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反衬,亦庄亦谐

2017-03-13 17:30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寒食节寒食烟火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赏析】

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山东省商河县西北)人,唐朝诗人。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崇。孟云卿在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于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漂泊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寒食节在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以繁花竞丽的感觉。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料地写出了“堪悲”。诗人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來。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人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只能倍增其哀。

颈联承颔联“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寒食节,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格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更会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的诗就不少,而诗人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介子推相沿下来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不独”二字,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这首诗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庄亦谐,耐人咀嚼,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猜你喜欢
寒食节寒食烟火
烟火气
那抹熟悉的烟火气
寒食节题墨竹图
Fun in Spring Festival
渐行渐远寒食节
飘飞的烟火
寒食、清明与诗
4月3日寒食节
清明节的由来
“寒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