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体性批判: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维度

2017-03-15 05:04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现实

郭 晶(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资本主体性批判: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维度

郭 晶
(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主体形而上学和资本主体性存在内在契合。资本主体性是指资本反客为主,攫取了人的主体性,成为吞噬和控制一切非资本之物的霸权,并最终导致“人受抽象统治”的生存状态。主体形而上学通过确立资本的主体地位在现实层面实现了对人的统治。马克思通过理论和经济层面的双重主体性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体性的虚幻性,把人从资本统治中解放出来是马克思寻求的人的解放之路。马克思主体性批判采取了社会历史批判方式,不仅对主体性的“副本”进行批判,还对主体性的“原本”进行批判,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维度,彰显出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体性;主体形而上学;自由

一、引 言

政治经济学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经济学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陷入困境相关。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强调经济学的自然科学性,即将价值问题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以寻求绝对的客观性。从方法论角度则是推崇理性逻辑演绎的方法,尤其是数学方法,将经济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发挥到极致。在成就的评价标准方面则注重量化原则。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缺少人文关怀,排斥价值向度。近年来,经济行为屡屡面临道德拷问,经济现象不可能与价值问题完全隔绝。经济学的发展呼吁人文价值向度的复归。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西方很多著名的哲学家都研究过经济学问题,如亚里士多德,经济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分支,如洛克、普鲁东等,尤其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突出强调人文价值向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的自由。

马克思以批判著称,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式在于“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其主体形而上学批判内在关联。马克思认为理论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理论批判必须深入到现实批判层面。理论上,马克思指出了主体形而上学的同一性逻辑造成人失去主体性和自由,具有逻辑悖论,其现实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存在统治逻辑。资本在现实中发挥了和形而上学一样的功能,即消除一切商品的差异性包括人的个性,资本的同一性也就是统治性,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个人失去了主体性,变成了资本运作的环节和工具。这是资本的异化,也是人的异化。马克思把主体形而上学批判深入到社会现实层面,开创了资本批判的新方式,彰显出批判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批判是双向的,一个指向主体形而上学,另一个指向资本,二者的内在机理是一致的,资本批判代表了主体性批判的现实层面,但其理论上需要主体性批判作为先导。资本对现实人的统治和束缚使现实人失去了主体性,发生了物化,而本应作为物的资本却具有了主体性,这是人和资本双重异化,而异化的结果就是人失去了自由。马克思批判主体形而上学和资本主体性都是要追问自由,在理论上和现实层面上实现人的真正自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的人文情怀正在于此。

人的主体性、资本和自由这三个要素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主体性哲学只有通过主体性资本的解读,才能触及该哲学的真正历史空间——个性化的自由人性和多样化的自由市场需要自由精神哲学的启蒙”[1]。资本主体性寄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马克思始终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一天,马克思的批判就不会离去。要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彻底的批判就必须搞清楚资本的秘密,马克思致力于揭示资本的统治逻辑并将其消除。自由是主体性观念的使命,还人以主体性也是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的使命。

二、主体形而上学批判

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内在一致性。二者的关系一方面使资本具有了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和强制性,成为规定一切他物价值的主体,并具有了主体性,成为理性形而上学造就的现代资本;另一方面使形而上学凭借现实层面的资本力量不断壮大,发展为主体形而上学。前者造成人在理论层面上的抽象性和封闭性,受到理性的奴役而失去自由,后者在现实层面造成人的异化,将人磨平为无差别的劳动力商品,从而失去主体性和个性,处于非自由的生活境地。当下时代仍然存在这一状况,这是当代继续进行理论批判的主要原因,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命力和当代价值所在。

本文研究也遵循这样的思路,先阐明主体形而上学的理论问题,再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结合主体形而上学批判来理解资本主体性批判。

1.主体的形而上学化

主体性观念是西方哲学重要的理论问题,尤其是在近代西方哲学时期。笛卡尔被公认为近代哲学的开启人,他的主要成果正是对主体和主体性进行了规定。笛卡尔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他首先证明“我思”这一活动是无可怀疑的,而“思”不可独立存在,与“我”必定同时存在,“我”是“思”之活动的载体,“我思”的不可怀疑也就意味着“我在”的不可怀疑。“故”在这里并不表示前者推导出后者,“我思”和“我在”不是谁推导出谁的关系,二者是逻辑共在的关系。自笛卡尔开始,人成为独一无二的主体。人的理性思维能力赋予人的能动性,被视为主体性。

笛卡尔在奠定近代主体性思想基础的同时也确立了其研究的基本范式,即形而上学的理论范式。哈贝马斯认为,形而上学哲学范式的突出特点是同一性原则,即从“多”中抽象出“一”,然后再用“一”去划约和解释“多”。近代哲学把主体作为一切事物存在和获得自身价值的依据,实质上就是把主体变成了形而上学的“一”,把主体作为实体。正是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对近代哲学进行了批判并把近代以主体范畴为核心的哲学理论称为主体形而上学。

主体成为实体,即主体的实体化,是主体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古代哲学直接断言世界,近代哲学则不同,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断言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世界首先是呈现在“我”的认识之中的世界,而“我思”或自我意识又是认识活动的逻辑基础,只有确立“我思”的自我,才能找到世界存在的最终根据,这是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真实含义。笛卡尔的首创性工作是把自我塑造成了别具一格的主体,而这一主体所起的作用与传统哲学中作为世界本原的实体如出一辙,自我意识或主体成为了传统哲学中被叫作实体的那个东西。近代认识论哲学使自我这一主体成为实体,呈现为主体形而上学。

2.主体自由的失落

近代哲学确立主体性观念的出发点是对个体自由的追求,人的主体身份意味着人的独立和自由,人正是怀着对自由的憧憬探索出了主体的发展之路,主体性思想是人自由欲求的哲学表现。

“主体”与“自由”紧密相关。近代西方哲学后起于中世纪宗教哲学。人最初是为了对抗中世纪神的权威而宣扬人的权威,寻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中世纪宗教的压迫激发了人的自由意识,催生了人的主体观念。“尼采已经预感到应该在宗教里找寻近代主体性的来历:‘如果没有那一宗教流派及其此前的发展,人不能学会如饥似渴地找寻自己’”[2]。

人力求从神的权威中解放出来,确立人的权威,以人的权威来对抗和取代神的权威,人宣称主体地位正是这一努力的结果。通过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人能够对抗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权威,实现自身的解放。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近代主体观念在拓展主体自由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体原则成为启蒙运动、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核心观念,主体也构成了现代性的核心范畴。

由此可见,近代主体观念是人追求自身自由和解放的理论表征,主体观念的产生伴随着自由解放的口号。基于主体观念与自由的这一重要关联,本文将是否能够实现人的自由,以及如何实现人的自由作为评判主体思想是否合理性的标准。自由是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主体性是表征人获得自由的内在条件,“主体是自由的实现的真实材料”[3]。就此而言,主体观念具有不可消解的意义和价值,既然自由价值目标不可消解,主体观念就不应完全被抛弃。需要注意的是,主体形而上学同主体观念不能完全等同,主体观念在近代表现为主体形而上学。

近代西方哲学记载了主体形而上学从发端到辉煌的过程,人们怀着自由的预期走上了主体形而上学之路,结果适得其反,陷入了非自由境地,这是主体形而上学的悖论所在。在近代哲学,人是认识主体,诉诸认识活动来实现自由。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首先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通过认识活动掌握自然规律,运用规律性知识占领和操控自然界,从而扩展自由。“知识就是力量”表达的正是这一信念。人类认识自然界进而占领自然界与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原则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多诺这样描述形而上学,是“一种企图将客体纳入思维范畴,急切地想抓住并同化一切异己事物的渴望”[4]。形而上学的同一性逻辑导致极权主义,按照这一逻辑发展下去,主体的权威不断地膨胀,最终必将发展为至高无上的绝对精神。黑格尔哲学认为主体也就是精神化的实体——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作为自我发展的主体不断地膨胀,成为超越人之上的自由理性,现实的个人被弱化,仅仅充当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人必须遵从绝对精神,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主体观念在消解了宗教的神之后,又为自己创造了另一个神,即绝对精神。人再一次失去了自主性而成为了理性的奴仆,主体未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实体化’的‘主体’在理论上是独断的,在实践效应上是灾难性的”[5]。人对于自然肆意掠夺招致的报复,人将他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造成的人与人关系的紧张都是主体实体化的结果,引发人们对主体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批判,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及其理性主义备受质疑。

3.主体性批判的真实用意

当代哲学仍然关注主体性问题,以批判的方式继续推进主体性思想研究。当代哲学对主体形而上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维尔默从三个方面概括了批判的内容:对主体的心理学批判、对主体的社会学批判、对主体的语言学批判。主体的心理学批判指出,理性并非像近代认识论哲学所承诺的那般绝对和至上,理性无限性的信念只是一种幻想。人的非理性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人的理性,甚至比人的理性更加原始。理性自因性和自足性是一种虚幻的信念。主体的社会学批判指出,理性具有强制性作用,人运用理性去控制自然,必然招致自然对人的反击。主体的语言学批判指出,自我是语言功能的产物,认识主体的理性并非具有优先性和本源性,比理性更加本源和基础的是前理性的意义世界,意义世界是理性得以运用的前提。

上述三个角度的批判内容迥异但目标相同,都指向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揭示了实体化主体与其自由目标的背离。现代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和主体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被冠以主体批判的名头:主体性的过度膨胀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现实的矛盾促使人们从理论层面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对于理性精神的批判都指向了主体,声势浩大的反思与批判活动直接针对主体,实则是针对精神实体,主体成为了理性精神的替罪羊。对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也就意味着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对近代理性的批判最为尖锐的当属尼采,在其影响下,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和福柯等著名哲学家也都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近代理性主义,致力于消解理性排他性的至上权威。与此相关联,当代哲学家也否定理性扩张同自由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社会理性的强化不仅不会扩大人的自由,反而会缩减自由。

当代哲学极为激烈地批判了主体形而上学,但没有完全抛弃主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提出了超人哲学,他对超人的强调包含了对人主体地位的强调;海德格尔避免重新陷入主体形而上学提出了“此在”概念,“此在”是理解存在的入口,这一特殊性也包含了主体的意味。

当代哲学家何以一边批判主体又一边言说主体?这一现象已经提示出了当代哲学主体性批判的真实用意。当代哲学要批判的是主体形而上学或作为实体的主体,而不是要全盘否定主体。当代哲学要拒斥的是单纯依赖理性绝对化来实现自由的想法,而不是要放弃通过发挥人的主体地位来实现自由。福柯的主体批判十分著名,他明确提出消解主体,但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福柯“人之死”的含义。福柯意在说明先验主体或意识主体已死亡,从而树立实证主体和历史主体,福柯“不是从放弃主体范畴的意义上言说主体的死亡,而是将它视作范畴内部划时代推演的征兆”[2]。福柯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共性,当代哲学主体批判并非要完全否定主体,而是要重新探索主体,对主体做出更加合理的阐释。加塞特认为,如果由笛卡尔确立的主体观念应该被消解,并由另外一种更加新的观念取代,将意味着一种新的哲学时代到来。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就是主体形而上学的终结与现代实践哲学的开启。主体形而上学被消解,但主体所代表人对自由的追求、对尊严的强调和对摆脱束缚获得解放的理想不可消解。将实体化主体与主体本身合理区分开来,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还主体性观念以公平的对待,才能阐述清楚主体形而上学的困境,寻求人从主体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的途径,终结形而上学对人的抽象统治。

三、资本主体性批判的理论基础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之后又颠覆了主体,人最初设定的解放理想变成了解放陷阱。人通过消解神的权威,从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又堕入新的神龛。在社会现实层面亦是如此,人消解了神圣形象之后,又在现实中受到新的非神圣形象的统治,即资本的统治。资本超越一切世俗权威成为人类膜拜的对象,资本拜物教一时兴盛。这些都应归咎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发现资本与主体形而上学互相支撑。无论是在理论上超越主体形而上学,还是在现实层面上摆脱资本的统治,都需要跳出形而上学,以另外一种更加合理的哲学范式为基础,这就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资本主体性批判的理论基础。

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准确把握主体之人需要一种与其相适应的哲学范式,近代主体观念的弊端正是囿于形而上学的哲学范式,导致主体丧失了生命力,成为同物一样现成和僵化的存在者。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重现生动的主体,就需要为主体观念提供全新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持有明确的批判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形而上学批判,或者说,马克思的新哲学正是在形而上学批判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了西方哲学划时代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方式在于,“深入到形而上学背后,发掘和揭示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试图通过对这种社会历史根源的消解和批判,来实现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这使得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开创了‘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批判’这一形而上学批判的独特样式”[5]。这里强调了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性地位,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构成理论认识活动,尤其是形而上学的深层根源。马克思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哲学对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关系的基本态度,凸显实践活动的本源地位。实践与理论相比,具有基础性和本源地位,这是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出来的实践哲学理论性质,哈贝马斯有过评述:马克思颠覆了理论与实践的古典关系,从而证明理论认识活动需要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理论认识活动只有植根于实践才得以可能。通过消解形而上学和创立实践哲学,马克思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

实践概念是实践哲学的核心,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先论述了实践的内涵,实践哲学范式对于准确理解主体十分重要。马克思提出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是要求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实践活动体现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把对象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是在强调人的主体性。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实践”和“主体”两个概念必须相互结合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马克思将是否从实践活动的角度理解主体作为区分自己的主体观念与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标准。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承认客观世界是感性物质性存在,但将其视为自在存在,没有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目的的现实化,因而无法理解人的主体地位。与此相反,唯心主义哲学认识到人的主体地位,但从人的精神或意识方面去理解,也就是从认识活动角度去理解,造成了主体自我封闭、主客体二元对立,以及个人与他人无法沟通等理论难题。归结起来,以往一切哲学对主体理解上的偏差都在于未理解实践概念及实践活动的优先性。明确实践概念及其第一性地位,是合理理解主体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正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理论探索。实践概念的重新界定,在理论上杜绝了一切形而上学的可能,以实践为核心的哲学理论,只能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哲学。这是阿尔都塞所说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仍然存在着,但却不再被作为哲学来生产。实践哲学为重新理解主体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现代实践哲学为后来人重新解读主体观念奠定了基础。

实践哲学作为一种现代哲学范式,具备以下三个理论原则:

第一,实践活动优先性原则。虽然实践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但那时的实践哲学是以“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理论,这里所说的现代实践哲学是将实践活动视为基础性活动,并将实践哲学视为第一哲学的理论倾向。现代实践哲学的首要原则在于强调实践活动的优先性,消解主体形而上学所主张的理论认识活动的第一性。马克思虽然不是最早论及实践概念的哲学家,却是最早明确提出实践首要地位的哲学家,尤其是物质生产劳动,就此而言,马克思是现代实践哲学的奠基人。实践是理解社会历史的关键,也是理解主体奥秘的钥匙。

第二,价值性原则。现代实践哲学所理解的实践活动,不同于近代主体形而上学主张的价值中立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价值性活动,即包含着人的价值诉求、价值判断和价值创造的活动。实践活动的人“不是仅仅盯住现实之物、没有超越性理想追求的人,而是顶天立地的人,即既立足于现实大地、又内心中装载着价值理想的人”[6]。在马克思看来,这一价值理想就是实现自由和解放,实践正是实现这一价值诉求的现实力量。实践哲学的价值性原则与主体观念的使命极为一致,价值性原则使得“实践”和“主体”得以融合,使“实践主体”能够担负起人类的终极价值追求。

第三,历史性原则。历史性原则是实践哲学必不可少的理论原则。形而上学以追求永恒不变的本体为己任,如果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缺少历史性原则,实践将蜕变为超时间的本体,实践哲学的革命性意义也将荡然无存。历史性原则是对抗形而上学哲学范式最有力的武器。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具有未定型的特点,是一种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自身,发展自身的存在者,由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人关系构筑的社会,也呈现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历史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生动鲜活的灵魂,也是其与凝固僵化的主体形而上学区别开来的关键点。

马克思开创的实践哲学范式,受到了现代以来哲学界的普遍认同,学界常以“实践转向”来标识西方哲学走向,虽然现当代哲学呈现出理论多元化倾向,但在解构形而上学,推崇实践哲学方面,具有共同性。实践哲学是与形而上学相反的一种全新哲学范式,现当代哲学作为内容广泛的哲学谱系,包含了几乎所有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观点。

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活动优先、秉承价值性和历史性解释原则的实践解释学,为重新阐释主体提供理论基础,也为理解资本主体性及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提供基础。

四、资本主体性批判

马克思对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在其现实性上,就是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理论层面的主体形而上学与现实层面的资本主体性是彼此契合的关系。哲学上对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只是对“副本”的批判,还需要深入到社会现实层面,对“原本”进行批判。社会现实层面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也就是对资本的批判。事实也正是如此,现实中,资本的统治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同一性逻辑相对应,马克思的批判是双向同时展开的。

资本主体性是主体性原则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确立,是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现实根源。马克思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7]。资本在其本意上是一种物质性生产关系,并无主体性可言,资本主体性是因为人异化为局部劳动痛苦的承担者,丧失了主体性,资本攫取了吞噬和控制一切非资本物的强制力,其中,也包括作为劳动力商品的人,资本反客为主具有了主体性。这是资本和人的双重异化。

针对资本的三重特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体性展开了批判:

1.对资本自因性的批判

如前所述,主体形而上学使主体成为实体,实体的首要特点在于独立自存,实体的存在不证自明,同时,是其他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哲学上也把实体的这一状态称为自因。资本也被赋予了自因性。资本既是自身存在的原因,也是世界唯一的真实存在,资本抹平了商品的一切差异,实现了对整个世界的通约。资本被赋予了实体的特点,也在现实层面发挥了实体同一性的功能。梅扎罗斯在《超越资本》中描述了资本自因性,即资本是自身存在的原因和基础,同时也明确指出这种自因是一种不合理的自因。马克思对资本的统治逻辑进行了批判,指出了资本主体性的虚幻性。马克思基于对主体形而上学批判的理论成果指出,主体形而上学同一性的现实社会根源在于资本的同一性逻辑。同一性意味着统治性和强制性,资本在现实社会层面对个人的统治与主体形而上学在理论层面对人的束缚如出一辙。马克思将批判进一步推进,只有完成了资本批判,才能实现彻底的批判。

2.对资本支配性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7]。也就是说,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追求剩余价值,尽可能多地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不变的秉性。剩余价值生产的奥秘在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货币只有用于雇佣,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作为一种物化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尤其是对劳动者的支配。在资本的支配下,个人失去了个体差异,完全被抽象为无差别的劳动力商品,个人的价值被抽象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人首先是作为劳动力商品而存在,只有作为劳动力商品出售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生活资料,其次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劳动的异化使人必须服从资本的支配,这种支配通过雇佣关系实现,“因为这种交换给资本家提供了对劳动产品的所有权(以及对劳动的支配权)”[8],人有限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是以资本无限的支配权力为前提,资本攫取了人的主体性。

3.对资本抽象性的批判

“马克思发现,当生产的目的从直接的使用价值转向间接的交换价值之时,一种‘同质化’的抽象力量——资本逻辑就发生了”[9]。资本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了极大的抽象作用,把所有的劳动都抽象和划一为雇佣劳动,只有工人的雇佣劳动才能得到资本的承认,因为资本以追逐剩余价值为己任,而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在劳动力商品。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人受抽象的统治”,这里的抽象就是资本。资本不仅本身是价值的最高抽象形式,也发挥着抽象的作用。资本之所以能成为抽象的统治力量,与资本的特点有关。“‘抽象’本来只是为了标示诸种感性活动之感性结果之间的同一性,以便确立商品的一般交换价值,但现在它却成了主体,其他事物反而成了它的客体,成了被它所构造的东西,这就是‘资本原理’——抽象成为统治”[9]。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形而上学借助资本实现对人的抽象统治。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人不仅在头脑中制造出了一个统治力量——主体形而上学,还用双手制造出了另一个统治力量——资本,二者都遵循形而上学的统治逻辑。

五、资本主体性批判的自由目标

通过资本主体性批判,马克思把握到了现实社会中人的生活状态,即人受抽象力量的统治,这一力量就是资本的权力。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性考察与古典经济学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把对资本的考察同对人的存在方式关联起来,关注资本统治下人的生存状态。如前所述,马克思的主体形而上学批判已经表明,人的主体地位是人自由的条件,只有能够支撑起自由的主体性才是真实的主体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意在强调资本对现实人的统治,只要消除了资本的统治,使人重新获得主体地位,人才能复归自由状态,这也是符合人本性的一种生存状态。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的价值目标同主体形而上学批判的价值目标一致,都在于人的自由。

马克思主体性批判是否能担负起自由价值目标呢?对主体特点的理解与对人的理解直接对应。以往哲学采取给人下定义的方式说明人的本质,运用理性透视人的本质是形而上学理解人的方式。形而上学寻求的本质就是实体或本体,只有不变、永恒之物才堪称实体。而人的本质通常是人所具有的某一突出特点,因而近代给人下定义的方式也符合种加属差的传统方式,对人的理解被转化为获得关于人的本质的知识。海德格尔指出,这种理解人的方式是把人等同于物,把人看作是同物一样具有某种不变本质的存在者,导致人的物化。

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与形而上学不同,这与马克思批判形而上学提出实践哲学观相一致。人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发展着的,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具有个性的,人不是现成的而是不定型的。马克思对人的理解跳出了以往给人下定义的方式,即提出人的某一种属性作为人的本质。马克思的新思路在于,人是一种在自我实践活动中获得本质的特殊存在者,人所从事的活动赋予人以特殊性。马克思将其表述为:人的类特性在于他的生命活动的性质,而此生命活动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马克思还指出,人是什么样的,这与他们所进行的生产活动是一致的,既与他们生产什么是一致的,也与他们如何进行生产是一致的,通过研究人的活动特性来把握人的特性。自由是人从事实践活动的特性,自然也就是人的本质特性。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主体的人,劳动(实践的基本形式)和自由本就是内在统一的。自由不是人的外在目标,而是人的内在目标。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提示出,要理解人的自由,需要具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从实践哲学出发,马克思阐述了自由与主体的内在统一关系。

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劳动是人的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只有作为目的劳动才能使人作为人而生活,这样的人也才能是真正自由的人。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异化为生存手段,人只有作为劳动力商品才能受到承认,才能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服从资本支配,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人,才能生存。马克思把商品经济下,将作为劳动力商品出售劳动力以换取工资收入的状态,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此状态下,人的劳动不是目的,而是谋生的手段,人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受到物质资料限制的有限的自由。只有劳动复归为人的目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就要求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人自由安排劳动时间,自由选择劳动类别,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实现自由是马克思主体思想的题中之意。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多部文本中都阐述过解放问题,如何实现人的解放即自由,始终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不同的哲学范式对自由的理解不同,主体形而上学将人的自由归结为认识论问题,实践哲学则表明自由是一个现实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体性进行批判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体性不符合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解放和自由是马克思一切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有其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源。主体形而上学的抽象性和同一性将主体理解为抽象的、现成的、封闭的认识主体,现实中人也受到抽象的、具有同一性力量的资本逻辑的统治,消解主体形而上学同在现实生活中消除抽象力量对人的束缚,实现人的自由是对应的。马克思首要的理论工作就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考察,当马克思的考察深入到“正本”社会经济领域时,发现了取代人成为主体的资本。通过揭示资本主体性这一虚假的特性,马克思以资本主体性为现实维度的主体性批判凸显出其现实意义。

[1] 张雄.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J].哲学研究,2006,(10):27-34.

[2] 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M].陈良梅,夏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7-8.

[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11.

[4]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51.

[5] 贺来.“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2,116.

[6] 刘森林.反讽、主体与内在性——兼论马克思哲学中的反讽维度[J].现代哲学,2006,(5):18-27.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58.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7.

[9] 贺来,白刚.“抽象对人统治”的破除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11):148-150.

(责任编辑:邓 菁)

2017-01-06

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研究方向立项“习近平治国理政经济战略思想研究”(L15ZDA00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自由观的辩证智慧”( L13AZX001);东北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以经济学为例”( DUFE2015Y31)

郭 晶(1981-)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E-mail:guojingjlu@163.com

F0-0;B0-0

A

1008-4096(2017)02-0010-07

猜你喜欢
马克思哲学现实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漫画:现实背后(下)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