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导师制”在高职院校IT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

2017-03-15 12:51简碧园
电脑与电信 2017年6期
关键词:导师制计算机专业导师

简碧园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企业导师制”在高职院校IT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

简碧园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都是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少把企业真实的IT工作任务和岗位模拟引入课堂中。本文提出通过实施“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法,优化传统课程体系结构,同时对“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阶段性监督评价,总结经验,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导师制;IT专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 引言

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最早产生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而导师制在我国当前更多是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师生之间建立明确研究方向的导与学的关系。本文提出的基于校企合作的“企业导师制”是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我国自80年代开始改革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但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文讨论的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导师制度化建设,校企联合成立企业导师指导委员会,通过调查研究,收集素材,制定“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研究企业导师的选聘和职责制定、企业指导师的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等,在原有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法,优化传统课程体系结构,增加IT企业创业课程和企业孵化管理类课程,同时对“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阶段性监督评价,总结经验,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IT专业校企共建的创新实践平台上,形成“企业导师制”下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框架体系。

2 企业导师制必要性分析

据许多用人单位反映,目前高职教育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加强和完善。通过对我院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的研究,指出了我院计算机专业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企业工作经验匮乏,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重视;

(2)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还较重,工程训练强度不够,与生产现场脱离严重,学生接触硬件装置和设备的机会少。

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和结合我院计算机专业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企业导师制”,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境。

3 建立企业导师制的目标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校企双方联合选聘企业优秀的导师到校指导学生,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以岗位技能为导向的企业导师,这方面的导师,可以是企业一线的专业技能型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通过企业导师到校兼职上专业核心课程,把企业业务流导入到课堂中,设置企业生产环境,培养学生的企业岗位所需的真实能力,通过企业工程师课堂指导,让学生感受真实环境。第二是以学生的职业指导为导向的培养高质量就业的企业导师,这方面的导师,可以是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的相关主管,让有丰富企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士,通过讲座或是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与学生面对面讲授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从人才成长的轨迹来讲授,从企业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企业管理人员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企业的内部架构和规章制度等有全面的了解,为学生毕业做全面对接,让学生毕业即可以直接顶岗就业,做到校企之间人才无缝对接。

4 企业导师制的保障措施

4.1 制度保障基础

学院层面应该建立有利于科研可持续发展的人、财、物管理制度,科研处具体制订实施细则,实现科研的常态化管理。

(1)成立企业导师指导委员会

我院正在申报省创新创业示范校,正在大力投入创新创业建设,以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牵头,联合多家与我院有深度合作的企业成立了计算机专业企业导师指导委员会。从制度上保证了该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给予科研经费支持

对已通过的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均给予了一定的建设配套经费,并纳入学院年度预算。对申报项目和其他科研项目,均落实配套建设经费支持。

(3)制订并实施科研工作奖励制度

学院科研处具体负责,围绕科研强校制订一系列的制度,使得科研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对我院的企业导师制度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

4.2 具体任务

完善企业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企业导师制总体规划、导师选聘制度、导师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导师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建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室、创业孵化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企业与学校联合研发等软硬件升级的平台,从而使企业导师制得到有效保障。

4.3 实施路径

研究各个阶段学生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以达到IT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一阶段:素质培养,由企业技术总监或项目经理等担任职业指导师,联合学校辅导员、学校专业老师培养学生素质能力。邀请企业技术总监或项目经理到校开展讲座,导师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并建立学生职业规划初稿,为进一步的职业素质指导提供基础。第二阶段: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实现高职IT专业学生“零距离”上岗,依托计算机专业校企共建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推行“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导师担任顶岗实习总指导老师。第三阶段:知识培养,企业一线工程师或企业创始人担任创业课程总指导老师,学校专业老师全程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带领学生参与创业项目,下企业参观调研,亲身感受行业知识需求,熟悉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财税制度、人员招聘和管理等相关制度,让学生了解公司整体架构,熟悉IT公司的业务流程,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综合知识储备。

5 结语

明确企业导师实践能力的内涵与构成,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推进高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建设。建立高职计算机专业企业导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切入点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导师制”,同时使校内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企业导师带动下得到进一步提高,使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得以加强和提高,最终促进“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在“企业导师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因此,“企业导师制”有助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出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1]程敏,攀高雁,郭玉堂.双导师制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31(3):84-86.

[2]卫志民.企业导师制在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中的创新与完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60-63.

[3]蒋卫祥,王小刚.企业导师制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中的作用研究[J].职业教育,2014(6):62-63.

[4]潘龙领,王丽琴.高职院校企业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10-12.

Innovative Practice of "Enterprise Tutorial System"in the Training of IT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ian Biyuan
(Guangzhou VocationalCollege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zhou 510550,Guangdong)

Today,w 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of economy and society,society needs notonly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managementpersonnel,butalso a large number of highly qualified and practical talentsw ith innovative spiritand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Butmost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s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mode in the processof personnel training,hardly take the real IT tasks and job simulation into the classroom.This paper proposes to carry out the talents trainingmethod of“enterprise tutorial system”to optim ize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architecture.Meanwhile,it supervises and evaluates the talents trainingmethod of“enterprise tutorialsystem”,and summarizes theexperience,forming theeffectiv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enterprise tutorialsystem;IT professional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TP3-4;G652

A

1008-6609(2017)06-0010-02

简碧园(1983-),男,广东梅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及信息安全。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编号:No.GDYJSKT16-16;2015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计算机网络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No.201528。

猜你喜欢
导师制计算机专业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