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2017-03-13 07:46黄育英
上海商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经营财务

文/黄育英

企业经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文/黄育英

经营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盈利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

经营成本管理 企业 机制

Cost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for enterprises to achieve prof i t targe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cost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 cost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Keywords: cost management enterprises mechanism套完善的经营成本管理体系,适时地对成本管理进行科学诊断,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症下药,提高经营成本管理水平就显得非常具有必要性。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经营成本管理方面尚存在较大不足,主要表现为仅仅停留在财务指标简单分析层面,并未与企业的业务模式特点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没有建立形成并不断完善较为科学合理的经营成本管理体系,以致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成本管理实践的开展成效。鉴于此,笔者选择企业经营成本管理这一问题作为本文研究主题内容,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够为实务界做好经营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与有益性的借鉴和参考。

为此,笔者通过本文将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详细案例加以全面展示,以具体A企业战略经营为切入点,将具体问题与相应解决措施加以充分说明,以求为相关企业的未来长期发展提供有效方式。

经营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经营盈利目标的重要手段与方式,也是企业建立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经营成本管理涉及到经营活动的各个重要环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内外部管理过程,在实际过程中许多企业因为经营成本管理不善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收益。因此,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整

一、经营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1.财务管理流程过于冗长与复杂

在财务管理方面,A企业原先采用财务集中管理机制模式,此举虽然有利于发挥运营资金的规模效应优势,较好地实现对子公司或分公司资金的有效控制管理并有效提升资金循环速度,将留存资金效用最大化,最终提高A企业整体信用和筹融资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举也导致海量日常结算堆积于企业财务部门中,工作量不断加大以致处理不及;另一方面,防范风险的需要使得企业必须严格审核付款项目,进一步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2.监督管理缺失

财务集中管理机制模式产生了一系列良好效益,然而在财务集中管理后,分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也随之实行集中办公处置机制,财务信息主要通过业务部门相关人员加以传递,这就导致财务人员对各种开支活动无法给予透彻了解,并且在核算过程中,财务人员通常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审核票据是否真实、齐全,报销流程单是否得到相应人员签字确认等,却对票据本身是否真正反映出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并不给予应有关注,所以就存在着对经营活动监督管理不到位,进而财务信息质量无法得到应有保障的突出问题。

3.预算信息

A企业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各部门预算由各部门根据其在上一年度的执行情况来确定对应基数,并要求各分公司与子公司严格执行费用规定标准,严格控制费用。然而,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预算单位为了将拟发生费用控制在预算审批的既定范围内,往往采用调高实际预算数的方式。而在年度预算审批过程中,预算委员会又以各预算单位上报预算数为基础而进行一些削减,这就造成预算的上报与审批问题叠加凸显且恶性循环。事实上,预算工作实质上是引导企业经营实现更好发展,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而这样的不良现象必然对A企业财务机制的顺利流转以及企业战略的良好实现产生显著不利影响效应。实施情况往往是某部门在对其上一年度经营分析基础之上,计算得出其下个财务期间预算额,但是考虑到部门小集体利益,同时也为了防止出现计划外费用挤占计划内费用而造成费用超支,在上报预算时,将该项费用的预算额度进行提升,企业预算委员会以该额度为基准,并按常规方式进行适当核减,最终预算额度仍比真实额度增多,由此便造成了预算不实问题的发生。

二、对应解决方法

笔者现任职的上海威斯特物业经营有限公司是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具有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现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在公司工作期间,笔者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对于企业经营成本管理有着独特认识与见解,致力于优化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凭借着良好的经营成本管理模式,公司获得过中国物业管理协会颁发的“诚信守法贡献奖”、上海市物业管理协会颁发的“杰出企业奖”等荣誉,也实现了良好的经营发展业绩。针对A企业在经营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如下合理有效解决方案,具体而言:

1. 优化完善部门间协调机制,改善对接处置节点流程

财务集中管理并不是单纯地指财务审核审批权限归企业自身所有,更重要的是在统一的成本管理平台上,改变以前流转不通畅、处置效率低下的业务流程。因此在业务流程改变之后,还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而不是简单地强调企业效率提升。与此同时,还必须研究并尝试优化改善各部门、分公司与子公司如何在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后与企业实现更具有运转效率的系统对接。比如在结算业务中,可以探索通过增加用户查询工具,查询各部门、分公司与子公司相关项目付款状态,这样就能够使得各办理业务的相关单位明了流程进度,减少各部门以及分支机构同企业之间的沟通成本。

2. 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监督管理程度

A企业有必要督促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调动工作主观能动性,将核算与监督两项重要工作进行合理兼并。要在规范财务核算的基础上,对业务全面了解并利用监督管理职能进行科学合理指导,充分发挥财务监督基本职能。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财务人员要根据企业相关财务制度各项规定,在做到核对原始凭证真实性、齐整性及合法性等方面的同时,积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实际业务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必须提升相关专业业务水平,加强财务成本预测、分析、决策等职能的发挥水平。

3. 构建科学规范预算机制,有效考核实际执行情况

A企业也应从立足企业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对其下辖的部门、子公司与分公司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系统及客观的了解、分析和研究,围绕主要经营发展指标,构建一整套以A企业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预算机制。比如,可以将资金预算分为两部分,即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在确保预算内资金能够实现正常拨付的前提下,额外制定一个更加富有弹性的预算指标。在遇到情况变化导致预算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根据相关需求,进行相应的预算调整优化。与此同时,在一个财务年度结束后,各预算单位也应将先前制定的预算额度与当期实际发生数额进行比对,分析比较当期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并找出造成预决算出现差异的真实原因,在此基础上,考核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为来年制定预算方案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三、小结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经营成本管理策略来支持长久发展。企业普遍面临着管理监督不完善及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等不良问题,而良好的企业经营成本管理具有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控、实现企业更好收益等既有优势,所以为各类企业所采用。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财务管理正在向着专业化、集约化、一体化的方向前进发展。作为一种经营管理的有效工具,经营成本管理日益受到企业重视,未来企业也更加需要借助更加优化的经营成本管理方式来实现企业更好发展目标。

作者为上海威斯特物业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 戴尔君. 探究基于企业环境下的经营成本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

[2] 李晶. 基于企业环境下的经营成本管理[J]. 中国外资.2014(10).

[3] 任水英. 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经营者.2015(12).

The Research on Cost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经营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水利财务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