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2017-03-11 15:46赵维波
辽宁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班会师生班级

◎赵维波

创新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赵维波

所谓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的管理,具体到班级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发扬主人翁的精神,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为作用的良好关系。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愿景、班级意志、班级形象的综合反映,也是班级理念的载体。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班级文化如何具体建设、创新,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呢?

一、群策群力,创设温馨的教室环境文化

“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好的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因此,班主任应当重视对教室环境的布置,如设置植物角、图书角,办黑板报,张贴标语图画等。班主任要利用好这个过程,把创设整洁、美观、温馨的教室环境文化作为文化管理班级的一个重要抓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群策群力,让学生在创设环境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动手能力,也发扬了主人翁的精神。

二、激发意识,健全班级的管理制度文化

班级管理制度是规范、约束班级师生行为的准则,这其中包括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定的行为规范细则。先进的、系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师生合理开展个人活动,维护班级共同利益。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班级管理制度,尤其是班级自定的行为规范,可以突出班级发展的价值观念、目标追求、素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班级公约包括生活常规、文明礼仪、卫生管理、学习秩序、奖惩等多个方面。在班级公约制定时,每一位学生都要主动参与其中,使大家的意见得到充分采纳,进而形成完整的公约。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充分的认同,平等民主原则也得到充分体现,从而转化成学生们共同的目标,使他们在执行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使自主管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开展活动,创建班级的精神文化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提高个体素质、优化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每学期的主题班会都有一条围绕班级工作计划的主线,每周的主题班会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贯穿和体现整周的重点工作要求。比如高三下学期的系列主题班会有:“高三,我奔跑”(竞争教育)、“追梦,我心仪的大学瞻望”(理想教育)、“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自信心教育)、“心中‘无雾霾’,高考方得意”(高原现象突破教育),等等。每学期二十周的班会,必须有针对性、时效性,也可相机而动,因时制宜。

(二)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可以通过开展“学雷锋,见行动”“评优秀,树标兵”等活动,在班级评选出“文明学生”“先进个人”“劳动标兵”等,树立典型。另外,班级还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丰富班级文化生活。

(三)开展班级沙龙

班级沙龙是班级课外活动的一种创新与延伸,是我校各班师生参与最广、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项丰富灵活的班级行为文化形式。比如,“热点辩论会”“专题演讲会”“师生访谈”“名著品读会”等,师生平等对话,各抒己见,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才艺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又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也提升了班级文化生活的思想高度与艺术品位。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区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培育班风,铸造班级的核心文化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一个班风优秀的班级,班级文化也必然是优秀的,也必定有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念,诸如班级目标、班级公约、班歌、班训、班徽、班报,等等。而所有这些对班级成员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导向、凝聚、激励等功能。因此,班主任管理班级,首先要在这方面下好功夫,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总之,班级文化是提升班级管理品位的重要因素,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也是加强班风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甘肃省兰州市田家炳中学)

杨宁)

猜你喜欢
班会师生班级
班级“四小怪”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班级英雄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