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研究

2017-03-11 22:17王迎波姜子亮耿俊茂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廉政思想

王迎波 姜子亮 耿俊茂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6)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研究

王迎波 姜子亮 耿俊茂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6)

本文分析了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和发展形势,解析了文化自信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增强文化自信意识教育,发挥文化自信功能对开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新理念,提升高校纪委履职能力和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氛围的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党风廉政;高校纪委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包含党的作风建设和廉洁从政两[1]方面内容,是党中央以从严治党为总目标,以普通高校为平台,通过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确保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环境稳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稳定的实践活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就是要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和高度,去理解和审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高校要通过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坚持对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文化的自信,进一步强化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尤其是要重点对广大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进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的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1 文化自信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

1.1 文化自信内涵包含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文化自信的内涵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自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思想的形成,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历代领导人的廉政思想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情况的结合。比如马克思的权力监督理论:他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杜绝国家与国家机关的执法人员由“社会公仆”转变为"社会主人”,公民对政府官员有选举权和罢免权,实现执法办事公正化、透明化,进而用以加强对执政党的廉政建设。公仆理论是党的作风建设中群众路线的基础理论;权力监督理论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原则。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也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2]。”

1.2 党风廉政建设丰富文化自信内涵

文化自信是当今重要的时代课题,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巨大内驱力,成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不仅是亿万华夏子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是对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保障,有效的廉政共工作措施能确保共产党对伟大事业的绝对领导地位,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正如邓小平在1980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党风廉政建设既是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关系着国家民族富强,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定海神针,它是文化自信内涵具象化的重要实践活动。

2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1 高校权力监督理念逐渐升华

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共产对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就提出了从上到下监督并行的机制,提出把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监督结合起来。目前针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加强约束和监督机制仍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主线之一。而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把廉洁自律的对象从领导干部扩展到全体党员,同时坚持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思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重在立德。十八届六中全会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对全党上下对党章的尊崇,对民主集中制的维护,对主体责任的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约束。《准则》《条例》,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倡导,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2.2 高校纪委履职能力要求提升

2014 年 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纪检监察机关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对党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严守工作纪律,做到政治坚定、自身过硬。高校纪委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执行者更要做好监督者,“一岗双责”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对自身要严格要求,并带头贯彻落实党的各项纪律。在日趋复杂的政治形势中,高校纪委要提升工作标准,承担更多责任,从深刻认识国内外政治局势,把寻找解决贪腐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方法放在首位;各级纪检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奋斗文化中提炼廉政工作经验,同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样与时俱进,努力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2.3 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机制的重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2000年清华大学廉政研究室的成立为标志,逐步走上了一个研究机构的系统性建设和理论探讨的创新性研究与实践形式的创新发展相互结合、互为支撑的发展道路,并由此开启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新的一页[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推动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活动渗透到高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经济活动驱动高校发展不断取得成绩的时候,贪污腐败问题也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人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也体现在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上转变上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思想对师德和师风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连贯的、深层次的,是影响大学生的完整人格塑造的“毒瘤”。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源泉,是“文运同国运相牵”的战略思想,也是落实党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的重要依据。反腐倡廉作为从严治党的工作命脉,事关党运国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思想先行,加强研究,理论实践相结合,理念和行业相结合,不断深挖文化自信思想内涵,深究文化自信理论渊源,深刻认识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才能准确把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脉络和目标。

3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方法

3.1 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文化自信意识为目标,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理念

1998年《高等教育法》第一次立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14年11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中组部教育部《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充足的制度根据,也是是依法治校法理基础。现阶段普通高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本都是“一岗双责”,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意识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更注重的是业务指标的达成,社会声望的提高,而不研究廉政文化,不履行廉政职能,不争当廉政模范,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要求放在思想首位,归根结底是党性意识的缺乏,理想信念的缺失,主体意识的缺位。党性意识的缺乏是对党的奋斗文化的不认同,理想信念的缺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自信,主体意识的缺位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把握的不到位。对此,首当其冲的是应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文化自信意识教育,通过红色深入学习、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化思想以及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廉政思想;通过现场教学,体味党的红色革命文化,感悟峥嵘岁月,进而提升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增加高校党风廉政工作理念创新的砝码。

3.2 以全面提升高校纪委履职能力为目标,开创纪委部门“三转”工作新局面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的主要任务。“三转”的提出就是要明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主体责任,主业责任,专注主业,做好主业,建设作风严明,责任清晰,战斗力强的纪检监察队伍,既能“打老虎”又能“打苍蝇”。做好高校的“三转”工作,就要深入理解党中央提出“三转”的目的和意义,对“三转”要求和内涵要不同层次的解读。转职能重在提升主体意识,转方式重在提升责任意识,转作风重在转提升思想意识,其中转职能是手段,转方式是目的,转作风是保障。“三转”工作要遵循客观规律,避免盲转、泛转和空转,重点推动廉政工作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变革,才能有效提升高校纪委履职能力,落实“三转”工作取得实效。纪检监察干部应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意识,政治自觉意识、依法治校意识,把握“三转”的科学内涵、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运用历史思维解析“三转”、运用辩证思维规划“三转”、运用系统思维推进“三转”、运用创新思维发展“三转”,正确定位工作职能,合理设定工作目标,制定可行工作措施,促进高校党委和其他部门协同转变工作观念,共同开创纪委工作的新局面。

3.3 以发挥文化自信育人功能为目标,营造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新气象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同时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突出优势,传承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对提升文化自信意识。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要勇于承担起建设文化强国的重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思想来巩固高等教育文化育人的成果,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廉政文化理应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内容。在内容上应以培养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重点倡导廉政理念,形成被广泛认同的道德规范,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根基才能稳固屹立不倒;在教育对象上要分清廉政教育重点、难点。针对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加强权力监督,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尤其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增强廉洁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针对广大青年学生,要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和教化功能,同时尊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同层次的开展廉洁教育活动,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在教育载体的运用上要与时俱进,既要坚守主阵地,又要开拓新阵地,以网络新媒体来弥补课堂教学信息量不足的缺点;在机制建立上要形成一系列保障制度,一方面规范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一方面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5):746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 ,2010(15):4-8.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3-01-23.

[3]阎现章.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系统性和创新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06-118.

G641

A

2096-4110(2017)02(a)-0013-03

王迎波(1982-),男,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廉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思想与“剑”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廉政之歌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