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7-03-11 04:59广东省吴川市第二中学洪土寿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意志数学课堂

广东省吴川市第二中学 洪土寿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指与认识没有

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

面。由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

个性心理,教育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

表现为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以及弥补作用。

因此,心理学家们把那些个性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

一、优化课堂结构有效教学,激趣引思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很明显地涉及到动机、意志、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西方,夸美纽斯强调“对于儿童说来,对于使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偷快的那种东西产生了某种兴趣,那么,它将能促进身体健康和智力的发展”。

1.呈现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通常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不少学生一提到数学就想到的是计算、证明,或是公式、“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等等理论性的、逻辑性的内容,很难认识到它与我们生活中有直接相关的、有用的东西存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教学工作者不注重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讲解应用,让学生一提到数学就想到了枯燥无味的后果,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数学科学有其本身的学科特点,不可否认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但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提高数学课堂的有趣性和实用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提供有趣的、要思考的问题情境以及求解经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疑虑,思之始,学之始。”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起点和动因。在教学中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己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学习方程的定义时,向学生提问以下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不少同学对是方程产生了疑惑,这时让学生观察各个式子的异同,发表各自意见,最后通过定义对比理解,培养学生的辨证、严谨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素材,创造适宜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调动积极性。如在教学整式运算的时候,我通过分析微信朋友圈玩的“手机尾号暴露了你的年龄”这一事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看手机号码最后一位,把这个数字乘2,然后加上5,再乘50,把得到数目加上1767,用这个数减掉你出生那一年,现在你看到一个三位数。第一位数字是你手机号最后一位,接下来是实际年龄”。首先让学生亲自经历这个游戏的过程,有个别学生认为很神秘,也有学生觉得不奇怪,在学生有较强的求知兴趣后,我适时地提出了暴露了年龄的关键是哪一步,如果有一个人超过了100岁,这个游戏还准吗等问题。最后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去说明原因,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很快找出了答案,还给出了证明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果明显。

3.创设和谐、互助合作和探究性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课堂中,承认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能力,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笔者认为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当设置,可以让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例如,对于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采用了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对一些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我会精讲,合理引导和加强训练,以达到识记的目的,而于创造性能力较强的同学,我会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对公式进行变式训练,例如,已知:,,求的值,让学生在求解中探索出对新公式的理解,从而加深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分层目标要求,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学,有所收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是良训,教师并非“权威”,更非圣人。在课堂上应当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转变传统的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转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用:“对于上面的例题,同学们请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重现构建,加深理解,同时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反馈,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促进数学学习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前者是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的积极行动,后者表现为抑制或拒绝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为此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善于克服各种困难。

一个学生如果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的学习成绩不会差。往往“学困生”的表现大多数都是纪律观念不强,在学习上自控能力差,缺乏持之以恒和刻苦的精神,导致更多的学习缺陷和学习困难,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要使学生学习兴趣持久,稳定,教师必须注意磨炼学生学习意志。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教师的个人品德和受教育者品德养成的关系。教师应是“学为人师,德为世范”,在教学工作中,不只是在科学知识上能引领学生进步,在行为上更应以身作则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中能自觉地刻苦学习。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学习是困难的,鼓励学生将学习坚持到底,敢于面对学习上的难点,教会学生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树立榜样。如:向孩子讲述居里夫人在艰辛的条件下学习和研究的事迹,张海迪与疾病作斗争和顽强学习的事迹,用数学家攻克数学难题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会遇到各种困难,没有坚韧不拨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往往知难而退,使学习半途而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对行动的愿望、目的和计划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积极主动地,锲而不舍地为明确的目标而奋斗,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意志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