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能力提升国内研究述评

2017-03-13 03:09余红剑丰嘉强喻静娴
吕梁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企业动态动态维度

余红剑,丰嘉强,喻静娴

(1.杭州师范大学 阿里巴巴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2.杭州师范大学 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 研究背景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在信息社会,企业单纯依靠静态资源所取得的竞争优势很快被消磨殆尽,其根本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与复杂性使企业以知识技术等资源积累所获取的持续性竞争优势成为暂时性竞争优势。在此情境下,Teece在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理论,认为企业只有具有对竞争能力进行整合、重置的能力才能在动态环境中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1],动态能力及其提升研究亦随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新兴热点。目前,国外学术界对动态能力的本质、应用情境、演化机制、影响作用、异质性假设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研究脉络[2],但国内动态能力研究由于开展相对较晚,缺乏对动态能力及其提升研究的系统梳理与归纳[3],研究成果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厘清动态能力提升的研究脉络,为动态能力的提升及其战略管理提供实践参考。

(二)研究方法及科学依据

本研究为保证样本文献的科学性,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动态能力相关文献进行筛选[4]。首先基于全面性考虑,以“动态能力”为关键词全面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期刊数据库,获得初始样本文献;其次基于相关性考虑,对初始样本文献题目与摘要浏览,剔除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强的文献,获得二次样本文献;再次基于权威性考虑,以《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年拟收录)》为样本期刊,对二次样本文献进行进一步筛选,获得三次样本文献;最后基于时效性考虑,以普赖斯指数(PriceIndex)[5]为依据,以2011-2017年为时间段对三次样本文献进行再次筛选,获得最终样本文献。本研究的样本文献以最终样本文献为主,但不局限于最终样本文献。

(三)研究框架

本研究在对样本文献进行概况统计以及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将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相关研究归纳为五部分: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维度划分、变量测量、提升的影响因素、提升的相关对策,如图1所示。其中,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从知识基础观、制度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进行总结;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从组织行为视角、组织认知视角、战略目标视角进行论述;动态能力的测量则从问卷测量方法、案例分析方法以及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述评;动态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从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社会资本、知识创新等方面进行述评;动态能力的提升对策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述;最后,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图1国内企业动态能力提升述评的研究框架

二、样本文献概况

动态能力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对相关研究进行统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其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本研究从样本文献的年度分布、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掌握当前动态能力提升研究概况。

(一)样本文献年度分布统计

为准确把握动态能力国内研究发展历程,本研究将初始样本文献、二次样本文献及三次样本文献分别以年份为单位进行统计,如图2。由于最终样本文献年份跨度较短,难以体现发展历程,故本研究不对此做年份分析。由图可知动态能力国内研究主要经历四个阶段:①初始引入期(2000-2001年),该时期动态能力研究处于萌芽阶段,刚刚受到学者关注,但尚未引起重视;②快速发展期(2002-2008年),该时期动态能力研究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成果迅速增加;③平稳增长期(2009-2012年),该阶段动态能力研究依旧为研究焦点,但文献数量增长平缓,并于2012年达到峰值;④理性研究期,该阶段动态能力研究热度逐渐下降,普通期刊文献成果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但权威期刊文献成果数量相对持平。

图2样本文献年度统计折线图

(二)样本文献研究焦点统计

为客观了解动态能力研究的焦点,本研究将311个最终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省略不相关及出现频次过少的关键词,结果如图3。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竞争优势,这表明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的焦点。其余关键词按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组织学习、创业绩效、创新绩效、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知识管理、知识创新以及社会资本,以上关键词基本可归类为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如与企业绩效、创新绩效等的关系研究,以及动态能力的提升影响因素研究,如组织学习、技术创新及社会资本等。

图3样本文献研究焦点条形图

(三)样本文献研究方法统计

研究方法可粗略划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案例研究以及综述研究[6]。为对动态能力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有初步了解,以上述分类为标准对最终样本文献进行归类,结果如图4。其中定性研究指运用理论推演所得到观点、模型以及研究框架;定量研究指基于实证方法的定量分析;案例研究指以具体企业为对象而得到的研究结果;综述研究则指动态能力相关理论的述评。由图4可知定性研究占比例最大,定量研究所占比例次之,案例研究所占比例第三,综述研究所占比例最小。

图4样本文献研究方法条形图

三、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

国外学术界对动态能力这一概念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7]。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初步分析发现,国内学术界对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亦存在分歧。在此基础上对样本文献进行深入梳理,发现其分歧的焦点在于动态能力概念界定的理论框架不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动态能力概念界定的主要理论框架可概括为知识基础观(Knowledge Based View)、制度基础观(Institute Based View)和资源基础观(Resource Based View)[8]三大类。

就知识基础观而言,沈锭荣等[9]基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自然反应过程将动态能力概念界定为以现有资源为基础,通过不断整合个人及组织的学习能力,更新企业现有知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葛宝山等[10]在其研究中将动态能力界定为以感知、获取机会的方式重构并保护知识资产,以适应外部环境并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就制度基础观而言,张宏荣认为动态能力是通过系统地修正企业营运例规的学习方式或者引导资源配置的例规过程,此外李彬等同样基于该理论框架将动态能力界定为通过适当操作流程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动态性的能力。就资源基础观而言,马鸿佳等[11]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依据外部环境变迁而对内外部资源进行实时整合的能力。吴航[12]同样从企业资源出发将动态能力界定为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置来识别外部环境机会的能力。

尽管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但概括来说都属于知识基础观、制度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三者的任一范畴。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统计来看,基于资源基础观的动态能力概念界定文献数量最多,基于制度基础观的动态能力概念界定最少。本研究认为动态能力仍然属于广义上的组织能力,即以惯例形式存在的能够配置战略性资源、感知机会与威胁、把握机会、做出决策的能力。

四、企业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

由于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存在分歧,其对维度的划分必然亦有所不同。在对样本中明确提出动态能力维度划分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如表1),动态能力维度的划分主要基于但不局限于组织认识视角,如还从组织行为视角以及战略目标视角对其进行划分,但所占比例较小,与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研究趋势较为一致[13]。

本研究发现动态能力维度划分主要涉及资源整合能力、环境洞察能力、学习能力。就资源整合能力来说,其已被普遍认为是动态能力的重要维度。如谭云清[14]将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为资源整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学习能力。马鸿佳等[15]在此基础上将其简化为资源整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但资源整合能力仍居于首位,其他研究者亦是如此[16]。就环境洞察能力而言,尽管众多文献的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对其命名不尽相同,如感知能力[17]、市场感知能力[9]及环境感知能力[18]等,但其本质内容仍是一致的,环境洞察能力亦被视为动态能力的重要维度;而针对学习能力来说,大部分学者在划分动态能力维度时,都将学习能力作为其划分的维度之一,更有学者将其细化为学习吸收能力[9]、组织学习能力[19]。而基于战略目标视角的动态能力维度划分文献仅发现一例,较国外研究而言比例较少[13],即汪秀婷等从技术、市场出发将动态能力维度划分为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概括而言,国内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研究同国外研究一样,还处于百家争鸣的局面,但研究脉络已逐渐清晰。结合前人研究[20]可发现国内关于动态能力维度的划分逐渐由组织行为视角过渡到组织认知视角,并逐渐成为主流。而基于战略目标视角的动态能力维度划分能够将抽象的动态能力以具体的企业行为呈现,具有易测量、易认知的优点,是动态能力研究的潜在切入点。

五、企业动态能力的测量

虽然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维度划分还尚未达成共识,但仍有大量实证研究基于定量与定性角度对其进行测量。其中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基于理论逻辑研制的问卷对其进行测量,而定性分析则主要是基于实际案例对动态能力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此外,还有若干文献基于直觉模糊集、系统动力学等视角对动态能力进行测量,如戴亦兰等将动态能力测量的关键指标信息运用直觉模糊集方法转化为直觉模糊数,并对其进行评估以实现动态能力的测量;又如穆文奇等[21]基于企业战略路径演化周期视角剖析了动态能力的各维度,并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其测量与验证。

实证研究发现动态能力往往作为自变量或中介变量,且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比例较大。在以动态能力为自变量的实证研究中,其常与创业绩效、创新绩效、竞争优势等结果变量联系在一起,如江积海等以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对动态能力及竞争优势进行测量,并将动态能力作为自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探究。刘井建[22]则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将动态能力划分为组织柔性、环境响应及技术柔性三维度,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测量。而在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中,常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探究创业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网络与国际化绩效等的关系。如王增涛等[23]将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探究关系网络与国际化绩效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基于定性角度的动态能力测量实证研究中,常将动态能力的演变过程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如吴海宁[24]以上海纺织产业演变过程为案例对传统产业动态能力形成理论框架进行分析,阐明了动态能力与发展机遇、战略变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动态能力测量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对于动态能力的测量往往是将其置于特定情景下,研究特定两个或三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缺乏普适性。而本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测量的衡量尺度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动态能力的测量研究应首先侧重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动态能力测量量表,规范衡量尺度。

六、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当前国内动态能力研究主要聚焦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以及动态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其中关于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即动态能力直接或间接的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正向作用[25],而动态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还未形成统一认识。但本研究发现动态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聚焦于组织学习、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以及知识创新等。

(一)组织学习

演化经济学认为学习机制能够促进动态能力的演变[26],该观点曾对国内动态能力提升研究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认为国内学术界已普遍将组织学习视为动态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其深入研究的分歧焦点在于组织学习是直接还是间接地影响动态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部分国内学者认为组织学习作为动态能力的自变量,能够直接影响动态能力的提升。如谢慧娟等[27]以物流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了组织学习对其动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学习与其动态能力呈直接正相关关系,是影响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其他部分国内学者认为组织学习对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具有完全或者部分中介作用。如付娉娉等[28]在其建立的动态能力理论分析框架中认为内部诱因(组织安排、战略意图等)和外部诱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通过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的提升产生影响。

(二)知识管理

以Nieves为代表的国外部分学者认为动态能力本质上是系列知识管理行为的集合[29],基于该观点国内学者对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是基于模型构建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探究,并普遍认为知识管理能有效促进动态能力的提升,如毕德春[30]在其构建的动态能力形成机理模型中认为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演进的根本因素(路径依赖、结构惰性及心理承诺)具有相关性,知识管理对动态能力的提升起到正向驱动作用。许晖[31]则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对基于知识管理视角对营销动态能力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知识管理是其重要前置因素。但亦有部分学者持有不同意见,认为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的提升互为影响因素,如江积海[32]在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中认为知识管理以增加知识存量的方式促进动态能力的提升,动态能力的提升又反作用于知识管理。总的来说,无论动态能力是否对知识管理具有反作用,知识管理都是动态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作为企业绩效的前置因素,历来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社会资本自然而然地被国内学者纳入动态能力提升的研究范畴,并普遍认为是其动态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对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提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部分学者基于定性研究对社会支持与动态能力的提升影响进行研究。如王睿智等[33]以海信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及动态能力三者关系进行探究,认为社会资本各维度通过作用于反馈层学习、前馈层学习的方式来促进企业营销动态能力的提高。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基于定量研究对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关系进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少有学者单独地研究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将二者关系研究内嵌于三者关系研究之中。如谭云清等(2013)[14]通过国内国际接包企业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社会资本、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社会资本能够有效促进动态能力的提升。又如杨鹏鹏等[34]从定性分析角度对民营科技企业的社会支持、动态能力以及企业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影响动态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绩效。

(四)知识创新

国外学者认为知识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受其影响,知识创新亦成为国内动态能力研究的方向之一,并被视为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知识创新就是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具有新颖性以及应用价值性知识的过程。基于此,王建刚等[35]在梳理知识创新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知识流为脉络的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的整合模型,并认为知识创新能够以将知识转化为新的组织惯例的形式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还有学者以定性分析的方式对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提升的关系进行探究。如耿小庆[36]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企业知识创新、动态能力进行测量,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创新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此外,有学者认为知识创新不仅仅作为动态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还可能作为其他自变量与动态能力提升研究中的中介变量出现。如曾萍[37]以华南地区271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学习、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三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表明学习能够间接地提升动态能力,但需以知识创新为完全中介变量。

七、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对策

动态能力相关研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以达到塑造持续竞争优势的目的。因而尽管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维度划分、维度测量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国内学者还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如何提升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对策研究同其影响因素一样,主要聚焦于组织学习、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以及知识创新等。

(一)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提升对策

组织学习作为动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本质上是将企业外部各种资源内化为企业内部异质性资源以提高动态能力的过程,这与前人观点一致[38]。由于组织学习在动态能力提升研究中常被视为自变量或中介变量,其对动态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亦有所不同。就作为自变量而言,组织学习视角的动态能力提升对策常从企业层面直接提出,如曾萍等[39]认为企业应将组织学习上升到战略层次,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实现企业动态能力的提高。而作为中介变量,组织学习常作为中间环节或理论基础出现,如曹红军等[40]在其研究中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以组织学习和信息传递相结合为基础的信息建设与管理来实现动态能力的提升。本研究认为无论组织学习在动态能力提升对策中扮演何种角色,其对动态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不会改变,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动态能力提升对策不应仅仅局限于企业层面,还应从个人层面、团体层面提出促进组织学习、提升动态能力的对策。

(二)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提升对策

动态能力本质上是各类知识应用的集中体现,而知识管理是对已有知识进行长期有效调配的动态循环过程,因而知识管理是动态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其提升效果是长效的。本研究认为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动态能力提升研究主要分为“内容观”与“过程观”。“内容观”将知识管理细分为若干要素,探究各要素对动态能力的具体作用途径,并就知识管理各要素提出具体动态能力提升对策。如杨俊祥等[41]在其研究中将知识管理细分为企业文化、高层领导、组织机构、信息基础以及激励机制五大要素,在明确各要素对动态能力作用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文化引导、高层领导支持、组织机构依托、信息化基础支撑和激励机制保障五大动态能力提升对策。“过程观”是从知识管理流程出发,将知识管理细化为若干阶段,并就具体阶段提出动态能力提升对策。如蔡成凤等[42]在其研究中将知识管理细化为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及知识创新三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组织学习、采用柔性激励机制、健全培训制度以及建立柔性化组织文化等措施提高企业动态能力。

(三)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提升对策

研究发现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动态能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及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如谭云清等[14]以国际接包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资本、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内在机理进行分析。但总的来说,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资本的动态能力提升对策研究较为匮乏。研究还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动态能力提升研究的主要切入点,也是其提升策略的主要出发点。如以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动态能力为例,张洪兴等[43]针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商业社会资本、制度社会资本、技术社会资本)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实现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此外还有少量学者以其他概念为中介变量探究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及其提升策略。如耿新等[44]以组织宽裕为调节变量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动态能力,并分别从企业家与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具体动态能力提升对策。

(四)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提升对策

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动态能力提升对策按照其创新主体可分为个体知识创新与组织知识创新两大类。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众多学者对个体知识创新在其研究中都有提及,但鲜有学者有针对性地从个体知识创新角度对动态能力提升进行研究。基于个体知识创新的动态能力提升策略常散落在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等对策研究中,如谢慧娟等[27]在就组织学习、社会资本提出相应动态能力提升对策的同时,亦认为个人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基础,组织应从个体层面上促进隐性知识的积累,以此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就组织知识创新而言,其往往与组织流程或组织惯例相结合。如王建刚等[35]认为企业应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为知识创新提供前提条件,并将知识创新得到的知识转化嵌入组织惯例中,为新的组织能力出现提供基础,以此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概括来说,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动态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特点,但其仍是未来研究的焦点之一。

八、结论

国内动态能力研究已近二十年,虽然仍未就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维度划分、维度测量等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学术界在对动态能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提升策略上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而这些共识将会对未来研究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其总结如下:

第一,国内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主要从知识基础观、制度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出发,且基于知识基础观的概念界定逐渐占据主流,这表明关于什么是动态能力本质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明晰与确认,即动态能力的本质是知识或是对知识的应用的相关能力,这是未来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之一。

第二,国内动态能力维度划分研究主要基于三个视角,即组织行为视角、组织认知视角以及战略目标视角,与前人研究一致[13]。国内学术界对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逐渐由组织行为视角过渡到组织认知视角,而基于战略目标视角的维度划分比例较少,但由于其以实现具体战略目标的能力构成,具有易测性的特点,未来研究比重可能会逐渐加大。

第三,国内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聚焦于组织学习、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以及知识创新等,除社会资本以外,其余三个影响因素皆与知识有关,这亦反映了知识及其对知识应用的相关能力是动态能力的本质特征。

第四,国内动态能力的提升对策研究相较于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以及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而言,其所占比例较小,常散见于其他研究之中,且缺乏清晰的动态能力提升对策研究脉络,因而未来研究应对动态能力提升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1]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No.7).

[2]Barreto I.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No.1).

[3]吴小节,谌跃龙,汪秀琼.基于ABC整合框架的国内动态能力研究评述[J].管理学报,2016(6).

[4]张金隆,杨妍.“中国实践管理”相关研究热点分析[J].管理学报,2012(3).

[5]Price D J D S.Citation measures of hard science,soft science,technology and non-sciece[M].Communication Amo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1970:3-22.

[6]陈国权,宁南,李兰,等.中国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管理学报,2009(5).

[7]孟佳佳,董大海,刘瑞明.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述评与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2(2).

[8]曹红军,张燕红.高管团队环境扫描与知识共享对企业动态能力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3(9).

[9]沈锭荣,王琛.企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2).

[10]葛宝山,谭凌峰,生帆,等.创新文化、双元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4).

[11]马鸿佳,侯美玲.动态能力研究脉络梳理与模型构建[J].管理现代化,2015(4).

[12]吴航.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Teece经典定义的思考[J].管理评论,2016(3).

[13]冯军政,魏江.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7).

[14]谭云清,马永生,李元旭.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国际接包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S2).

[15]马鸿佳,董保宝,葛宝山.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

[16]宝贡敏,龙思颖.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最新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7).

[17]林海芬,苏敬勤.管理创新效力机制研究:基于动态能力观视角的研究框架[J].管理评论,2012(3).

[18]龚一萍.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及评价指标体系[J].华东经济管理,2011(9).

[19]唐孝文,刘敦虎,肖进.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5(1).

[20]李兴旺,高鸿雁,武斯琴.动态能力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回顾及展望[J].科学管理研究,2011(1).

[21]穆文奇,郝生跃,任旭,等.基于企业战略路径系统演化的动态能力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6(20).

[22]刘井建.动态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9).

[23]王增涛,张宇婷,蒋敏.关系网络、动态能力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

[24]吴海宁.传统制造业升级时期产业动态能力形成研究——基于上海纺织产业升级的案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9).

[25] 苏云霞,孙明贵.国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梳理及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

[26]Eisenhardt K M,Martin J 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2000,21(10-11).

[27]谢慧娟,王国顺.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对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2(10).

[28]付娉娉,尚航标,田国双.企业动态能力及组织能力演化:一个理论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

[29]Nieves J,Haller S.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rough knowledge resources.[J].Tourism Management,2014,40(1).

[30]毕德春.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动态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

[31]许晖,李巍,王梁.市场知识管理与营销动态能力构建:基于天津奥的斯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1(3).

[32]江积海,刘敏.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比较研究及其作用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

[33]王睿智,许守任.社会资本、组织学习视角下企业营销动态能力形成机制:基于海信的案例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4(2).

[34]杨鹏鹏,许译文,李星树.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9).

[35]王建刚,吴洁,张青,等.基于竞争优势的知识流、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2(2).

[36]耿小庆.组织知识创新与企业能力成长:一个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8).

[37]曾萍.学习、创新与动态能力:华南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1).

[38]王晓萍.GVC/NVC双重网络嵌入中本土代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提升机制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3(1).

[39]曾萍,宋铁波,蓝海林.环境不确定性、企业战略反应与动态能力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1(12).

[40]曹红军,王以华.动态环境背景下企业动态能力培育与提升的路径: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1).

[41]杨俊祥,和金生.知识管理内部驱动力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2).

[42]蔡成凤,陈丽超.知识管理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

[43]张洪兴,王海祥.论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技术动态能力的作用与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1(10).

[44]耿新,张体勤.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以组织宽裕为调节变量[J]管理世界,2010(6).

猜你喜欢
企业动态动态维度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国内动态
企业动态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动态
企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