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小学文学社团 让童心飞扬

2017-03-11 15:46杨文波
辽宁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社员文学活动

◎杨文波

办好小学文学社团 让童心飞扬

◎杨文波

小学文学社团是以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宗旨,根据小学生成长需求,由指导教师具体策划落实,自愿组成的实践园地。以搭建不同类型的文学社团为平台,探索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有效教学策略及组织模式,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渠道,能够实现在更深层面上溯本清源,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踏浪文学创作社”

以“培养兴趣、开阔视野、交流心声、碰撞思想、展示能力”为宗旨,让学生在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里尽情驰骋,努力把文学创作社办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主阵地。

(一)办好刊物

教师可选拔一批爱好写作、文学素养高、有思想、有个性的写作尖子生,将其发展为社员,建立社员档案资料卡,制定工作计划。社刊《踏浪文学报》栏目设置多姿多彩,有校园风铃、诗海拾贝、如歌岁月、情感天空、每期一星,等等,反映了社员对梦想一点一滴的追求,也记录着同学们的成长历程。

(二)举办讲座

由社刊指导教师或外请的报刊编辑、本地小有名气的写作新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等与社员面对面交流。指导社员学习童谣、儿童诗、童话、人物传记、校园小说、校园通讯、想象作文等不同体裁的写作特点、表现体例。提倡童心、童语、童乐的本真展现,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关爱自然,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感受、多方面思考,培育学生从小养成朴实、真诚、清新的文风。

(三)开展活动

开展社会实践、公益关怀、小记者采访、原创作品大赛、节日主题征文、现场作文、经验交流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积累,让学生感悟生活、感受社会。组织社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学、写作征文比赛,推荐发表学员作品,编印个人作品集,提高社员的表达欲望和创作成就感。

二、“悦之声朗诵团”

精选、诵读朗朗上口、活泼有趣的儿歌与童谣、趣味盎然的儿童诗、心灵飞扬的优美散文、优美隽永的古诗词曲、国学名篇……让儿童喜读乐读、碰撞灵魂,启迪心性。

(一)注重技巧

有效的朗读技巧训练能让学生发音更加标准,声音更加圆润。比如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发音、儿化音的发音、学生语气、语调、变调、重音、换气等朗读技巧的训练,为学生朗读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选素材

诵读素材的选择要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审美接受能力,在低年级以儿歌、童谣、儿童诗为主要内容。这几种体裁充满纯真、童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意蕴隽永深远,便于诵读传唱,可以给孩子留下一个诗意的童年。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偏向古诗词曲、国学经典和美文的训练,在诵读中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三)因材施教

引领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等活泼有趣的方式,走入情景,亲近文本,感知角色,体验文字中的童真童趣,用声音传递出语言文字的经久魅力。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强调读悟结合,采用多种读悟方式,充分体现朗读过程的层次性和朗读目标的有效性,边读边思索,注重朗读评价,丰富学生的语感,体味出意境,品味文字的内在美。

三、“博友小书屋”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为学生终身发展筑牢人生底色。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鼓励社员积极自主地阅读,快乐有效地积累。低年级学生在看书时可以采用圈点式、剪贴式读书,随时摘录、积累好词、好句或精彩片段。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卡片式、心得式阅读,给图书做批注,随时随手记录下内心的收获和体验。还通过家校联手,深入落实阅读活动目标;创新管理,努力探究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组织模式;读写结合,感受读书的价值。

(二)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

做好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按不同年级、不同的读物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掌握几种阅读技巧:选读,根据某种学习需要,阅读相关章节;精读,全心投入,深入领悟,比较表达;略读,浏览泛读,提纲挈领;速读,无声视读,观其概貌,让学生快速作出信息判断和处理,以便学生有的放矢,真正提高阅读效率。

(三)开展分段阅读活动

规划各年级文学阅读推荐书目,真正让儿童读得懂、能理解,分阶段推进各年级读书活动。低年级开展诗情画意的读写绘本活动。每周师生共读一本图画书,由学生讲绘本故事,再仿写、续写。鼓励孩子给自己的作品配上插图,尝试制作“口袋书”“花形书”等手工小书。中年级创作“我的读书名言”,动手制作书签,举办“图书淘宝会”“藏书票设计”“我的阅读故事”“寻找身边的阅读侠”等活动。高年级则更注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活动,如“共读一本书”“百家讲坛”“我最喜爱的儿童文学形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蓝鸽小剧团”

改编排练课本剧、童话剧、情景剧、创作微童话等,让学生在“读—思—编—演”剧本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现个体丰富的创造力。

(一)记录体验

让学生及时记录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指导学生中的“小导演”记录在组织排演活动中的酸甜苦辣;指导“小演员”,记录自己在饰演某个角色的过程中收获的快乐或者苦涩的失误;指导“小观众”,记录表演的精彩瞬间,写下观看表演的感受。

(二)营造氛围

创设开放、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和表演气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剧中各种性格的人物图片导入,让学生讨论人物间相互关系和人物不同场景中的性格表现。教师先做一些表情和动作示范,再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探讨剧本,切身体验蕴藏在表情和动作背后的丰富人物内心世界和尖锐的情节冲突。

(三)客观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贯穿于各个环节。如,让学生之间互相探究,演绎故事中的潜台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角色对故事进行改编和再创造,学生自主选择喜欢和适合的角色,使每个同学都能发挥所长。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达到弥补缺憾、升华能力的目的。

开放性的文学社团活动使我们亲身感受到学生强烈的内心需求和成长渴望。学生主动参加、主动策划、主动实施、主动思考,营造了浓厚的文学氛围。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顺小学)

李晶)

猜你喜欢
社员文学活动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我们需要文学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我与文学三十年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