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017-03-11 04:59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团结大街第四小学文世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活动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团结大街第四小学 文世杰

一、体育的双层含义及体育兴趣

(一)体育的双层含义

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狭义概念(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与体育兴趣的关系

从体育的两个概念来看,与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应该是后一种。体育教育强调需要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青少年来说,与之更为密切相关的不啻是体育教育。其中,兴趣爱好的作用更是尤为明显的。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所以,一个人对体育运动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诸如足球、篮球等活动,而且在进行运动时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这就是兴趣的作用。而对于正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这一点体现得就更为突出了。

二、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的因素

(一)校园体育课程的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影响

我们需要认识到对于建立终身体育的概念,培养体育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体育兴趣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心理基础,而体育能力则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必备手段。体育兴趣、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学生抓起。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作为校园体育课程,如何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时间内,使学生不单单是在学习中度过,更使孩子能够感受到课上的喜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总的来说,可以从如下三方面考虑。

一是游戏在课堂中的广泛使用。

二是激励机制在教学中的使用。

三是体育与音乐的整合。

(二)体育题材影视作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影响

众所周知,现今社会中,学生着一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与体育结出最有可能的途径莫过于电视了,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足坛万人迷大卫贝克汉姆整整影响了一代青少年,而在体育比赛之外,体育题材的影视作品及动漫作品也在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奥运赛场上,体育健儿的精彩表现、获胜后的疯狂举止、意外失误的每个瞬间……最是萦绕在观众脑海并反复重现的。而一些运动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也有不少让人过目难忘的地方,让人反复咀嚼。同时,体育影视作品对于运动的普及意义重大。

(三)家庭社会背景,性别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影响

1.家庭社会背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影响

体育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首先也主要是和中国家庭养育子女的模式密不可分。这是因为,人之所以要对子女进行教育,目的是让其顺利融入社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化,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来说,各种体育活动是其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理论均告诉我们,子女的养育模式直接制约儿童社会化的具体过程,直白一点讲,就是父母的养育模式直接决定了子女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和强度,进而决定他(她)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老师施加的影响相比,家庭的养育模式对个体体育意识的发展的影响更潜在,更深远,但因为这一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所以一直以来不被人们注意。要想让孩子们的体育意识健康发展,身体良好,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中国家长们健康的养育观念。

2.性别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影响

女生进入中学阶段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

在生理方面,此时期中学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增厚,但仍保留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在心理方面,中学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

鉴于以上特点并通过实践教学,中学女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宜围绕发展其运动器官,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在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发扬她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三、增强青少年体育兴趣的意义

当今体育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而日新月异,同样学校体育思想和理论也从早期的体操教学 → 运动技术教学 → 体能加运动技术教学,发展到近期的全面素质教育和现代的终身体育教育阶段。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心理效验之一就在于使全体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使体育活动成为其生活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他们能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诱因,研究当前情况下体育活动的态度,对于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活动,促进体育工作的开展,全面贯彻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发现、选拔和培养体育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