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框架及其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2017-03-15 10:16王祖麟刘化侠
护理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究生质量护理

王祖麟,刘化侠

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框架及其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王祖麟,刘化侠

介绍了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从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团队工作与协作、循证实践、质量促进、安全和信息6个领域介绍了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范畴及定义,并提出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护理质量;病人安全;相关概念;护理教育;护理

医疗安全和质量不仅是当前医疗护理工作中关注的大事,而且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现阶段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或纠纷时有发生。在当前我国医疗发展的特殊背景下,提高护理执业中的质量与安全意识和行为,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成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2005年美国在RWJ基金会(the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RWJF)资助下,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ACN)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in nursing,QSEN)的概念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框架。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项目从2005年启动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可为我国未来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因此,本研究对美国基于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框架进行教育改革的做法和发展现状综述如下。

1 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概念

2003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发表了一篇轰动医疗界的报道,题目为“the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A Bridge to Quality”(健康职业教育:通往质量的桥梁)[1],要求临床、护理和其他医学专业的教师接受其工作不仅仅包含照顾病人同时也包含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和安全促进。在此背景下,2005年美国在RWJ基金会的资助下启动了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项目。随后,美国高等护理学院学会和15所护理学院组成课题研究组积极探索以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为指导的护理教育改革。经过10多年的发展,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内涵已从针对护士扩展到护理学科,发展为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框架、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概念框架,从学校到临床进行教学改革,开展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师资培训、学术活动和研究工作。目前的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已经成为指导美国护理教育改革的主流学派。

2 发展阶段及其主要成果

回顾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2]。

2.1 第一阶段(2005年—2007年) 在RWJ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肯恩大学护理学院(UNC)和AACN联合负责编制了执业前护士应当具备的质量与安全的胜任力框架,包括6大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团队工作与协作、循证实践、质量促进、安全和信息及其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3],旨在期望培养的护士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卫生保健系统的质量与安全(见表1)。

表1 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范畴及定义

2.2 第二阶段(2007年—2009年) 在RWJ基金会资助下,参与试点的护理学院把6类能力结合到本科护理课程体系中。美国护理学院学会在2007年建立了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研究所网站(QSEN Institute:http://qsen.org),该网站提供了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能力、教学策略、学术活动、课程等内容,包括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实践、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学术和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研究3个板块,试点学院在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网站上分享教学工作。

2.3 第三阶段(2009年—2012年) RWJ基金会联合资助UNC护理学院和AACN继续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在Cronenwett等[3]和AACN行政负责人Bednash的带领下,课题组面向全国护理学院制定了教师所需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能力的教学技能及其教材、注册、证书和认证标准,促进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能力的教学改革。例如2012年出版教材《护理质量与安全:能力改善结局》(Quality and Safety in Nursing:A Competency Approach to Improving Outcomes)。

2.3.1 培养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师资 专门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师资培养研究所(faculty development institute),该研究所由基金会资助,隶属于美国护理学院学会管理。AACN设立了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系列学习模块,是免费教师培训的资源,包括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4],目的是帮助教师把质量和安全能力结合到护理课程中。同时开展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临床师资培养,临床教师和指导老师往往重视质量和安全,在临床课程初始就融入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能力的培养。

2.3.2 建立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概念模型(QSEN Conceptual Model) 该模型由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护理学院Maureen Byrnes于2011年提出,外形似帕特农神庙,模型顶部是可避免的住院病人每年死亡人数,模型中部将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六大胜任力及教学与临床一一列出,模型底部是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见图1。模型的可视化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出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产生极大的帮助,用来支持执业前护生发展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能力。

图1 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概念模型示意图

2.3.3 开展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学术活动 2010年—2012年UNC护理学院已成功举办了3次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全国论坛,各届均以质量和安全为主题开展。此后每年举办1次,2016年在圣安东尼奥举办。论坛规模逐年扩大,与会人数逐年增多,论坛内容从本科护生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能力扩大为培养研究生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能力。论坛的目的在于推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创新,促进各层次人群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能力的发展。

2.3.4 建立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胜任力评估工具 主要用来测评临床护士对质量促进方面知识、技能、态度的掌握程度,例如:质量促进知识、技能、态度(quality improvement knowledge,skills,and attitudes,QuIKSA)[5]。随后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逐渐扩大,用于测评本科护生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6种胜任力及其相应知识、技能、态度的评估工具进一步发展[6]。

2.3.5 开展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研究 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研究内容从本科生护理教育扩大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护理教育[7-8],并将相关内容纳入到护理教材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临床开展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研究,将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运用于测评小儿肿瘤科护士质量与安全知识、技能、态度[5],以及在专用教育单元(dedicated education unit,DEU)指导临床教学[9],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临床质量观与安全观的深化。

2.4 第四阶段(2012年—2016年) 2012年之后RWJ基金会继续资助,重点转向开展研究生层次的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教育,主要工作是培养大学护理教师,提高教授质量安全能力,并制定了研究生的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胜任力要求,该要求是建立在执业前护士发展水平之上的[4],其制定保留了部分本科生胜任力内容,但在定义能力时使用了更高水平的布鲁姆分类法,例如:分析和综合,融入了教育、管理、公共卫生和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在循证实践和安全内容方面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信息方面二者存在较大差异[4]。在过去10年(2005年—2015年)里,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适用范围由执业前护士基础实践扩大为现在的研究生水平的护理实践。2008年RWJ基金会授权AACN从事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研究[10]。目前,AACN已将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内容引入到美国护理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及博士教育标准中,以此来指导不同层次护理教育课程的界定、修改和发展。

3 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目前国内对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框架了解甚少,仅查见3篇相关文献。2011年邹艳辉[11]首次介绍了美国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教育。2014年郭颖达等[12]在“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的文章中介绍了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2015年刘明等[13]介绍了澳门护理教学中的质量与安全教育现状。查阅文献结果显示:我国对于护理质量和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建立以安全和质量为主题的护理教育框架,也未将两大主题贯穿到本科、研究生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美国相比,我国在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上还有较大的差距。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框架为我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在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上应将质量与安全教育融入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去,对于护理本科生来说在入学初期就应灌输质量与安全知识,将质量安全观转化为专业价值理念,并进一步内化为态度和行动;对于研究生来说要从更高层次上理解护理质量与安全,掌握研究生胜任力,以满足现存的照护标准。对于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应与高级护理实践相结合,目前已有关于高级护理实践的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胜任力要求[14],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发现临床质量与安全问题,从而开展临床相关研究。

4 小结

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框架可供我国各层次护理课程体系设计参考,指导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后期的临床教学,指导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就目前而言,首先要培养专业师资教学的胜任力,其次编制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提供免费教学资源,召开学术研讨会等。重视质量和安全教育,使护理专业学生树立维护病人安全的意识、态度、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融入医疗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从而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1] Greiner AC,Knebel E.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a bridge to quality[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c my Press,2003:45-74.

[2] Rosenblum RK,Sprague-McRae J.Using principles of 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nurses in school nurse continuing education[J].J Sch Nurs,2014,30(2):97-102.

[3] Cronenwett L,Sherwood G,Barnsteiner J.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nurses[J].Nurs Outlook,2007,55(3):122-131.

[4] Johnson J,Drenkard K,Emard E,etal.Leveraging 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nurses to enhance graduate-level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J].Nurse Educ,2015,40(6):313-317.

[5] Dycus P,McKeon L.Using QSEN to measure quality and safety knowledge,skills,and attitudes of experienced pediatric oncology nurses an international study[J].Qual Manag Health Care,2009,18(3):202-208.

[6] Piscotty R,Grobbel C,Abele C.Initial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safety self-inventory[J].J Nurs Educ,2013,52(5):269-274.

[7] Weber M,Delaney KR,McCoy KT,etal.Quality and safety graduate competencies in psychiatric mental health nurse practitioner education[J].Arch Psychiatr Nurs,2012,26(5):350-357.

[8] Manning ML,Frisby AJ.Multimetho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ntegrate selected QSEN competencies in a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J].Nurs Outlook,2011,59(3):166-173.

[9] McKown T,McKeon L,Webb S.Using 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nurses to guide clinical teaching on a new dedicated education unit[J].J Nurs Educ,2011,50(12):706-710.

[10] Barnsteiner J,Disch J,Johnson J.Diffusing QSEN competencies across schools of nursing:the AACN/RWJF faculty development institutes[J].Prof Nurs,2013,29(2):68-74.

[11] 邹艳辉.《现代护理学》之护理质量和安全教育[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12:30-31.

[12] 郭颖达,姜安丽.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152-154.

[13] 刘明,殷磊.澳门护理教学中的质量与安全教育[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8):902-904.

[14] Cronenwett L,Sherwood G,Pohl J,etal.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advanced nursing practice[J].Nurs Outlook,2009,57(6):338-348.

(本文编辑范秋霞)

Enlightenment of nursing 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t in nursing framework in America for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

Wang Zulin,Liu Huaxia

(Nursing College of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Shandong 271016 China)

2015年泰山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XY2015025。

王祖麟,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71016,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刘化侠(通讯作者)单位:271016,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

G64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8.004

1009-6493(2017)08-0908-03

2016-05-18;

2016-12-13)

引用信息 王祖麟,刘化侠.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框架及其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7,31(8):908-910.

猜你喜欢
研究生质量护理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质量投诉超六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