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

2017-03-11 04:59安徽利辛县马店孜学区中心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章情感过程

安徽利辛县马店孜学区中心学校 李 卉

朗读是一门有声的语言艺术,在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层面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明确建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倡“自然的朗读”,也就是要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真正对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能够真正的掌握,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将文章表达的感情体现出来,这就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朗读教学的模式,使得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于文章的情感主旨进行更好地掌握,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

一、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教学要求

(一)朗读的要求——合理朴实

在当今的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从何处插手来进行教学过程,要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一些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让学生整体进行整段式的齐读,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朗读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比如在进行《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的教学时,可以以句号作为标识来进行逐句的朗读,在学生读准上一句之后在进行下一句的教学,期间还可以穿插一些媒体录音等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对全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每一句的准确朗读的基础之上的,合理地进行朗读教学的定位,是一个提高朗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朗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当今在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朗读的形式是比较单调的。往往只是由教师带领着齐声朗读或者由教师来指定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注重的是整齐有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朗读特点的展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朗读的形式不断进行丰富,大声朗读、齐声朗读、同桌对读、带感情朗读、边演边读等朗读形式都可以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朗读形式之中提升对朗读的兴趣,引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与文章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

(三)朗读的质量——逐步提高

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朗读的质量。首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一些学生进行尝试性的朗读,然后在讲解了文章的主旨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再由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效果和情感进行一定的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朗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进一步丰富朗读的形式,在不同层次的朗读方式下来提升学生朗读的效果,进而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强化认读,保护童真

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一些汉语拼音来对一些生字,进而为进行朗读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导致其不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倾向于逐字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缺乏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做不到连贯地通读。因此在进行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舍得投入更大的精力,让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乐趣。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或者是配音朗读,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朗读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个年龄段孩子童真的天性。

(二)强化交流,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与周围的人和环境进行沟通。朗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俗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强化与学生的交流,激发起学生进行朗读的兴趣是当前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尝试与作者进行对话,同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久而久之便可以充分激发起学生进行朗读的兴趣,从而将朗读转变为一种需要,进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充分感悟,引发思考

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和理解好朗读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朗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的感悟。因此,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来进行带感情的朗读。教师可以先让几个学生用不同的情感来进行试读,在经过教师对文章的主旨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来对自己朗读时的情感进行比对,从而找到朗读过程中情感上存在的理解偏差和不足。同时,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播放一些与文章主题相符合的影音文件,从而营造出一个进行朗读教学的特定的教学情境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在朗读地过程中实现与作者情感的交融,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于文章主旨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的思考。同时要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让学生带问题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来积极表达自身对所提问题的看法,并让学生围绕着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锻炼。

(四)提升能力、尊重个性

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着充分的认识,从而扮演好自己作为引导者的地位。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朗读教学的方法,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对其存在的发音错误等做出及时地指导,同时加强学生对于同声字、多音字的辨析,提高学生辨析识字的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在朗读地过程中不免会掺入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或者是思想认识,不同的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不至于偏离文章的主题。

朗读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此年龄段孩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不断丰富朗读教学的形式,提升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进而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文章情感过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