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2017-03-14 19:45张晓春黄斌李儒新章德发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

张晓春 黄斌 李儒新 章德发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两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能力培养的现状,从实习全过程进行了多个角度分析,认为,实习生实习准备总体充分度较高,实习态度较好,但实习生对课程了解程度和教学常规了解程度了解不够;实习生编写教案能力强,但是实习生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讲解示范能力都有所欠缺并有部分实习生认为教学效果差;在新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能力有待全面提高,以适应新的体育教学实习环境,切实提高体育教学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习;实习能力;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属于教育学门类的专业,定位于培养体育教师,服务于基础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体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由“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素质”等要素所构成。其中,教学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实习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最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國高校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新的要求,其质量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理论和教学实践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的培养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湘南学院体育学院 2011级、201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对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送84 份问卷,回收84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 78份,有效率96%。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教育实习对体育学院实习生来说是一项陌生而又繁重的学习任务,体育课堂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实习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应具备相应的实习能力,包括实习准备能力,实习实施能力,其中包括编写教案能力,讲解示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实习教学效果等。这些能力需要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与训练及课外自主性学习等实践活动中逐步习得与形成。

2.1 实习准备阶段的能力提升

从实习准备总体充分程度,实习课程了解程度,教学常规了解程度,实习生实习态度等几个方面对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准备能力进行分析。

2.1.1 实习准备总体充分程度

对实习总体准备充分度的调查发现,78位调查学生当中。32.05%的实习生准备很充分,56.41%的学生准备较充分,5.13%的学生准备一般,6.41%的学生准备不充分,不管怎样,说明学生实习准备充分度整体较好。现在的大学生,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较多,也有一些曾经当过代课老师或从事家教等活动,平时学习中,老师会更多的让他们自主,所以,整体来看,大家对实习的信心较足。

2.1.2 对实习课程的了解程度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体育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牢固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也是实习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核心。从实习生对实习教学课程了解程度的调查表明,21.79%的学生全面了解,44.87%的学生较了解,14.10%的学生了解很少,10.26%的学生一般了解,8.97%的学生几乎不了解。可以看出,实习生的对实习对象及教学依据等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情况令人担忧,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们体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弊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没重视结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材教法的介绍和教学,忽视培养的最终目标。长期存在的“重竞技,轻理论”的观念还没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内容、方式方法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2.1.3 对教学常规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19.23%的学生对教学常规很了解,47.44%的学生对教学常规较了解,25.64%的学生一般了解,7.69%的学生对教学常规几乎不了解。说明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常规了解的缺乏,高校指导老师应该在实习前培训期间,加强实习生对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培训,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加强实习生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指导。

2.1.4 体育教育实习生对待实习的态度

实习态度关系到实习生是否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为他们的教育实习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调查发现,85.90%的学生实习态度较好,只有14.1%的实习生对实习不是特别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希望到实习学校中去锻炼,检验自己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另外一方面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院系曾组织多次的思想教育活动,第三,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学生希望去考取并从事教师职业。

2.2 体育教学实习实施能力

2.2.1 编写教案能力

编写教案是教师课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良好开端。20.51%的学生表示没有准备好教案,说明没有准备好教案的学生较少,实习生编写教案能力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实习生严格要求,让学生学习大量优秀教案并有针对性地对各类教学内容进行模拟编写。其次,实习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修改,从而编写出了比较满意的教案。但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套用教案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很好地根据现有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编写比较合理的教案。但是有12.82%的学生表示不能贯彻好教案,出现教案与上课脱节的现象,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要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2.2 讲解示范能力

讲解能力是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它直接影响学生运动表象的形成,正确的动作示范,通俗易懂的讲解,不仅仅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33.33%的实习生的讲解能力普遍都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够准确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述,示范与讲解脱节,语言不能精炼准确。46.15%的学生示范不好。体育教学主要以直观教学为主要手段,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来获取所学技术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否规范,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而我们有的实习生动作不够规范,且失误较多,不仅不能给学生留下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而且还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这说明学生的基本技术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2.3 课堂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任何一节课都离不开组织教学,实施者能否把课堂教学组织好,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能否正常有序地进行、教学计划能否有效地实施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组织教学能力是从事教学活动的重要能力,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体育课的组织是各种教学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能力用于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组织教学,特别是中学体育课人多班大,教学组织更显得重要。调查结果显示:43.59%的学生不善于组织练习,41.03%的学生控制不好课堂纪律,我们认为造成学生组织能力较差的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有部分原任课老师一直没有規范教学,使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这样就给实习生组织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第二,实习生适应实际的场地条件、器材设置的能力差。

2.2.4 课堂教学效果情况

通过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可以发现,20.51%的学生认为实习整体教学效果较差,说明实习生应该通过加强教学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教学技能的训练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来提高教学能力,以达到日后教学活动中能够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2.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效果反馈分析

2.3.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有46.1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是影响教学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实习指导教师是学校选派的具有一定教育实习指导经验的教师,其责任心以及对待工作负责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实习生的教育实习过程。53.85%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重视是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52.56%的学生认为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在学校应该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3.08%的学生认为准备是否充分是影响实习的效果的关键因素。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中,对学校制定的教育实习相关文件有所了解,对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制定的教学计划、采用的教材等等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快速融入新的环境,快速进入教学角色。

20.51%的学生认为带队老师认真负责是影响教学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实习带队老师认真负责有助于为实习生树立积极心态和正确的教育实习观念并向实习生传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

14.1%的学生认为实习条件是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实习学校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能力锻炼的重要场所,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实习时间安排对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3.2 实习效果反馈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中53.85%的学生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48.72%的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20.51%的学生组织、沟通能力得以加强。

从调查和访问教育实习学生的评价结果来看,本次实习基本完成了毕业实习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教育实习的任务,达到了要求。不过,对于中学新课标对教育能力的更高要求及争创我们体育教育专业的品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深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有差距,其中学院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一定差距。

通过调查发现23.08%的学生认为教学基本功需要加强,60.26%的学生认为综合素质需要加强,24.36%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19.23%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需要加强,3.85%的学生其他能力需要加强。

3 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分为实习准备能力和实习实施能力,实习准备能力分为课程了解程度,教学常规了解程度和实习生实习态度,过对湘南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实习生实习准备总体充分度较高,实习态度较好,但实习生对课程了解程度和教学常规了解程度了解不够。

(2)将实习实施能力分为教案编写能力,讲解示范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通过对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实习生编写教案能力强,但是实习生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讲解示范能力都有所欠缺并有部分实习生认为教学效果差。

(3)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知,因素的影响程度从高到底的排序为实习学校重视,实习生自身素质,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准备是否充分,带队老师认真负责,实习条件及其他。

(4)从培养效果的反馈分析发现学生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组织、沟通能力得以加强。在综合素质,教学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丁光福.对北京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2]马薇.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3]蒋海浪,姜盛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之我见[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9):77+90.

[4]蒋丽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13.

[5]卢永雪. 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学生教育实习能力调查分析——以阿坝师专体育系学生实习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113-115.

[6]张彦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能力培养探析[J].林区教学,2015(5):97-98.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
老龄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