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在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2017-03-13 17:47陈彧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物志高等教育教学

陈彧

[摘 要] 西方社会学理论作为社会学相关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最难进行课堂教学的科目之一。究其原因,有课程内在知识理解程度上的困难,也有当代本科生能力方面的局限。基于此,可以通过对西方社会学思想家“人物志”方面的讲授,吸引学生对思想家的关注,进而激发学生研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兴趣。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人物志上的拾遗补缺,也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社会学批判主义的理论范式与学科本位。

[关键词] 人物志;西方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71-02

一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中的难题

自1838年法国人孔德首创了“社会学”(sociologie)一词以来,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历经了近200年的风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学在新中国得以恢复与重建。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乃至出版社在很大程度上受“理论先导”观念的影响,纷纷将目光锁定在西方社会学的理论领域,翻译、编译出版了大量的社会学经典著作。与此同时,本土的社会学研究者也开始组织编撰中文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材,形成了诸如贾春增教授主编的《外国社会学史》,侯钧生教授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以及文军教授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等十数本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教学型研究成果。

一直以來,西方社会学理论都被认为是社会学专业本科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所以是核心和基础性课程,是因为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思想脉络和理论范式,是进一步研习分支学科及相关知识的前提。社会学理论是一个前述后赘的过程,数百年来社会学的思想家们,从古典时期的孔德、迪尔凯姆、滕尼斯、齐美尔,到现代阶段的帕森斯、默顿、戈夫曼,再到当代的福柯、布迪厄、哈贝马斯等,都是在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修正、补充,甚至颠覆着前人的思想。了解这些社会学思想家的理论,掌握社会学中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三大基本理论范式及其转向与融合的思潮,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予以沉淀与内化。所以,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一般安排在四年制本科的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持续时间通常为两学期。

然而,在本科教学中,西方社会学理论却成为了一门难度很大的课程。究其原因,首先与课程本身所囊括的知识体系有关。社会学理论,是一种分析社会现象和剖析社会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论。虽然我们不会去质疑社会学理论根植于社会实践的学科本原,但是,毕竟理论是高于实践的,是思想家在抽象法则的作用下,运用思辨的方式对客观规律进行的认知和总结。相对于其他概论性的具象知识来说,理论的知识更多偏向于抽象思维,在命题上则更多地使用相对概括的语词,比如说国家、社会、形式等,这往往会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困扰,从而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西方社会学理论之所以教学艰难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受目前我国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知识积累和阅读水平的局限。社会学是一门舶来学科,社会学的思想家大都是来自德国、法国、美国的著名学者。对他们理论的研习,需要对相关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有一定程度了解。而对于低年级本科学生来说,除个别阅读量很大的外,在对欧美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储备上还是比较匮乏的。与此同时,受我国中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往往缺乏主动性的思考。加上后现代的“文化快餐”式的阅读方式,使得学生对长句式出现厌恶的情绪。特别是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摘录一些原著中译文本中的语句。教师的本意是加强学生对社会学思想家理论的理解,但是由于中西方语言上的差异所造成翻译后中文语句无法避免的冗长和繁杂,学生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求知和研习在“读不懂”和“不愿读”的作用下望而却步。

二 以略带故事性的人物志来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

正是由于课程自身内容和学生阅读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西方社会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度很大。理论向来背负着枯燥、难懂的头衔,学习理论的一个关键就在于激发兴趣点。兴趣点一方面可以依靠理论中的问题意识来引发,而另一方面则可以借助人物志来激发。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人物志多是在讲授思想家理论内容之前予以交代,因此这种序幕性知识的引导性作用就更为重要。

人物志,是人类个体在单个生命周期中言行所凝聚事件的集合。在历史学研究中,“古往今来,人物志都是志书编纂的难点”[1]。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资料在全方位把握上存在巨大的难度。当然,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思想家的理论内容,人物志仅仅是序论的部分。而且,我们使用人物志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对思想家的兴趣,进而刺激学生对思想家理论的研习。因此,我们不需要过分的细致和详实。人物志与通常所说的人物生平介绍类似,但又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人物生平介绍,是从编年的角度,将思想家的一生予以简单交代。而人物志,在交代思想家生平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一些相关的知识,适当挖掘与思想家有关的人物事件,既包括学术生涯相关的活动,也包括与个人生活牵连的情感故事。

对西方社会学家人物志的介绍,最为详实的莫过于科瑟(Lewis Coser)的《社会思想名家》一书。[2]在书中,科瑟以生平、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三个部分,对书中所涉及到的15位社会学家的人物志分别予以了细致的介绍。然而,对于缺少欧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学生来说,这种巨细的介绍或许有些过犹不及。与之相反,目前国内公开出版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材中,人物生平的介绍又略显单薄,以至于本该丰富多彩的人物志变得有些失色。

人物志的首要意义,就在于能够使书本上的社会学思想家显得更加饱满和鲜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理论苦涩难懂的主观映射。运用人物志的讲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比如,讲授齐美尔(Georg Simmel)时,可以介绍齐美尔的父亲是一家巧克力厂的老板。在解说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的时候,可以交代一下他实际是农场主的儿子。这些都是目前国内公开出版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材中,所没有提及的。与此同时,如果在讲授上述思想家的人物志时,套用当下流行语,如“土豪”等语词来形容,就更会吸引学生的注意。

其次,通过人物志的适度串讲,可以强化学生对社会学思想家的基础性认识,减少一些常识性的谬误。比如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因为翻译后的人名中有一个“德”字,常常在社会学初学者心目中被误认为是德国人。这里,就可以引入另一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予以人物志上串讲式的解说,即在孔德逝世后的第二年,即1858年,迪尔凯姆出生了。有宿命论者认为,迪尔凯姆的降生,是来完成孔德未尽的社会学学科大厦构建的心愿。而迪尔凯姆是法国人,则不容易出现识记性错误。这种人物志串讲式解说,随着课程的推进,在后期讲授迪尔凯姆的时候,也可以重复和补充。

最后,充分利用在讲解人物志过程中所涉及的图片,加深学生对社会学思想家的印象,扩展其他相关知识。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目前高等教育的课堂都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的幻灯片中,无可避免地会使用到社会学思想家的肖像图片,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思想家的印象。此外,人物志也可以補充介绍相关的知识,如1879年,21岁的迪尔凯姆在经过连续两年考试落榜后,终于考进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而这个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也是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之一的哈罗彻(Serge Haroche)的母校。再比如1882~1887年,迪尔凯姆在游学欧美期间,曾参观过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可以借冯特实验室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学中实验的发展。

当然,人物志毕竟不是西方社会学理论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仅仅是激发学生研习西方社会学理论兴趣的催化剂。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教学可以通过这种人物志序幕性的引导,教授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的理论内容。因此,人物志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教学中不能过分展开,要适度而止,才能恰到好处。

三 人物志拾遗补过帮助学生领悟社会学的批判本位

由于目前国内西方社会学思想家人物志的相关资料相对缺乏,人物志的讲解前,需要任课教师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予以准备。然而,一旦授课教师较为充分地掌握了国外这方面的资料,就会发现国内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材中人物志上的一些不足,集中地表现在“人名”和“地名”上混乱等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种人物志上的拾遗补过,将社会学的批判主义理论范式予以潜移默化地传授。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学的“批判”,与“批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批评仅仅是指责别人的不当之处;而批判的基点,则是需要在指出别人欠妥的地方的同时,告诉别人什么是妥当的。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国内教材在社会学思想家人物生平介绍中“人名”和“地名”的翻译过程中,很少出现原文,以至于同一人名或同一地名,由于教材编写者的不同,翻译出来的中译文上是迥异的。比如说,国内在介绍迪尔凯姆生平时都会说到,他在巴黎高师求学期间有两位对他产生终身影响的老师,一位是布特鲁,而另一位则是当时巴黎高师的校长。而对于这位时任巴黎高师校长的人名,有译为库朗热[3],有译为德古兰伊[4]。其实,这位时任巴黎高师校长的学者,就是《古代城市》一书的作者Fustel de Coulanges。国内对这本书已经有中译本,作者人名翻译为菲斯泰尔·德·古朗士,而这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此外,除“人名”与“地名”的有些混乱外,对人物志也缺少必要的考证,比如说,国内教材中常会提到滕尼斯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是1875年。[4]然而,在名著《共同体与社会》的英文本序言中有写道,其获得博士学位是在1877年,[5]当时他已经22岁。

综上所述,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人物志上的拾遗补过不仅可以将较为准确的知识加以传授,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社会学的批判本位,进而引导学生在社会学的研习过程中发挥探索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谭裂飞.琐议人物志编纂[J].中国地方志, 2010(1):46.

[2] 科塞.社会思想名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侯钧生.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0.

[5]Ferdinand Tnnies. Community and Society.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4, p. xxi.

猜你喜欢
人物志高等教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人物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