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的创作解析

2017-03-13 03:19肖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多斯西班牙钢琴

肖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1912年至1914年间,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1867—1916)受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绘画作品《戈雅画集》影响而引发创作欲望,于是写就了这部钢琴组曲《戈雅之画》。这是一部将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融合的佳作,被国际音乐界公认为最杰出的西班牙钢琴音乐作品。近年来热度不断提升,所以经常被用作音乐会的演奏曲目。

《戈雅之画》是体现格拉纳多斯既倾心于民族艺术又坦然接受音乐新元素的力作、其拓展与守成在作品风格上显而易见。本文将从格拉纳多斯生平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着手,对作者的创作动机及审美体验进行多角度解析。

1 《戈雅之画》的创作背景

1.1 格拉纳多斯生平

1867年7月27日格拉纳多斯在巴塞罗那附近的Lérida出生,自幼跟随大师学习钢琴和作曲。此外,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潜能,要感谢在巴黎音乐学院时查尔斯贝里奥的挖掘,这是在钢琴演奏技巧上带给他的进步与变化。22岁那年他出版了《西班牙组曲》,名噪一时。

1911年在他初次演奏代表作《戈雅之画》并获得巨大成功后,人们对组曲的后续创作报以殷切期望,于是1914年格拉多斯发表了以这个组曲为蓝本的同名歌剧,成功演出后格拉纳多斯在音乐界的声望日渐隆盛。

此后他接受美国总统的演奏邀请。但不幸的是,他乘坐的轮船在横渡英吉利海峡时遭到德国潜艇鱼雷的袭击。为了搭救落水的妻子,最终因溺水而亡。一位伟大的钢琴家就此仙逝,《戈雅之画》竟成绝唱。回望他刚刚营造的大惊喜,世人的期待与憧憬在那一刻戛然而止,自己竟也变成了戈雅笔下悲剧的马霍。

格拉纳多斯一生的作品众多,包括两部交响诗、三部组曲、七部歌剧以及大量钢琴曲等形式的作品。虽产出丰富,但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仍是他的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的创作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1)早期代表作是《西班牙舞曲》,创作于1889年。旋律明快流畅、意境典雅优美,具有浓厚的西班牙风情,给人宽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这部作品并没有炫技的成分,非常流畅、平易近人。西班牙欢快流畅的节奏贯穿始终,这也是格拉纳多斯被冠以“西班牙作曲家”称号的由来。

(2)中期作品中《浪漫情景》虽然延续了西班牙风格,但浪漫主义气息初见端倪。作品借鉴欧洲浪漫主义,与其他著名音乐家如舒受、李斯特、肖邦达到审美上的一致。因此格拉纳多斯同时被誉为 “西班牙的肖邦”,作品饱含作曲家的半音和声风格,浪漫情怀可见一斑。

(3)晚期作品中最著名的应算钢琴组曲《戈雅之画》。那是当厚重的民族情结与浪漫情怀在胸中不断堆积成喷薄欲出的音符,在经历无数此求索之后,终成佳作。组曲由六部钢琴曲组成,每一曲均是一幅唯美的画面。

《戈雅之画》因《戈雅画集》而生,用音乐将人物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情路历程的跌宕起伏刻画得细致入微。其多元化的曲风,使浪漫主义风格与印象派特征完美契合。肇始于浓厚地域归属感的西班牙风格贯穿始终,对促进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崛起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1.2 《戈雅之画》的时代背景

在当时的欧洲,各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不尽相同。20世纪初叶,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手指下的乐谱与琴键在俄罗斯家喻户晓。同期代表东欧的肖邦和李斯特的日渐成名。挪威的格里格代表着北欧的钢琴音乐,而随着《戈雅之画》的问世,代表南欧风格的阿尔贝尼斯与格拉纳多斯逐渐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西班牙。钢琴音乐的百家争鸣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

当时恰逢北欧民运兴起且毫不隐讳地将大量民族题材写进音乐,爱国主义情结迸发,这即是欧洲音乐史上的“民族乐派”。民族意识的苏醒和觉悟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民族乐派的产生及发展。

2 《戈雅之画》的创作动机

格拉纳多斯一生钟情戈雅的画作。1898年当他在普拉多博物馆﹙Prado museum﹚第一次看到戈雅的作品时,内心生出强烈共鸣,钢琴组曲《戈雅之画》随之应运而生。《裸体的玛雅》是此馆的著名藏品,也是格拉纳多斯《戈雅之画》的重要灵感来源。1800年的西班牙是一个宗教森严的国家,这幅裸体画作的问世在当时的绘画界引起轩然大波。数年后又创作了一幅《着衣的马哈》。这不是妥协,像是作者在拥有娴熟技巧时的肆意;更像是面对桎梏意欲打破枷锁面向自由的呼喊。

在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自治区萨拉戈萨市出生的画家戈雅,后一跃成为18世纪享誉欧洲的实力派画家。最初以巴洛克式画风取得了成功,临近50岁时受疾病影响患上耳聋症。

格拉纳多斯用音乐形式刻画的玛哈与玛霍,代表着社会底层那些自信并充满活力的西班牙人形象。他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为戈雅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色彩调配深深着迷。”他笔下的人物争执、恋爱……“这一切的一切,都把我带入另一个梦般的世界。”虽然两位艺术家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都认为如马德里那般丰富多彩的街头活动和喧闹的生活才是他们理想中的西班牙。

格拉纳多斯的风格特质与戈雅画中那些隐含在美丽外观后面的揭悲伤气息以及“鲜明的民族特性、时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十分相似。戈雅的作品如此吸引着他,直至《戈雅之画》的诞生。评论家亚那斯特·纽曼(1868-1959)曾言:“《戈雅之画》是热情而兼具古典美与沉静感的音乐,其和声丰富,决不带有实验的意味;其旋律具有新的曲线,节奏富有新的动感;演奏者就像把玩一堆灿烂夺目的珠宝一样,对她们爱不忍释。”

《戈雅之画》以优美的旋律、灵动的节奏以及浓郁的西班牙风情令人回味悠长、难以忘怀,整部作品的音乐语汇表现出美好与痛苦的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命运是残酷的,为了向上攀登的所有努力最终将化为乌有,我们升上去只会掉下来。”

3 《戈雅之画》的创作风格

格拉纳多斯以作曲家的虔诚,赋予钢琴音乐崭新的元素。从格拉纳多斯的音乐里,能同时感受到忧郁色彩和纯粹的喜悦并存。他将西班牙民族特色融入浪漫派作曲技法,《戈雅画集》就是最具格拉纳多斯个人特色的经典作品。波威尔(Linton Powell)曾赞誉过此曲是最能代表格拉纳多斯个人特质与诗歌情结的作品之一。其风格特性有以下几个特点。

3.1 作品的整体画面性

格拉纳多斯非常擅于将绘画的意境用音乐作品加以表现。格拉纳多斯被画中玛哈与玛霍的形象吸引,构思了一段用音乐来表达的爱情故事。在《戈雅之画》中,格拉纳多斯并没有对玛哈与玛霍的形象进行写实 “描绘”,而是营造出一种更高的“情”“景”交融意境,即画面感。通过独立又不失整体性的六个组曲再现画作的核心内容,使观画的精神体验与情绪共鸣再现于音乐中。让旋律与画面自然交织,在聆听《戈雅之画》时达到与《戈雅画集》相似的艺术感受。

3.2 作品的民族器乐性

那些在《戈雅之画》中被格拉纳多斯加入的西班牙佛拉门哥吉他等节奏与效果,使作品平添浓重的民族感。佛拉门哥吉他是西班牙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其节奏型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Internal pedal point,是指吉他奏法中“在和声内有一个音或两个音持续不变的情况下用轮扫的弹法重复弹奏和弦,效果类似键盘乐器的踏板。”《幽灵小夜曲》中第204~208小节的琶音伴奏音型,低音一直持续在E上。在《窗边诉怀》中,格拉纳多斯也运用了同样的的手法,乐谱C-1中的琶音伴奏音型,右手低音一直持续在bC上。

(2)Punteado,是手指接连不断地拨弹单音旋律。作品中这种效果频繁出现。例如,第六首《幽灵小夜曲》中第87小节至第96小节,通过模仿并制造出短促并富有弹性的音响,意在象征化为幽灵后的玛霍重返人间的形象。在钢琴演奏上,这里模仿吉他弹出如拨动琴弦般清晰的声音,在《窗口诉怀》和《幽灵小夜曲》中也如法炮制。

4 作品的民族歌舞性

“可以说,西班牙舞蹈是格拉纳多斯钢琴音乐的生命。”《戈雅之画》充分利用多种西班牙民族因素,使听者可以轻易捕捉到西班牙吉他、西班牙民谣以及变化丰富的西班牙舞蹈节奏。

西班牙风格的歌曲有着极强的地域特点,西班牙北部民谣的特点是可以同时进行三个声部的旋律,这是西班牙其他民谣所不具备的特征。

装饰音在歌曲中也有着重要的位置,有时在延长音上很自然地加入即兴装饰。西班牙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逾千种之多,其中载歌载舞且有吉他伴奏的方当果舞、塞吉迪拉舞、霍塔舞最为流行。

谱例 C-1:《窗边诉怀》1~11 小节

谱例 C-2:《幽灵小夜曲》87~96 小节

在《戈雅之画》中,格拉那多斯对舞蹈音乐的运用非常广泛。如,第四首《篝火晚会》中,18世纪时期流行的民间舞蹈baile de Cadil显而易见。他充分利用了舞蹈中的节拍、韵律,动感的节奏以表现热恋中男女的火热情感。

由于格拉纳多斯作品对外有着积极地借鉴;对内深具稳固的本土情结,因其内容题材与西班牙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格拉纳多斯在西班牙音乐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其代表作《戈雅之画》中融入了大量的西班牙民族艺术元素,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其作品风格独特、技巧华丽且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

[1]A.L.Mason.“Enrique Granados”[D].Oxford University Press:Music&Letters,1933(3):231-238.

[2]Barela.“Granados:Piano Music 5”American Record Guide(March-April 2002):104.

[3]Blier,Steven.“The Great Granados[J].”Opera New,2006,70(11):46-50.

[4]Cruz,Santa.“Piano-Roll Recordings of Engrique Granados:A Study of a Transcription of the Composer's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Musicological Research,2002,21(1-2):3-19.

[5]Goyescas,Spanish Dances and Other Works for Solo Piano[M].Dover publications,1987.

[6]Hess,Carol A.Enrique Granados:A Bio-bibliography[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1.

[7]Jean-Aubry,Georges.“Enrique Granados[J].”Musical Times,1916(57):535-537.

[8]Kurihara,Harumi.“Selected Intermediate-Level Solo Piano Music of Enrique Granados:A Pedagogical Analysis”,2005.

[9]Linkow ski,Allen.“Granados:Goyescas,El Pelele;Serenata Goyesca”American Record Guide(March-April 2002).

[10]Newman,Ernest.“The Granados of the'Goyescas'“.The Musical Times,1917(94):343-347

[11]Oriental.Lucano.“Falla:La Vida Breve,Granados:Goyescas”[J].American Record Guide(September-October 2002):112-113.

[12]Riva,Douglas.“The Goyescas for Piano by Enrique Granados:A Critical Edition[D].”Ph.D.diss.,New York University,1983.

[13]田中千秋.《格拉纳多斯》(グラナドス).レッスンの友」に「スペインのピアノ音楽について,1992.

[14][德]古.扬森.(1978)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15]罗宇佳格拉纳多斯与他的《西班牙舞曲》[J].民族音乐,2009(4):82-83.

[16]孟醒浅析格拉那多斯钢琴曲《戈雅画集》[J].文化学刊 2009(5):52-55.

[17]田卫平.音乐与绘画的对照[J].艺术信息与交流,1994(4):6-8.

[18]肖益清.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研究与演奏诠释[D].上海师范大学,2007.

[19]肖益清.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的音响处理[J].电影评价,2008(21);91-92.

[20]吴格妮.格拉纳多斯《十二首西班牙舞曲》的创作特点级钢琴演奏分析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1]吴曦.传承 坚守 探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9.

[22]张芳.浅谈格拉纳多斯及其钢琴套曲 《戈雅之画》[J].资治文摘,2009(2):173-174.

[23]朱雅芬.西班牙钢琴音乐的黄金时期[J].钢琴艺术,2004(10):32-36.

[24]戈雅.戈雅画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多斯西班牙钢琴
西班牙(三)
撒谎的奥多斯
满眼“怒”红西班牙奔牛节开跑
纸钢琴
哭泣的蝙蝠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西班牙国庆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