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人心性本善 法育学子兴中华
——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的意义和方法点滴记

2017-03-11 04:59安徽省肥西官亭中学王世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寝室同学孩子

安徽省肥西官亭中学 王世福

我工作在官亭中学。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以及城乡二元制度结构等催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孩子。他们缺少亲情,身体发育明显欠缺,人身安全保护和教育监管都有待加强。国家工业化和不完全城镇化发展的苦果不能让他们独自吞食,为了社会和谐,政府当然要关心留守孩子。在这个背景下,我校于2011年开始着力创建全县第一所农村寄宿制公办初中,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班主任兼任代理家长,监管与辅导留守孩子的学习,照顾他们的生活。可是现在农村很多劳动力长年在外务工,乡村“小升初”成绩好一点的孩子、家里有条件的,大多进城里(多为私立学校)读书了。剩下的这些家庭重视不够、相对“后进”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

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一点污渍也能破坏整幅画卷的美好),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关心每个孩子),教育好这些“留守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孩子寄宿在校,为师者责任更大了;同时,教育孩子的机会和方法也更多了。下面我讲一讲近期在班级德育工作实践中的一个例子。

2016年9月,我又开始接七年级的新生(带语文课兼班主任)。班上有一个男孩虚鑫,思维较敏捷、能言善辨。因为感情不合,父母离异,其母亲浪迹上海,其父亲长年在张家港打工谋生。小鑫由爷爷、奶奶以及姑姑、姑父照顾。但是长辈们只是关心小鑫的生活,没有在行为习惯、道德素养等方面对他进行培养和教育。小鑫虽然接受能力不差,也有进取之心,但对文化课学习却没有真正产生兴趣,学习习惯很差——课前从不预习,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上课不守纪律,经常干扰别人;早读时会喊一些和课本无关的话,午间“静校”不能“静修”,晚自习无所事事,还时常讲话、下位。学习、生活中,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要受到批评就会情绪激动,要么无理狡辨,甚至背后“坑人”。而他对待别人的错误却总抓住不放,表现出明显的自私自利。

开学伊始,我就发现虚鑫同学心理不够健康。学生分到班级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为了拉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三位一体”的语文观,我请学生上讲台作自我介绍。我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家庭住址、毕业学校、家庭成员,自己的出生年月、兴趣爱好、人生理想及近期目标等方面谈谈。正当大多数学生劲头十足地准备着发言时,虚鑫竟然无视我的要求,随意的站起、离开座位走动,嬉笑着:“我叫虚三金,爱笑又敢拼……”他还打乱别人的准备讲话的思路,挑逗别人。别人不与他讲话时,他还动手动脚。看到这些,当时我心潮翻滚,也想过严厉训斥他,给他一个下马威,以让他开始全新的中学生活。但又想到“批评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我便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压住心头的怒气继续引导班上学生上台作自我介绍。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先和他谈了一些名人发奋读书的故事,以及人生自制自强的道理,希望他能守纪进取。考虑到他“多动”的表现,我又想到了在我校成效显著的“社团教育”。我们官亭中学正在创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提出了“让尊重成为一种自然”“促进每个学生最优发展”的办学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此我校成立了8个学生社团。有序的社团活动确实能让孩子追寻自己的兴趣,快乐健康、自信向上,于是我建议他参加健美操运动社团或课本剧表演社团……

虚鑫答应了我的要求,那天以后他看见我常常有礼貌地喊一声“老师好”。然而,一周过后的星期日,我正在班上上晚自习,来了两位学生家长。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回家说,寝室里的水瓶被人撒上了尿,怀疑是室友虚鑫干的,说下午送孩子来上学,水瓶里倒出的真又是……如此违纪辱风!听到这些,我好似被当头一棒,心里五味杂陈:“这样失礼丧德的行为如不纠正,这孩子今后如何是好,肯定害己害人危害社会?绝不能等闲视之,否则可能埋下定时炸弹。”我深感德育工作的意义——小到学生发展、家庭幸福,大到社会和谐、国家兴旺。教育虚鑫迫在眉睫!当晚,我便从他小学同学、其他老师等口中进一步了解到虚鑫的许多情况,我认识到——虚鑫同学自幼身边就充斥着骂声、暴力、仇恨,他因为缺少精神关爱、缺少管束,养成了无纪律的恶习。他习惯了家庭不和,受够了遭人嫌弃;他想利用一些叛逆性的动作、严重违反校纪的方式(甚至令人恶心的行为)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是啊,虚鑫也是可怜的。我于是渐渐平息了心中的怒火,决定继续用真情去感化他。“毕竟才13岁的一个孩子呀,应该是可塑的!”那天我没有严厉的处罚他,晚自习后,我让他和我一起在学校操场的塑胶跑道上慢跑,后来我问了他和室友的关系,他说他们寝室里大多数同学文化课成绩比他好,瞧不起他,特别是×××和×××还贬损他。我想到他“特殊”的成长经历,我感到这是一位有“自卑、孤僻、叛逆”等心理的“问题孩子”,教育他一定要坚持“尊重、平等、耐心、沟通”的原则,我知道“心理问题有原因,对症下药改变人”。我没有立即让他反思自己有没有问题,而是说:“小鑫,今后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找老师倾诉,写到日记里也行啊。老师知道了会尽量帮助你。”

德育是一门艺术。小鑫和我的交流越来越多了,我的倾听和尊重,认同和赞美,同情和安慰,使他长期的压抑得到了宣泄和疏导,“同理心”拉近了我和小鑫的距离。一周后,我开始“逆向思维”尝试用“正面驱动”来教化他,我让他担任寝室长(他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让他主持制定了他们寝室的寝室公约,值日生细则等。让他在管理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何为差距,认识到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进而自觉地提升自己。慢慢的,生活中小鑫热情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想处好和室友、和同学的关系了。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就表扬。我深知——“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对农村中学这些学习动力与激情本不是太高的孩子们,作为教师,如果能够平等对待他们并发现其身上闪光点,这些孩子会由衷感激的。又过了两个星期,我发现他的运动素养确实不错,便鼓励支持他参加了我校10月份举办的第22届田径运动会比赛,跑步、掷球……运动会上的精彩展示,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让他感受同学们的支持和集体的温暖;让他找到了信心,感受着真情。

猜你喜欢
寝室同学孩子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