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多感官教学的运用策略

2017-03-13 08:49张志军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

张志军

(浮梁县三龙中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0)

[摘 要]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采用最适合的信息输入通道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方法之一。同时,经过几年的学习,初中生形成了自己相对偏好的感官通道。因此,针对感官偏好的差异,结合初中英语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感官环境,开展体验探究学习,调动多感官学习,补充多种作业形式,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多感官教学;多媒体

脑科学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路,从而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结。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相对偏好的感官通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情境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习方式安排、学习结果评价等教学活动组织上,应当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动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同时,真正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多感官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缺乏真实语境的英语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声像兼备,能够创设较为逼真的教学环境,激起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尤其是在英语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中,由于这两项内容的学习都较为枯燥,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运用有效的多媒体设计的游戏等活动,为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有利情境,不仅有趣,而且有效。教学中多媒体提供的影像能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形象化的呈现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回忆。

例如,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的Unit 1 “This is my sister.”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家庭公益广告,不仅紧扣本课主题,也给了学生一定的情感教育,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快速地全身心投入英语学习活动。在巩固家人称谓的阶段,教师采用了Quick response的快速闪现回答的游戏;在指示代词“this, that, those, these”的练习和巩固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了学生自带的全家福,由学生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family。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再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用一般过去时就假日活动进行对话和介绍。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在学习课文前,用多媒体播放了世界各国著名的一些景点(如日本富士山、美国自由女神像等,有配音的短视频),接着呈现了自己外出游玩时的照片(教师自己配音,介绍旅游的经历);在巩固和拓展阶段,由学生通过多媒体呈现事先准备好的自己的旅游照片来进行口头练习。在教到Lisa的两篇日记时,教师通过播放马来西亚的官方旅游宣传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进而阅读日记、学习范文、练习写作。口头介绍家人和游览过的景点,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没有多媒体的辅助,课堂会比较沉闷枯燥。而多媒体呈现的视频、游戏、照片、音频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此外,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人机互动的成分也越来越多,学生的感官参与度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在课堂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提供有利于学生多感官参与课堂的英语环境,让学生的多种感官真正动起来。

二、开展体验探究学习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更加需要多种学习形式的灵活运用,如小组讨论、合作、参与、体验、探究等,以多种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形成独特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特别是调查统计、课堂拓展等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体验来感知文化、通过合作完成调查学习活动,通过参与来巩固所学,增强英语学习效果。

例如,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和课题猜课文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大意,书写完成短文“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接下来,教师设计了课堂调查环节,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调查了解他人的上学方式(who/how far is it from...to.../how/ how long it takes?...)。再如八年级上册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學生在学习过longer, taller, better, more loudly, heavier, shorter等形容词的比较级之后,教师安排了“考眼力,找不同”、学唱英文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原地跳高和吹气球比赛。通过从单一简单的任务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合作讨论,调动学生的视、听、动感官的参与。此外,在各类西方节日文化的学习中,可以采取做中学(做南瓜灯、玩trick or treat、穿costume)的方式体验节日文化,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知,学生在亲自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英语表达技能,还获得了丰富的英语语言信息。

如果说多媒体创设的英语课堂使学生的多感官被动激发,那么多种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运用多感官主动参与进来,通过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最擅长的那一个点,以点带面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补充多种作业形式

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笔头作业是传统的、最常见的作业形式,纸笔测验也是最常见的阶段学习的测试手段,英语教学也不例外。然而,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看,这对许多非视觉偏好的学习者来说,并不公平。针对具体的英语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英语作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完成形式,比如poster, 口头的report等,可以充分开发学生多元智能,这也是实施多感官教学的重要突破点。

例如,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中主要讨论了英语学习的方式方法。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一位教师设计了以下几种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1.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张海报,介绍英语学习的好方法和误区。2.设计一个interview,两到三人一组扮演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谈论这一话题。3.口头的report,通过简要的PPT提纲,向大家介绍英语学习的好方法。4.小组分工合作,以英语学习为主题,录制微视频。5.朗读或背诵课文。再如,八年级下册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谈论了成长中的烦恼和一些建议。教师可尝试布置以下几种作业:1. 朗读或背诵课文。2.观看成长的烦恼,说一说自己的感受。3.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演一演。4. 拍摄自己父母一天的日常生活,增进对父母的体谅和理解,谈谈自己的想法。作业形式的多元化给了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生来说,自己所选的那一项作业可能是几个选项中难度稍低、有把握完成的,也可能是自己很感兴趣、能加入自己创意的。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英语语言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自身特点看,教师布置多种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不同的作业形式并不都能完全达到考试考核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多种作业形式是在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对常规作业的一种有效补充。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初中英语学习效果,就需要学生多种感官综合应用。教师作为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和学生英语学习的协助者,应该运用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立体化地向学生传递语言信息。当然,开展英语多感官教学实践,不仅需要硬件条件的支撐,更需要教师传统思维观念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有利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激发出更多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任玉艳.多感官儿童英语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

[2]黄爱明.初中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教育革新,2010,(8).

[3]雷沛芹.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之我见[J].西江教育论丛,2005,(3).

责任编辑 李杰杰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策略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