/a/27060/info.jspy.

[2] 庄智象,刘华初,谢宇,等.试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外语界,2012(2):41-48.

[3] 顾佩娅.多媒体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7(2):2-9.

[4] 张文忠,冯光武.关于英语专业设置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模块之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3):29-34.

[5] 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9-13.

[6] 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7] 赵卿敏.论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1984(7):13.

[责任编辑:黄雪英]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Innovative English Tal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Li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Dongf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Wenzhou, 325011, 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has long been a weak point in China’s English teaching. To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English talents,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English courses, and curriculum system for innovative English tal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curriculum system help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strengthen their English foundation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Vocational colleges; English majors; Curriculum system; Innovative ability

H319; G712

A

1671-4326 (2017) 01-0090-03

10.13669/j.cnki.33-1276/z.2017.021

2016-09-09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SCG238)

张 丽(1980—),女,辽宁鞍山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