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武官俑的演变

2017-03-13 12:20何娟郝红星
大众考古 2017年11期
关键词:武官文官陶俑

文 图 /何娟 郝红星

1991年夏秋,为配合310国道郑汴洛高等级公路(即后来的连霍高速)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组成310国道孟津考古队,在孟津送庄乡西山头村东南1.5公里的路基下抢救发掘四座唐墓,其中M64为纪年唐墓,墓中出土各类文物90多件,以陶器为主,其中三彩器物39件、绘彩器物27件,余为素烧器。三彩器物中有文、武官俑,体形高大,施釉清新靓丽,是唐墓中难得的珍品和中原唐墓重要的标准器。

屈突季札墓文、武官俑

僭越的葬器

此墓墓主名屈突季札,公元681年夭折于父亲辽东任上,年十三。屈突季札的父、兄、祖、曾祖均是刺史以上的高官,家世显赫,他从小便背负着家人的无限期望,这从他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季札同名便知。而从墓志记述来看,季札果然幼少能事,长闻诗礼,隐隐有王佐之才,所以夭折十年后,父兄不惜人力财力,将其迁回邙山安葬,并僭越使用三品官员的葬器,这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文官一词最早产生于何时?《史记·叔孙通传》有记“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描述的是西汉开国初年,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礼仪、训练群臣觐见的事。西汉时期的军职人员与文职人员已界定明显,但功臣、列侯、将军的地位显然高于西向坐的文官。当然,功臣、列侯里包括有文职、军职人员,只不过是功劳太大,特别拔擢出来而已。鉴于文职人员在社会演进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自春秋战国以来,丞相运筹帷幄于前,将军攻城拔寨于后,我们怀疑文官这一称呼有可能出现于战国时期,即使现在史籍不见记载。

实际上,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官史,在王朝建立之前,往往有贤者对部族进行有力的文治,然后才有对外的武功,并最终打败其他部族,建立王朝。尧舜时期的皋陶是这样,商汤时期的伊尹也是这样,文王时期的姜尚更是这样,而秦、汉两个王朝的兴起,也离不开大批文臣的鼎力相助。

中国的文官产生很早,文官制度却来得较晚。一般认为,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度以后,文官制度迈入稳步发展期。先秦时期实行的世袭制也是一种文官制度,它主要根据与国王血缘关系的远近来任命级别不同的官吏,寒门能士鲜有出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本来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可惜后来成为士族的玩物,以致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将选贤任能的权力收归中央,实行开科取士,天下士人皆可凭自己的本事考试求官。从唐代的科考内容来看,选取的还是文职官员。

显然,屈突季札墓中出土的文官俑,在一定程度上是唐王朝文官制度的体现,或许当时文官的衣着便是如此。

屈突季札墓三彩武士俑

屈突季札墓三彩镇墓兽

早期人俑

人俑出现在墓中,显然是为了顺应废除残酷人殉制度这一历史趋势,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考古资料来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陶俑。1957年洛阳小屯村发掘的一号战国贵族墓就出土两件跪坐陶俑,它们当然不是文官,而是陪伴墓主人冥界生活的侍俑。

洛阳小屯一号战国墓陶俑

战国时期随葬陶俑的墓葬非常少,其后的秦、汉两朝,墓葬陶俑的使用就呈喷发之势,如秦始皇陵、汉阳陵、汉长陵皆以兵马俑为主,徐州地区的刘姓王陵则以侍俑、乐俑、仪仗俑为主,前者以图安宁,后者徐图快乐。总的来说,秦汉时期墓葬还没有见到身份确切的文官俑。

魏晋以来,墓葬中出现了相对固定的人俑组合:一是武士俑,一是帻俑。武士俑头梳螺髻或戴盔,左手持盾,右手高举兵器。帻俑有耳长的介帻俑与平顶的平上帻俑。《晋书·舆服志》说:“介帻服文吏,平上帻服武官也。”1988年发掘的河南巩义芝田M65出土有武士俑与介帻俑。2015年发掘的荥阳苜蓿洼M19出土有武士俑与平上帻俑。而同年发掘的M18则同时出有武士俑、介帻俑、平上帻俑。

北魏以来,介帻消失,平上帻流行。平上帻变得小而精致,后部升起如圆耳。如洛阳郭定兴墓(522年)出土平上帻俑,身穿交领宽袖襦,外披裲裆甲,下着大口裤,足着履,双手拄剑,立于地。显然,平上帻俑身份仍然是武职,但考古简报不知为何却多称其为文吏俑。稍后,平上帻俑的后耳上开始插簪。如磁县茹茹公主墓(550年)所出平上帻俑、太原娄睿墓(570年)所出平上帻俑。由于簪是用来固定冠的,所以考古界也有人称其为小冠俑,此说也通。

巩义芝田M65陶俑

荥阳苜蓿洼M19陶俑

隋以后,平上帻变得宽大,即帻屋覆压发际,不再局限于头顶。如安阳张盛墓(595年)出土平上帻俑,身穿交领宽袖襦,外披裲裆甲,腰束带,下着裙,足着云头履,双手拄剑,立于莲花台上。根据《隋书·礼仪七》载:平巾帻,诸武职及侍臣通服之,意即文臣武将均可服之,同时说明隋代平上帻改变名额成为平巾帻。张盛墓这两件平巾帻俑,造型完全一样,因其拄着宝剑,自然应为武职。

洛阳北魏郭定兴墓小冠俑

太原娄睿墓平上帻俑

安阳张盛墓平巾帻俑

唐代人俑

唐代仍称平巾帻,文、武官员通服之,为朝参之服,文官似有扩大的趋势。平巾帻与裤褶是正配,即平巾帻配宽袖襦、大口裤。如偃师崔大义墓(647年)出土的平巾帻俑,平巾帻和隋代的没什么区别,仍穿交领大袖襦,大口裤,即所谓的裤褶,足着云头履,但手中无剑,拱手立于地。这可能是文官了。

初唐与盛唐之际,墓中平巾帻俑起了巨大变化。平巾帻后耳变高,帻顶出现了展筩与簪导,成为典型的一梁进贤冠。如偃师杨堂墓(672年)一件进贤冠俑。俑方头大眼,面孔略扁平,颈下用朱笔写“文官”二字。身穿交领宽袖襦,腰束带,下着大口裤,足着履,双手扰袖,立于地。这说明从晋代消匿的文官俑,终于由北朝的武职小冠俑发展回来了,《旧唐书·舆服志》也说一梁进贤冠为五品以下至九品的文官穿戴。2006年发掘的巩义新兴家园M15出土一件与之完全相同的文官俑,但胎为瓷胎,级别更高。

偃师崔大义墓平巾帻俑

文官俑(左为偃师杨堂墓出土,右为巩义新兴家园M15出土)

郑州杨质墓文官俑

初盛唐之际,河南的唐墓还能看到头戴二梁进贤冠的文官俑。如2005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汝河路启福花园发掘的杨质墓(673年)出土一对文官俑,裲裆与褾皆贴金,俑站于低台座上,级别较高,故头戴二梁进贤冠。

芝田唐墓M36文、武官俑

洛阳安菩墓文、武官俑

文官俑的分化

文官俑大概在公元675年以后发生分化,即由服饰一样、相貌相同的一对文官俑分化成一戴进贤冠、一戴鹖冠,而服饰一样,容貌相差无几的两个俑。孙机先生考证头戴鹖冠的是武官俑。《新唐书·仪卫上》记:皇帝朝会仪仗,分为五仗,供奉仗、亲仗、勋仗、翊仗,皆服鹖冠、绯衫裌;散手仗,服绯施裲裆,绣野马;皆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墓中一个文官俑化身为鹖冠俑,可能取其具有保卫的职能,能够保护墓主人不受鬼魅侵害,又能与文官俑配对,具有朝班意义。目前墓中最早的武官俑出现在1988年发掘的巩义芝田M36中,文官俑头戴一梁进贤冠,身着交领宽袖襦,外披假裲,下着裙,足着云头履,拱手立于底板上。武官俑头戴鹖冠,颜题之上有山形额花,或称金博山,服饰、站姿同文官俑。

文、武官俑分化不久便进入盛唐前期,墓中主要器物风格发生变化,逐渐变得高大。屈突季札墓文、武官俑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进入公元700年后,文、武官俑发展到顶峰,器物最为华丽,高度也最高。如洛阳安菩墓(709年)文、武官俑。文官俑头戴黑色一梁进贤冠,上穿绿色交领宽袖襦,外披绿色裲裆甲,下着白裙,腿间白色长飘带,足着绿色云头履,拱手立于三彩岩座上。俑面相端庄,为标准文官相。武官俑,头戴黑色鹖冠,冠缘饰一周宝珠,身穿酱黄色交领宽袖襦,褾、襈饰绿釉,外披三彩裲裆甲,下着白裙,腿间黄色长飘带,足着黄靴,拱手立于三彩高台座上,手中握一笏板。俑长髭浓须,两眼射出令人胆寒的目光。

公元720年左右,河南地区唐墓中的文、武官俑已开始衰落,制作不如鼎盛期精致,高度也下降。如偃师杏园M1902出土的文、武官俑,这是我们能见到的河南地区最晚的三彩文、武官俑,施釉草率。而巩义文管所1986年从南河渡乡南河渡村收缴的一批唐代文物(一墓所出,墓葬年代约720年)中有两件文武官俑,文官俑背后墨书“文官”二字,武官俑背后墨书“武官”二字,这就坐实孙机先生的考证是正确的。

偃师杏园M1902文、武官俑

巩义花园M15文、武官俑

西安高力士墓石门线刻文、武官俑

公元720年后,河南唐墓的文、武官俑急剧减少,三彩文、武官俑几乎不见。但西安地区,文、武官俑的发展历程还未结束,一直使用到公元750年才有所减少。此后文、武官俑仅在高官或王族中使用,且不少是刻在石门上的线刻。如西安苏思勗墓(745年)石门线刻文官俑,西安高力士墓(673年)石门线刻文、武官俑,西安唐安公主墓(784年)中石门线刻文、武官俑,皆博大闳中,气势勃然。

猜你喜欢
武官文官陶俑
搞笑,古人是认真的
后上官婉儿时代与冯道的历史世界
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
驻外武官怎么派?驻日本、朝鲜大使馆武官调整
陶俑
不学无术
来自远古的使者—陶俑
哭泣的汉俑
便宜你了
斗联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