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比较维度中的《论语》和《圣经》

2017-03-14 20:52唐军
江淮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圣经

摘要:《论语》和《圣经》均是世界文化史上重要的著作,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亦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理论视角,从自我观念、身份认知、交流语境、遵从意识及决策五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以便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冲突,和谐交流。

关键词:《圣经》;《论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融突

中图分类号:B21;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1-0167-004

引 言

《论语》是儒家学派中的集大成之作,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及其弟子认为个人可以通过“仁”来培育出良好的品德。每个人也应该“克己”去尊重他人,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而这些观念与集体主义的理念恰好相吻合。《圣经》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部巨作,其中的“原罪”可视为西方个人主义的基石——人生来有罪,必须不断忏悔并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原罪”。这种为改变“原罪”的自我意识促使西方人形成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并自我完善的个人意识。关于《论语》和《圣经》的对比,学者们的研究颇多。在道德教育方面,这两部著作有着共同的道德观念,学界主要是从道德内容、道德目的、道德实践、道德情感和道德对象等方面来归结两者相同点。[1]在认知论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将两者中知识的“真”与价值的“善”相结合。[2]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主要是从文化差异、交际差异方面来论述。[3]这些研究都为后续更深入的探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霍夫斯塔德认为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国家中,人们往往从道德方面来解释他们与组织的关系,他们对组织具有精神上的义务和忠诚。而在个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个人把他们与组织的关系看成是功利性的和个体性的,个人对组织的义务是十分脆弱的。这种义务只有在个人看到了对自己有明显的利益时才存在。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人们关心个人权利。组织系统应努力满足个人的偏好和选择,而个人的价值和报酬应该建立在个人取得的成果上。集体主义的文化重视群体的集体利益,期望個人的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们通常集体决策。[4]

美国文化心理学家哈里·特里安迪斯在1995年完善了霍夫斯塔德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理论框架,认为个人主义“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权利以及与他人订立的条约为动力”,“并且注重个体目标多于集体目标”。他提出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围绕五个维度展开: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个体与集体利益的相对重要性,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重要性,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5]

《论语》和《圣经》这两部著作在不仅在道德上有相同点,在认知论上有不同之处,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上的差异也值得探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自我观念、身份认知、交流语境、遵从意识和决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就《论语》和《圣经》而言,分别体现了“小我”和“大我”、“集体决定”和“个人决定”、“高语境”和“低语境”、“从他”和“从己”、“为他”和“自治”。

一、自我:“小我”和“大我”

集体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份子,集体主义者首先了解到的是“我们”而不是“我”的概念,个人不仅依附于集体,而且对集体承担相应的责任[6]232。举例来说,在《论语》中这样说到:“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党。观过,斯知仁也。”[7]42大意是说一个人有过错,是与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有关,这就很符合集体主义中强调的“小我”有关。

个人主义恰好相反。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分子,个人主义者首先了解到的是“我”而不是“我们”,是“大我”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更加关注自我,强调个人的能力和发展。在《圣经》中,开篇就有这么一段话:“And God called the light Day,and the darkness he called Night.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first day.And God said,Let there be a firmamen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and let it divide the waters from the waters.And God made the firmament,and divided the waters which were under the firmament from the waters which were above the firmament: and it was so”。(Genesis 1-3)[8]其中体现的个人主义使人一目了然:神单凭个人的能力就能创造整个世界乃至宇宙,这是和个人主义表达的思想相契合的。这一思想在《创世纪》的该隐身上也能体现。该隐因为自己不得上帝的宠,就嫉妒他的弟弟亚伯,后来甚至干脆把他杀了。出于个人主义思想,该隐过分关注于自身的利益甚至是颜面,放大了“大我”,酿成了悲剧。[9]14又再如《出埃及记》里的摩西为实现自己一生的真正使命,决心拯救饱受法老摧残的族人——犹太人,他宣称自己是上帝意志的虔诚信徒,制造各种针对埃及人的灾难,依靠个人力量成功地将他的族人带向理性——离开埃及,建立自己的国家。[9]67这种强调个人作用的“大我”,恰好和《论语》中集体主义的观念相左。

二、身份:“集体决定”和“个人决定”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第二个不同点就是对于身份的定义。集体主义者认为个人的身份是基于社会关系或者个人的社会工作的。[6]233决定人身份的是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网,是一个人在集体或团体中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责任。团体的存在和成功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份的差异。由此,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感觉和需要,珍视团体的独立与和谐。比如在《论语》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7]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这就强调了个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构成是由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和优待君主来决定的。又比如《论语》中的另一句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7]75也就是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这样的人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这就充分强调了个人的发展是取决于别人的发展,并且要求将个人的成功推及到他人。这些说法和集体主义对于身份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

而《圣经》中体现的个人主义对于身份的认同是不同的。个人主义者认为个人的身份是基于个人的,而不是集体。个人的需要首先要被满足,个人的良好发展和自我实现影响了集体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以《圣经》中的约瑟为例,他被自己的哥哥们卖到埃及,不幸受人陷害被关在埃及的监牢里。然而约瑟却通过自己改变了命运。他先后解了两个看守的梦;在所有埃及的术士和博士都不能破解法老的梦时,约瑟得到了神的指示,不仅解了法老的梦,而且指导法老应当如何应付以后的灾难。此后法老让约瑟出任埃及的宰相并治理全埃及。[9]47约瑟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个人身份的获得基本上完全是源于并依靠个人的努力,和集体没有什么关系。再如《士师记》中的参孙,他拥有上帝所赐极大的力气,曾徒手击杀雄狮并只身与以色列的外敌非利士人争战周旋而闻名,并受到人民的爱戴。[9]113参孙的个人成功是靠自己获得的。但是后来由于他个性顽固,不能接受别人的提醒及劝勉,尤其是在婚姻大事上,不尊重以色列人的律法和父母的劝戒,最后不能抵挡女色的诱惑,泄露了他拥有超人力气的原因,最终被压死在柱子下。参孙的个人悲剧也是由他自己造成的,他的身份可以说是由他个体塑造的。

三、交流:“高语境”和“低语境”

在集体主义看来,交流是处于高语境文化中的[6],即交流是委婉地说,“转弯”地说,不是“直接”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应该尽量维持和谐,避免冲突。人们要为他人着想,满足他人的需求,因此交流上也是委婉的,言语中尽是谦虚。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很多表达都体现了这一点。如,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7]17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当孔子和他谈话时,他却从不违背老师的意见。他所做的就是和他人维持亲密的关系,避免对抗。又如,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7]46这就是说古代的人言辞是不轻易说出口的,是怕以后做不到,也是为了避免以后尴尬。这也就是集体主义所提倡的交流方式,要尽量“回缩”,而不是“开放”。

相反,个人主义的交流却是处于低语境的,即有什么说什么,不“转弯”,而且是“直接”的。人们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闪烁其词。比如在《圣经》中约翰自视为上帝的使者。他敢于表达自己信念,并敢于向只关心享乐的世界发出警告。《旧约》中的希律王谋夺弟弟的老婆为妻,约翰对此很是不满,只要有机会,他就直接指责希律王这样的婚姻为通奸。[10]虽然最终他被处死,但是从中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交流方式是“直接”的,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

四、遵从:“从他”和“从己”

在《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集体主义对于“遵从”的看法。集体主义认为集体或者团体影响成员的行为。人们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更易于遵从集体的需要。如果集体不允许或者不赞同某个行为,组织内的成员也不会表现出这个行为。换句话说,如果集体欣赏某种行为或者准则,那么成员们就会遵从。比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7]46意思是说,父母在世就不要去很远的地方,不得已外出时还要告诉他们去的地方。在中国社会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集体,《论语》也是格外重视家庭的和睦,其中体现的思想就是家庭这个小集体深深的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个人,甚至是他们的出行,每个人也都遵从集体中所推崇的理念。又再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强调的是集体中他人必定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对于好的方面我们要遵从,不好的方面我们就放弃。

另一方面,《圣经》中则体现了不同的遵从观念。耶稣说,上帝不愿意失去他任何一只羔羊,100只羔羊中丢掉一只,上帝也要把他找回来。[11]既然神爱每一个人,那么每一个人都是神爱的对象,是承受神爱的载体。每一个人的爱体现在对个人的爱上,个人福祉的实现才是上帝爱的体现,因此个人是这个世界的目的。当初上帝造人的时候造的是个人,以后产生集体应该是为人的目的而存在,为实现人的福祉而存在。因此,就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言,个人应该优先于集体,而不应该是集体优先于个人,集体不应该成为个人的目的。个人福祉是世界的目的,也是集体的目的,集体是为了提供服务的手段。《圣经》教义也直接宣扬个人主义至上和從己意识,例如:“What a meaningless sense if losing myself,though owing all over the world.即便拥有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 4:23)[8]61

五、决策:“为他”和“自治”

集体主义对于决策的看法是:一个人所做的决定应该与他所承担的团体的责任相一致,并且他的决定要始终维系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在做决定之前,他应该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并且掂量这个决定是否会影响其他人。《论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7]69也就是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在抵御齐国的战役中,右翼的军队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却没有夸耀自己的美德,一面鞭打着自己的马,一面说到不是他敢于殿后,而是马匹不肯快走的原因。他殿后的做法是受到孔子赞扬的,他的决定是为集体所考虑的,是基于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同僚的责任心,而不是单单为他个人。在别人夸他的时候,他也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借用“马跑的不快”来自谦,考虑了别人的想法。

而在《圣经》中体现的个人主义是人们所做的决定体现了自治自律的人格、自组织行为、对抽象的公共权威(上帝)的服从。《圣经》中摩西十诫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经中说摩西以牧羊人身份,带领过着奴隶般生活的以色列百姓离开埃及,在荒野,犹太人丧失信仰膜拜金牛,摩西登上西奈山,受神的显现并领受十诫戒律约束犹太民族,在荒野中流浪40年,最终到达上帝的应许之地迦南,一个留着奶和蜜的地方。在前往迦南的途中,摩西在西奈山上受上帝之命,接受《十诫》。可见,《圣经》中的摩西凭借和“上帝之约” 建立自己的国家,为犹太人制定了十条戒律,刻在石头制成的“法版”上,这种决策体现了摩西个体超人的气质、无穷的威力和坚决果断的意志力。《十诫》是造物主耶稣和以色列民族缔结的契约[12],这之后以色列的人民过着遵守律法为基本原则的生活。

结 语

《论语》和《圣经》都是文化史上闪亮的明星,虽然两书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不同的成书背景,但是它们对中西方文化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们共同反映了霍夫斯塔德及其追随者提出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自我方面是“大我”和“小我”的不同,《论语》强调的是“大我”,重视的是集体的利益,而《圣经》强调的是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自我发展。在身份方面是由集体决定还是个人决定,《论语》中的决定大部分都是为集体而决定的,弱化了自我的需求。《圣经》中的决定大多是自己做的决定,是出于自己的考虑。《论语》中的交流是高语境的,是含蓄和委婉的,这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圣经》中的交流是低语境的,是简单而直白的。遵从方面,《论语》主要是遵从他人,遵从他人的感受、决定等等。《圣经》则是遵从自己的决定和意志为主,以自身为主。做决策的时候,《论语》中的决策主要是为他人做出,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圣经》中的决策体现了自治自律的人格及对抽象的公共权威(上帝)的服从。回顾《论语》和《圣经》的伟大智慧,从两种文化的源流中,我们能够发现不同的思想碰撞,从而在兼收并蓄中开阔视野。理解这样的差异会引导我们更好地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以便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冲突,和谐交流。

参考文献:

[1]王申, 段冰玉,孟晓艳.《论语》与《圣经》——中外教育经典比较研究[J].大家, 2012,(4).

[2]夏丽志.《圣经》的上帝观与《论语》的天神观[J].孔子研究, 2004,(6).

[3]唐军,吴舒娟.博爱与仁爱:东西方语境下“爱”的释读——以《圣经》和《论语》为例[J].学术界, 2013,(6).

[4]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1980: 18.

[5]Harry C.Triandis.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M].Westview Press,1995.

[6]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M].北京: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8]King James.The Holy Bible [M].Canada.World Bible Publisher,1-2.

[9]房龙.圣经的故事 [M].张稷,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

[10]房龙,晏榕.圣经故事(素质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45-248.

[11]于歌.The essence of America[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100.

[12]金志尚,译.圣经故事·新约[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清 风)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圣经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