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实践教育优化措施研究

2017-03-11 22:17李顺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评价

李顺梅

(北华大学林学院 吉林吉林 132013)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实践教育优化措施研究

李顺梅

(北华大学林学院 吉林吉林 132013)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而为社会培养出知识与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因而开展实践教育任重道远。基于当前现状的基础之上不断加以改善,形成高校与企业以及政府的互动资源并建立完善以及及时互动评价机制,同时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不断优化实践教育内容。

互联网+;大学生;实践教育

1 大学生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大学生对实践教育的积极性不足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积极性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活动价值的发挥程度。因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处于“蜜罐”之中,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认知不足,认为较为辛苦而拒绝参加。同时,部分高校将参与实践活动与毕业之间进行挂钩,促使大学生被迫参与其中,这些因素的存在均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大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方面,是大学生吃苦精神不足,缺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带有较强的功利性。例如,纯粹为了完成学习设置的任务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为了赚取就业的资本、为了谋取学生会干部等。

1.2 大学生实践缺乏社会资源助力

大学生实践教育能够赢得大学生的关注,但是由于当今实践教育活动中社会资源的参与度较少,致使发起活动和形式极其单一,大都为公益性的活动或兼职性质的,大学生普遍期待的职业技能类及与之相关的职场经验相关的实践活动较少而且两者信息上的关联性不足,导致大学生处于安全性的考虑而缺乏积极性。此外,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因缺乏实践教育或者因各类原因的影响而无缘参与实践教育活动,致使对于未来职场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缺乏明确认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实践教育时间而且可能导致毕业后的迷茫,“毕业即失业”的悲剧难以避免,对于大学生以及社会的发展均是一种损失。

1.3 大学生实践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大多数高校在放假期间,都采用让学生自己寻求实践地点的方法,然而因为大学生对实践的认知程度不同,也造成了其实践的效果有所不同。而高校对于大学生参与实践的考评机制则是以实践报告为证明,由此导致很多学生投机取巧随意捏造一份以假乱真的实习报告或者找相关人员开具一份实习证明应付了事,而高校教育者为了省事以及制作出学生高实践率的数据报告而放松了监管与考核,致使学生实践能力与最终的评分之间缺乏客观性和联系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看似给予大学生顺利毕业与教育管理者提升工作效率上的方便,但是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一方面,不加任何监督与考核的管理方式,直接导致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削弱了其参与实践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内容之一的实践教育难以发挥出来实际功能,徒具形式而已,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最终必然损害了社会大众对于高校教育的认可。

1.4 大学生实践过程与成果认定不够及时

当期,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考核基本上是以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或调研报告为主,以此以检验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成果。然而,这种考核形式往往是形式主义并不能真正考验出学生实习的价值而且极易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也即通过实习报告作假的形式来完成实践活动。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并不具备及时性,属于事后性的考核。大部分情况下,学生是以团队或者小组的形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组员之间不同的分工,每个人完成的具体实践内容不同,但是通过团队共同提交的实践活动报告,难以体现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着“吃大锅饭”的潜在问题,影响了学生个人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

2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建议

2.1 全面提高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思想认识

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等具备重要的教育作用,教育功能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赞同。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发展之间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具备历史上的延续性,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即可结合时代新特征与趋势制定符合时代特色的大学生实践教育内容。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十余次与青年座谈、给青年群体回信,从方法、目的、要求等不同侧面说明了青年为何及如何在实践中成才。在新时期,开展实践教育要突出个人实践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热心公益的“奉献行”相结合。

高校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深刻解读习总书记就人才培养与实践教育观的内涵,进而结合当今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应的大学生实践教育计划,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添砖加瓦。此外,大学生基于亲身实践,方可真切的感受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生活水平的低下等现状,进而了解到当今社会尚需要无数人才贡献力量予以建设,同时刺激大学生树立贡献意识以及危机意识。此外,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才可从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明确后续学习的方向以及制定发展目标,真正达到实践的目的与作用。

2.2 建立政府与企业以及高校资源互通机制

大学生实践教育离不开企业以及政府的辅助,由此方能建立高校、企业、政府互动的资源,形成新型高校生态圈以真正发挥出全面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高校实践教育活动得到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的辅助,即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学生得到相应的培训而社会资源亦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运用。同时,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大学生人才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对于大学生、企业、国家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国家,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引导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对行业或企业,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的服务水平;对个人,通过建立全社会的诚信、信用体系,促进大学生人才资信,使诚信人才“畅通无阻”、失信人员“寸步难行”,促进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2.3 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素能评价体系

其一,制定客观记录的管理制度,抛弃以往的主观评价的方式。自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以来,采取的是企业与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给予相关评语来判断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成绩,这种方式虽然简易且易执行,但是因主观性的操作空间较大难以做到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真正情况以及学生的能力。为此,可在具体评价维度上以客观记录加以评价的方式为主。比如,某学生参加了一次麦当劳的实习工作,为期一个月。根据此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标签,主要体现学生执行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为了体现吃苦耐劳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在一个月内的迟到次数、早退次数等客观记录来予以评价,而不是通过主管简单的评语评定;其二,建立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评机制。因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以及企业均是互利的,大学生通过各类形式参与到企业实习即可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所在,为未来的学习与就业提供方向进而建立职业发展规划,企业亦可以通过大学生实习降低企业成本以及挖掘所需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对于企业的评价可纳入到企业诚信和口碑的评判之中,优秀企业即可获得社会的赞誉;反之,不良企业则会被列入不诚信企业黑名单之中。此外,还可以建立实践活动大数据,收集各类数据以将之作为社会诚信建设的数据分析来源,为企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例如,在“超校联盟”互联网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中的嵌入了学生、企业双向互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匿名评价对企业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提供意见与建议。企业通过对大学生的实名评价,形成大学生真实可信的、企业认可的“个人简历”。

[1]张子睿.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1-30.

[2]邹世享,姜孟.学思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43-302.

[3]倪福全,李昌文.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11: 23-42.

G424

A

2096-4110(2017)02(a)-0066-02

李顺梅(1976,12-), 女,汉,吉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园林植物。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