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2017-03-11 04:59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沙西初级中学郑柏荣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比较法现象事物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沙西初级中学 郑柏荣

中学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对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前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下面举例说明比较法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几种形式。

(一)对比法

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讲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形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巩固在图上;二要多采用对比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二)借比法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只靠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很难达到效果,如果借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可以使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例如,通过书本受挤压变形,来说明褶皱的形成原因。再如,在讲火山地震时,可以用炸弹的爆炸力与杀伤力的关系来说明、引导,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运用借比法讲述,能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再简单的逐步解释 ,学生就听得明明白白,易于消化。

(三)类比法

在初中课本中,有些教学内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此时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内容来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讲英国时,教师可通过列表与日本进行比较,又如,南北美洲地形的比较,亚洲主要河流流向的比较,我国南、北方乡村景观图的比较等,达到“求同存异”的教学目的。

(四)联比法

在教学中,有时为了避免难点过分集中,在编排时,有意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没有全部放在一章中,而是分散到各章、节。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联系以前的内容进行比较。例如,有关地球外部力量对地形的影响的知识,就分散到世界分区地理中讲述。流水地形安排在“东南亚”中,风成地形安排在“西亚和北非 ”,冰川地形安排在“西欧”。最后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得出完整而又科学的结论。

(五)专比法

在讲课时,为了明确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同另外知识点进行逐一对比。例如,对中国 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进行专题比较:一是比较两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植被特征。二是比较两个地 区的交通、资源分布。三是比较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四是比较两个地区作物的熟制、主要农作物、传统居民、运动项目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专题比较。

(六)群比法

在系统复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达到对所学知识认识上的新的飞跃,一般进行综合性比较,例如,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全面对比;地理景观图的对比;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的对比等。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中比较法只要运用得当,注意选择比较对象和比较方法,就能取得好的效果。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地理事物都可以相互比较,应该根据教学需求而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比较法现象事物
美好的事物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奇妙事物用心看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奇异现象传真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