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实结合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7-03-11 22:17钟雪美周丽梅张小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训专业学校

钟雪美周丽梅张小莉

(1.四川天一学院 四川绵竹 618200;2.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教实结合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钟雪美1周丽梅1张小莉2

(1.四川天一学院 四川绵竹 618200;2.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教实结合”是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进行专业教育的重要模式,指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派遣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实习,通过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相应的管理能力。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实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教实结合下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实结合下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实结合;工商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上具体表现为:引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通过更加专业的培养方法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进行标准化与专业化的培养,这种工商管理培养模式具有确定的课程分类以及固定的教育内容。教实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因其更加注重实践性而深受高校的喜爱。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才能更好的认识工商管理专业,规划自己的未来。由于目前一部分高校在教学力量、资金、企业资源、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教实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1 教实结合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国内首次引入国外“教实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专业应用较为广泛,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较为稀缺,市场的需求增大。不少高校将这种模式应用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但在人才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的业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实效性,而学校的课程具有确定性,因此时间上与学校的课程冲突,会打乱学校的教学安排。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工商管理能力较低,并不能胜任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企业在配合学校的实践工作时,一般情况下,只会给学生安排企业的空缺基层职位,而不是相关的管理层职位。而这打击了学生对于工商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学生的工作效率,对学生、学校、企业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2 教实结合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学生的工商管理能力不够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时间都用来在学校学习,而且所拥有的社会工作经验并不是特别充足。这就导致学生在前往企业实习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担任企业的工作。在校学习的时候,很多的学生所追求的是课程“不挂科”,而忽略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在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的时候,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也会受到自信心的打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模拟训练,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2 实习企业选取不当

教实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学生的实践环节,而学生的实践方式一般而言就是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因此,对实习企业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某些学校对于合作的企业并不了解,对于企业的资质也并不能进行很好的审查,这就会出现一些不合格的合作企业。某些企业甚至只是为了得到廉价的劳动力,或者并不存在工商管理的相关工作,将学生安排在不相关的岗位上。这就会导致企业并不能帮助学生完成工商管理的实践工作,学生在这些企业中得不到相关的锻炼,并不能提升其工商管理方面的水平。同时还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对于学生和学校都存在消极的影响。

2.3 学校教学安排与实践相冲突

因为工商管理具有相对固定的课程教育,教学计划一般也是固定的。每一年的学生,其教学计划一般而言都是通用的,同样会分散在整个学期每个周的工作日。而某些企业的业务往来是具有季节性的。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安排较为分散,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不能使学生集中时间进行实践。因此,会导致学生的教学与实践时间相冲突。师资力量的紧张更是加剧了这个问题,每个老师都肩负着多个班级的课程,分身乏术,更别说要求集中的进行课程的教学。

3 教实结合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模拟实训

对学校来说,要想建立良好的教实结合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从模拟实训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模拟实训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在学校的模拟实训中,对学校的实训设施进行完善,使学生能在实训的过程中体验企业工作的真实感;建立并完善实训中的奖惩机制,增强学生在工商管理实训中的积极性;对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更具体、更深层次地培训,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可以任命实践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学校的实践项目,逐步形成并完善学校自己的实践基地。

为了进一步增加学校模拟实训的真实性,学校可以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工作环境,在相关软件上模拟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沙盘演练,将课程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串联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并寻找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工商管理,建立管理的思维意识与全局观念,将所学的工商管理的知识与实际模拟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进行对企业的管理。在模拟实训中,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岗位分配,实施轮岗制度,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的运行,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每一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这种团结意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模拟实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从校园走进社会的过渡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工商管理意识与能力。

3.2 深化校企合作

将在校学生派遣到企业中实习是高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典型教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能最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深入落实到实习工作中。学校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审核,要求企业合法经营、具有一定的社会信誉、能提供相关的工作岗位。同时,学校也要确保学生具有一定的工商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学校为学生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划分学生与企业的责任归属,以此来保障学生、学校、企业的互惠互助。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工商管理水平,学校提高了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企业用相对较少的资本获得了优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方面在工商管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利用假期等时间,在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教实结合,更好地进行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

3.3 改革教学管理体系

在实际的教实结合的过程中会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而受到阻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行教实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调整其教学计划,对教学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以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为例,学校可以适当改变课程安排,将理论教学和进企业实践相结合,而不是像原来先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几学期又进行专门的实训知识。

另外,增加工商管理课程的师资力量,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通过种种措施加强教实结合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工商管理水平。

4 结语

教实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工商管理水平,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教实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进一步的研究,解决教实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教实结合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为企业培养更多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储备更多的资源。

[1]刘中艳,罗琼,王欢芳,等.行业需求视角下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6):94-96.

[2]朱庆华.“工学结合”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8):200-201.

[3]姚晖.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4]金玮,梁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147-148.

G642

A

2096-4110(2017)02(a)-0047-02

钟雪美(1988-),女,四川绵竹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事心理学等。

猜你喜欢
实训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校推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