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综述

2017-03-13 19:59贺宇
人民音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乐学民族音乐传统

16年7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音乐家协会承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召开。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吴凡教授,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好必斯教授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主题发言。李松从国家政策、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学术发展的关系来阐述传统音乐的未来发展方向;吴凡在题为《为重视域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影像民族志之探索与实践——以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为例》通过一个课题成果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为我们呈现出音乐民族志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好必斯在题为《论蒙古传统音乐文化观》中,从音乐、自然、动物、生活的关系中来论述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文化观。

除大会主题发言外,本届年会收到的论文有四百余篇,其中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等国家的238名参会代表进行议题发言。本届年会共设五个议题:“传统音乐的当代传承”“跨学科视野下的传统音乐研究”“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北方草原文化中的音乐研究”“新研究”。围绕五个议题,大会分为五个分会场进行发言与研讨,同时还为青年学者和硕士研究生开辟了青年论坛专场,为蒙古族学者开辟了蒙古文发言专场,这两个专场为传统音乐研究的新生力量和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结合本届会议的发言与研讨以及会议期间的展演,笔者大致从以下五个论域进行梳理与综述。

一、传统音乐的类型与形态——

多视角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以传统音乐类型为范畴的研究以及形态研究是传统音乐研究中的主要领域,也是专家学者最关注的一个议题。本届会议共收到95篇相关论文,分别为民歌、歌舞、戏曲、器乐、宗教等方面,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其历史背景、传承保护、文化语境、形态特征以及仪式音乐等论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音乐学的一个重要议题,从20世纪30年代,民歌的搜集、整理,到21世纪初我国“非遗”保护、抢救工作的全面展开,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在官方与民间两个方面得到了认同和重视。本届会议在此研究方向除个人发言外,小组议题专场由内蒙古艺术学院侯燕博士主持。在题为《“多维拓展,整体建构”功能模式的探讨》中,小组的五位成员是内蒙古艺术学院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团队成员,分别以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光盘、蒙古族史诗重建以及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班五个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述介与分析,指出了在现代高等教育语境中,怎样保护与存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元路径,拟建构“教育——传承——研究”三位一体的模式。

在民歌、歌舞、器乐、戏曲研究方面,臧艺兵在《民族音乐学音乐分析方法研究——以汉族民歌〈陪郎五更〉为例》,通过论述民间情歌在生活语境中的禁忌,借鉴性学研究和实地田野资料,揭示了民间百姓的真情实感与本真生活;施德华在《潮州大锣鼓之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潮州大鼓的形成发展、表演形式、艺术特点、演奏技法和记谱等方面的梳理,阐明了潮州大鼓在中国民间锣鼓音乐中的地位与价值;郭克俭将厂刊《美亚期刊》作为史料文本进行梳理、比较和分析,追寻婺剧海上搬演的人文背景、生存環境、活动方式及演出状貌,探讨地方知识背景中的戏曲文化意义。

在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方面,杨赛对祀孔的文章进行了梳理,从音乐史的视角将祀孔做了较为详细的历史性梳理;赵宋光先生(代读)再次为广大学者进行了燕乐二十八调律学构成的理性直观解读;张振涛选取冀中民间“音乐会”的正调大曲,从音乐本体分析的视角,以强有力的实践深入剖析了“旋宫不转调”这个理论难题;乌兰其其格以民间歌手的口述资料为例,从四个方面对乌珠穆沁民众关于民歌的审美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文化持有者角度揭示了民歌表演背后的审美与规律。

围绕仪式音乐研究方面的论文有21篇,其中包括由刘红主持的两个小组议题。第一组的议题是“道教科仪中的音乐——个案观察与分析”,其中三位研究生分别将在香港、西安、南岳衡山道院中的个案观察进行描述与分析,阐释音乐在仪式中的诸要素,以及在总体结构中的意义。第二组议题讨论中,刘红以非传统的研究方式讲述了“我的七年道观生活体验”;其他小组成员都围绕小组议题“道教科仪中的音乐——跨界与互融”展开热烈的讨论。两组议题研究的视角不同,其共同点为探讨音乐与仪式之间的关系,不同点是第一组以具体个案分析为主,第二组是在仪式音乐的层面中,去关注跨界、互融的现象。其他专家学者所涉及的仪式还包括民俗仪式、婚礼仪式、丧葬仪式、宗教仪式、祭祀仪式几方面,研究基本都以田野考察为基础,试图以局内人和局外人双重身份进入研究范围内活动。

二、跨学科的音乐文化——

多文化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音乐学中的“跨学科”问题,实则就是音乐学与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其中包括诸如民族学、人类学、美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考古学、音响学以及甚至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某些学科等诸多学科领域,当然跨学科并不是跨入新的学科中去,而是从这些学科领域中吸取理论资源,获得理论支撑,提升自身的理论内涵,以更透彻、深入地认识学科自身的性质。{1}本届会议相关领域的论文有34篇,其中包括两个小组议题专场。周显宝主持的小组围绕“音乐与饮食”展开讨论;杨民康主持的小组围绕“音乐、族群与文化认同”展开讨论。

除小组讨论外,区域音乐研究依然是当下音乐学界讨论的特点议题之一。黄虎提出了民歌区域划分下“核心与边缘”的研究思路,他总结了晋、陕、蒙三省区汉族民歌核心区、外围区、过渡区与民歌中心的结构区划;蔡际洲以“集成”资料建立的数据库为基础,对长江流域“巴蜀—荆楚”音乐文化区的划分进行了初步的实证性研究。

其他论文涉及的交叉学科领域有哲学、地理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向文借鉴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展,关注传统音乐研究的作用及路径;薛艺兵深入讨论了城市音乐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视角的设定和研究方法的应用,阐述了丰富的田野工作方法和多样的民族志写作方法仍然是民族音乐学适应城市音乐文化研究并重建城市民族音乐学的两块重要基石;张伯瑜从人类学家提出的“结构完整”的村落为问题导向,于传统村落结构的基本框架阐发了音乐会社的结构意义,并针对人与土地关系的变化,论述了当下人生仪礼中音乐会社的乡愁维系;高彩荣从语言音乐学的视角,对扬高戏唱腔语言的深入分析,进一步论证语言中加入了土话俚语的现象是地域文化的特征。

三、少数民族音乐——

多民族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会议围绕“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论文有45篇,除蒙古族外,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论文12篇,研究涉及鄂温克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黎族、柯尔克孜族、羌族、基诺族、佤族、傣族、彝族等12个少数民族。

蒙古族音乐研究在本届会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涉及到的形式有蒙古族长调、短调、诵经音乐、马头琴、冒顿潮尔、四胡、安代、二人台、查玛乐舞等。

范子烨通过对古代音乐文化史方面论文的解读,全面考察胡笳与冒顿潮尔的特殊的文化背景,进一步从音乐学的角度阐发其文化特质与艺术价值;松波尔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母语教学的重要性,他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蒙语授课教学为例,通过对四十多年的蒙语授课班学科的梳理,充分认识到在传统音乐教育中民族语言的地位和作用。

蒙古语会场是本届年会区别于历届年会并具有重要意义的分会场,这一会场的设置能够让更多蒙古族学者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平台上参与和研究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如代兴安通过介绍自己在蒙古国对冒顿潮尔的田野考察,论述了冒顿潮尔的历史,形制、演奏形式,发展状况以及当代变迁,进一步探讨冒顿潮尔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实物、影像和音乐会的展示——

多媒介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本届会议除主题发言、议题论文这一主要环节外,还以不同的媒介方式来展示中国传统音乐。刘正国以“骨龠”实物为例,展示了多种形制的骨笛以及现场演奏,并提出了骨笛是中国音乐文化9000年历史可考的确凿物证,它的成批出土(总共三十多支)不仅改写了中国音乐史,更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刘桂腾和程之伊提交的两部民族志影片,是上海音乐学院“声音中国:生态影音(像)民族志系列”中的作品,旨在于展现如何更充分地运用影视手段进行民族志撰写与表述;刘桂腾的《鼓语:诺敏河的降神人》,纪录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萨满音乐文化的异同;程之伊的《潮林道》则为我们呈现了长调在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两部影像资料在年会上得到了极大的反响,为传统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记录传统音乐的方法。

本届年会期间,内蒙古艺术学院通过展示蒙古族不同区域的传统音乐和民族高校的特色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分别进行了两种形式的民族音乐展演模式。其一,民族音乐传承驿站专题展示;其二,内蒙古民族音乐展示音乐会。本次民族音乐传承驿站展示的内容为锡林郭勒潮尔道、长调、蒙古族史诗、乌力格尔、叙事民歌、好来宝、四胡音乐等;两场民族音乐展示音乐会涵盖了民族音乐特色教育展示、民族音乐传承班、民族音乐创新团队展示以及内蒙古各区域的民歌传承人的表演和安达音乐,两场不同形式的演出充分展现了民族音乐在民族地区高校中“教学、传承、研究、创新”相结合的教育成果。

同时,会议期间,内蒙古艺术学院木兰老师向中国传统音乐学会赠与了珍贵的历史录音(1992年由赵宋光、吕宏久前辈对鄂尔多斯著名民间歌手扎木苏老人的采访)。{2}

五、青年论坛——多学子的“传统”思想

本届年会特设青年论坛分会场,旨在于能够让更多的莘莘学子参加到中国传统音乐学会队伍中来,本次青年论坛共有30篇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有音乐史学、作曲理论、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以及艺术学等方向,研究对象包括民歌、器乐、戏曲、仪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剧团生存状况等。纵观青年論坛会场,都是在校或应届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除了来自大陆天南地北的青年外,还有来自宝岛台湾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的三位硕士研究生,他们的选题大多立足区域本土的音乐品种,个案研究较多,对象具体,可操作性强,便于小题大做。本次参会发言的青年学生,除专业院校外,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人数比例明显增多,从发言情况看,地方院校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如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等发言的学生均表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准。如付文洁通过运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苗族山歌《哩啦哩》和民歌《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演唱发声技巧、润腔特色以及演唱风格的比较,分析了传统高腔唱法与新型高腔唱法之间的差异。

结 语

本届年会于2016年7月13日下午16点在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厅胜利闭幕,年会的学术研讨包括主旨发言、专题小组发言、个人发言、影片展映等多样性的学术表述方式。纵观本届年会,研究论域方面包括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区域音乐研究、城市与村落音乐研究、宗教及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研究、传承与保护研究;学科方面,年会中的论文不仅在传统音乐研究方面,还涉及音乐史学、传播学、地理学、语言学、医疗学、美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会议中,每一个专家学者的研究作为客观的历史有着不同的目的、思想、立场以及方法,但它们并不互相冲突、互相取代,而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通过对年会论文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音乐丰富的文化资源,甚至有些资源并未挖掘,我们应继续追索民间遗存的音乐品种,体验这些音乐品种所共生的文化。

{1} 于润洋《对音乐学研究中“跨学科”问题的认识》,《音乐研究》2014年第2期,第6页。

{2} 参照萧梅在闭幕式的总结。

贺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猜你喜欢
音乐学民族音乐传统
音乐学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