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美”元素

2017-03-11 04:59辽宁省海城市耿庄中心校梁丽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结合律乌龟美感

辽宁省海城市耿庄中心校 梁丽君

数学中的美育,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对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元素。教师应极力挖掘具体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学教材,从数学中的符号教学、图形感知、解题策略等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充分感受到数学中的美,美的事物可以引起美感,引起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催化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贯穿、渗透美育,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致和乐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无一不渗透着美的教育。

一、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的本质美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因素,课改后新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高素质等方面的关系,把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神奇美、和谐美、生活气息美、开放灵活美等融入在里面。

二、在情景教学中体现美感

1.简洁美

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让学生对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两道加法算式分别进行计算,使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所得的和却是相同的。在这两道算式中,一道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而另一道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这样的运算定律文字叙述冗长,学生记忆困难。如果这三个加数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那么这个加法结合律就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 + b)+ c =a +( b + c ),这是一个多么简洁的数学表达形式,它表达了加法结合律这个概念的丰富的内涵和全部的外延,它把加法结合律表达得再也简洁不过了,真是太美了。这样的表达,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记忆。

2.神奇美

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有一个数是:12345679,我们称它为神奇的“缺8数”。有这样一道题目: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9× 18=( );12345679×27=();……;12345679×81=( )。我们不难发现结果是: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9×18=222222222;12345679×27=333333333;……;12345679×81=999999999。多么奇特的答案。颇有一点“出乎意外”和“令人震惊”的意味,但它又能引起人们的赞赏与叹服。在这时教师就要合适的引导学生,这些数字特别在哪里,让学生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的一种奇特的美。第一小题,12345679乘9的1倍,结果就是9个1;第二小题,12345679乘9的2倍,结果就是9个2;依次类推。

3.形象美

实践证明:凭借直观教学,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因此,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享受到喜悦,产生美感,教师就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结合美

结合美也是小学数学中的典型美,那什么是结合美呢?一个单纯的数学符号看不出有什么美,就如同一个“ ”号,单拿出来没有任何的意义,一旦跟数字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个小故事,这小小的符号瞬间就美了起来:在大海边,小乌龟在偷偷的哭,因为没人跟它做朋友,它觉得非常孤单,这一幕让海神看到了,在了解了原因后,海神送给了小乌龟一支“加号魔棒”。海神说有了这个就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小乌龟拿着魔棒在海边走着,海里的2只海豚跟5只鳄鱼都探出头来跟它打招呼,小乌龟数一数,它有7个好朋友了……这种魔法故事与数学知识点进行结合,一下子就让同学们产生了兴趣,也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

5.生活美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物体的形状很美。比如说蝴蝶、奖杯等。为什么这些物体会让人产生美的感受呢?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些形状有一种对称的美。对称性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对称美是一种形态美,数学的对称美是侧重于形态的。德国数学家魏尔曾经说过“美与对称性密切相关”。对称,展示整体的和谐与平衡美。这一点应该让学生感受到。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未成熟,对事物充满好奇感,适宜在“玩”中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应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把所要探索、发现的问题隐含在情境中,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那么问题解决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活跃。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认识物体”时,我设计了“摸一摸,说一说”的游戏,把操作活动和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给名称再去摸出相应的物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这种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只有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情绪体验,才能通过各种美的体验和品评鉴赏深化对美的形象认识与感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总之,数学活动中有许多美的因素。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之中自觉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达到教学中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中学好数学。

猜你喜欢
结合律乌龟美感
究本溯源,提高计算能力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对“运算律”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建构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乌龟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探究求和问题
巧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和乌龟赛跑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