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2017-03-16 22:03扈营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髋关节置换术老年

扈营吉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 观察术中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均治愈后出院。结论 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整个手术过程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安全管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2.09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但该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1-5], 且大多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 且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疾病, 增加了手术困难性与风险。因此, 手术的顺利完成除了操作者精湛技术外, 还需术中护理人员精心配合, 强化术中安全管理, 方可有效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6-8]。文中作者所在医院结合人工髓关节置换术特征, 从老年患者安全着手, 对其实施较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2月~2016年1月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中心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69例作研究对象, 其中男36例、女33例, 年龄53~74岁, 平均年龄(62.3±4.5)岁。髋关节病变类型为:严重股骨转子骨折7例、外伤致股骨颈骨折5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

1. 2 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安全管理 ①术前心理护理。因受高空坠落、车祸、塌方等因素影响而产生损伤的患者, 多无任何思想准备, 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其出现不良心理反应。而髋关节慢性病患者, 长时间身心遭受折磨, 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所以, 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心理特征, 为患者讲述接受手术并成功治愈的病例, 缓解其心理压力, 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用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②术前评估。髋关节病变的老年患者, 大多都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应先了解病历, 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若有必要应向主治医师咨询患者病况, 并参与到术前讨论中, 以准确评估术中麻醉、体位并发症风险等, 便于高效配合。③术中所用物品的准备。术前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患者所用到的人工髋关节材料, 做好人工关节类别、型号、尺寸的检查, 并检查手术器械能否正常使用, 结合患者病情备好术中可能会出现意外的抢救药物与设备(如氧气、除颤仪、加温输液仪、加温垫等)。

1. 2. 2 术中护理安全管理 ①认真核对、保证患者与手术部位准确。开始麻醉前麻醉医师、操作医师、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再三核对患者病历资料、手术部位标识、腕带标识等, 切皮前再次核对, 提高准确性。②术中静脉输液安全护理。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差, 术中可能存有失血风险, 需选择18 G或20 G静脉留置针穿刺, 合理控制术中输液速度, 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状况, 预防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输复方氯化钠、生理盐水, 禁输葡萄糖液, 根据患者体征使用加温输液器, 以防低体温。③妥善摆放手术体位, 预防体位并发症。依照手术操作者要求与患者皮肤弹性差的特征, 采用质地软、大小适宜的体位垫, 最好采用健侧卧位, 保持患肢朝上, 腰下垫奥克兰(OKL)侧卧位凝胶垫, 两侧用背部扶托稳稳固定, 双下肢间放置软枕, 双上肢放于扶手架并固定。同时, 还应在腋窝处放一软垫, 避免臂丛神经受压, 所有骨突部位均放置衬垫, 以达到保护的目的。老年患者因心功能代偿能力差, 麻醉后体位变化会引起回心血量改变, 进而使心率、血压、呼吸出现变化, 即需由麻醉师、操作者、護理人员协作调整好患者手术体位, 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④严密监测病情, 妥善处理突发情况。受麻醉与手术刺激, 病情变化快, 特别是老年患者, 为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在麻醉前准备好可能会用到的降压药、升压药、强心药等, 便于病情出现变化后能及时用药。因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能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各类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结合手术进程, 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 如在扩大股骨髓腔操作时, 需重点观察患者瞳孔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以明确有无脂肪栓塞, 骨水泥使用时, 因其有细胞毒性, 会削弱局部组织抗感染能力, 可能会导致循环系统改变、过敏反应、猝死、脂肪空气栓塞等。此外, 还会出现压迫, 使得周围血管、神经与其它组织器官遭受损害, 因此在骨水泥填充过程中应协助手术操作者、麻醉师做好患者体征观察工作, 如遇突发情况, 第一时间作出处理。⑤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术后感染。髋关节置换术一旦发生感染也就预示着手术失败。老年患者免疫力较低, 感染风险高, 因而手术中用到的灭菌合格的器械与器材也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限制手术室医护人员数量, 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 避免感染。

2 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31例行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3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术中实施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 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均治愈后出院。

3 讨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 也关系到医疗质量的提升。因大多老龄患者都伴有器官衰退现象, 且有严重合并症病, 为手术带来较大风险, 也就对术中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护理安全管理即是在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基础上控制不安全因素, 消除安全隐患, 减少医疗纠纷[9-15]。在新时期, 做好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本文中作者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从病情监测管理、体位护理管理、无菌操作等方面着手展开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 最终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31例行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3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且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由此作者认为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 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征,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与准备工作, 强化术中生命体征监测, 做好并发症抢救工作, 以便让老年患者平稳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李伦兰, 甘玉云, 张丽娜, 等. 出院后电话随访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4):414-417.

[2] 马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吉林医学, 2015(10):2055-2056.

[3] 李海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4):43-44.

[4] 冯明利, 沈惠良, 曹光磊, 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研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29(2):121-123.

[5] 张亮, 徐辉, 郭晓忠, 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1):1-6.

[6] 周桂兰, 谢海辉, 吴丽云. 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用药安全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19(4):55-56.

[7] 吴虹, 王列香. 32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医学信息, 2014(31):139.

[8] 任改枝.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 46(7):876-878.

[9] 朱振华.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护理安全管理. 当代护士(旬刊), 2012(12):87-89.

[10] 吴世雯.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中國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 30(4):468-469.

[11] 金瑞军. 浅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对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22):2-4.

[12] 庄妹, 周花仙, 张鲜红.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8):95-96.

[13] 付友兰, 韩嵩梅, 郑玉红. 70岁以上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护理问题及对策.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3, 24(6):477.

[14] 孙冬兰. 50例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的研究. 吉林医学, 2014(29):6591-6592.

[15] 刘莉. 100例贫困残疾人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安全管理. 全科护理, 2013, 11(29):2717-2718.

[收稿日期:2016-10-13]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髋关节置换术老年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