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师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

2017-03-11 22:17黄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习动机价值观

黄毅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1)

浅谈高校教师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

黄毅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1)

当代高校大学生因为当代社会的多样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什么特点以及未来这些特点又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高校教师研究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在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后,提出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旨在帮助高校教师与时俱进的更科学的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坚持学习。

当代大学生;兴趣;激发;感想

1 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

大学生这个群体与中小学生群体比起来,有着他们独特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1995年以后的这批人,有的2000年出生的人都已经进入大学学习了。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在学习特点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以下从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特点和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1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特点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多样化导致社会价值观也多样化,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趋向多样化。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出生于1995—2000的这一批学生)从小学一路走来,学习动机的心理越来越复杂,学习动机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当代的大学生通常不仅仅只拥有一个学习动机,往往是拥有多个学习动机组成的动机群的。通过对一千多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这么六个大的方面:求知进取:为了充实和发展自己,为了将来事业上的成功;集体取向:为了家庭、办集体和学校的荣誉;物质追求:为了获得高待遇的工作,追求生活的富裕和舒适;害怕失败:担心学习失利丢面子,找不到工作受责难;个人成就:为了成名成家、谋求地位和寻求理想伴侣;他人取向:报答父母、老师,为家族争光。

1.2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

说到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首先表现为远景性学习动机的逐渐凸显。当代大学生都能初步认识到自己专业的学习对个人长远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而突出远景性学习动机,并且出现随年级越升高动机越增强的一个趋势。其次的表现是社会性学习动机逐渐增强。大学阶段,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也是大学生初步接触社会,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逐渐增强社会责任感、国家意识、个人成就意识等等观念的重要发展时期。特别是到了大学的高年级阶段,学习动机中的社会意义就更加明显了。再次是职业性学习动机逐渐巩固。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择业的政策环境下,早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这一类的动机就已经表现出来了,经过了大学阶段的学习这一类的动机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稳固。最后一个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就是,学习动机的稳固性不断增强。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学低年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刚进学校对学校、老师、活动等等充满了好奇,但是由于兴趣爱好不够稳定,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动机容易发生转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累积、人格的成熟,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会逐渐确定,如学习兴趣、学习价值观以及知识价值观等,学习动机也会逐渐稳固。

2 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谈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之前,个人认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端正自身态度和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首要的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然后是试着与学生间建立起信任来,要让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是有学习能力的并且通过学习是可以收获成功的,最后才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动机策略。

2.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学习兴趣,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因此,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大学生来讲,比起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的好奇心没有那么强烈了,但是这种“没有”也只是相对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可以被再一次唤醒和激发的。首先,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形象的刺激或者是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比如,当代的大学生特别喜欢在课堂上观看生动的、漂亮的、视觉感强的PPT或是视频,喜欢老师上课的时候适当的举贴近于学生生活的例子来解释理论,而不是只是照着书本上的理论来讲。其次,选择合适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对于基础相对弱的专科学生来讲,难度太大的教学内容会让他们一开始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再次,还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2 合理的设置目标

目标的可接受性也会影响到动机,如果学生接受教师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目标可用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以改善他们的行为表现。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目标越好,大而空泛的目标会使学生感到迷茫,而具体的目标会让学生容易理解。设置的目标要能在短期内或者一定时间范围内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部分学生的耐力和毅力都不会太好。设置的目标的难度把握也是很关键的,难度适中的目标可以有效的激发学习的动机。

2.3 利用竞争和合作

大量研究表明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要使得合作学习有效,必须将小组奖励与个人责任相结合,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责任扩散和“搭便车”现象,而一旦出现“搭便车”现象,则会起到反效果。

2.4 积极的反馈和评定

大量国外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反馈对学习具有激励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反馈必须是及时的、经常的以及具体的。教师的等级评定有利有弊,关键在于针对不同学生具体的运用,当然无论老师或他人的反馈多么及时都比不上自己评价来的快速,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且多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

2.5 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讲,表扬和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作为教师要掌握一个度,对于做的好的学生,一定要及时的给出适当强度的奖励和表扬,而对于表现差的学生,则需要思考适合个体学生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批评和惩罚,切忌冲动的做出过激的批评和惩罚。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教师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在这样前提下,相信教师一定能够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的。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0-231.

[2]张晓明,陈建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杨渝川,王卫红,张庆林.中国大学生学习动机因素结构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

[4]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76.

[5]赵兰兰,汪玲.学习兴趣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徐炳吉,段福兴.论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刘丽琼,杨霞.中国学习兴趣研究综述[J].怀化学院学报,2006(1).

G424

A

2096-4110(2017)02(a)-0021-02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学习动机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