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未必都是寒潮惹的祸

2017-03-18 19:22余飞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黏液病人患者

余飞

一波寒潮的到来。宣告2016年的冬天模式启动。王阿姨和往年一样,早早就穿上毛衣、毛裤。外面还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尽管如此,她还是感觉手脚冰凉,冷得厉害。而且整天提不起精神,干什么都没兴趣,老好忘事,干活丢三落四。开始她以为是自己身体虚,但吃了不少补品,包括传说中的“东阿阿胶”。依然不见好转,这才想到去看医生。化验检查显示,王阿姨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最终确诊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

手脚冰凉一般不是病

我们的皮肤下有冷、热感受器,可以感受外界温度的变化。当皮肤感受器感到寒冷时,就会关闭皮肤的毛细血管,让血液优先流向心、肺等重要器官。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在寒冷的环境中让内脏保持温暖,免得出问题。但这样一来,流向皮肤、肢体末梢的血量就会大大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在寒冷的季节,人们的手、脚和脸部会很冷。所以,冬天在寒冷的室外,手脚冰凉不足为奇。但有些人即使在暖和的室内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而且往往女性居多。

一般而言,手脚冰凉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对寒冷环境的自我保护反应。但若怕冷的感觉格外明显,同时有乏力、困倦、体重增加、胃口下降、便秘等,女性还有月经不调等症状,最好去医院查一下甲状腺功能,要当心可能是“甲减”使然。

手脚冰凉且怕冷是甲减冬天最常见的症状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重约15~25克。它位于颈前部,喉结下方2~3厘米处,外观呈蝴蝶状,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新陈代谢,而甲状腺激素被誉为人体的“生命之火”。“甲减”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所致的代谢综合征。据调查,我国甲减(包括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病率约为6.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甲减似乎特别“偏爱”女性,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的比例约为8:1。尤其是青春期、妊娠期、分娩后和更年期女性更易罹患此病。成年人甲减最常见的病因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其他原因有甲状腺手术及放射碘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后期以及碘摄入不足(主要见于碘缺乏地区)等,因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下丘脑病变引起的甲减临床比较少见。与甲亢相反,甲减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降低,临床表现为怕冷、少汗、便秘、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心率缓慢、疲乏、嗜睡、反应迟钝、精神不振或抑郁、月经不调、贫血、面色蜡黄、有黏液性水肿等。由于机体产热能力下降,甲减患者会比普通人更怕冷。

甲减的危害是全身性的。轻症甲减可导致畏寒无力、食欲不振、身体虚肿、性功能障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重症甲减可导致心包积液、心衰、血脂紊乱、贫血、黏液性水肿甚至昏迷等。孕龄期妇女甲减可以导致不孕,妊娠期甲减不但容易导致流产、早产,更会影响到后代的智力发育。甲减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不像甲亢那样有“粗脖子”“突眼”等典型体征,加之病情进展缓慢,因此,甲减在早期很容易被忽视或漏诊。例如,常因月经不调被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因少言寡语、精神萎靡被误诊为抑郁症;因心动过缓、心包积液、浮肿被误诊为冠心病;记忆力减退认为是年纪大的必然现象;便秘认为是缺乏运动的结果;体重增加认为是中年发福……

甲减病友安然过冬的两原则

由于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机体产热不足,病人常常是耐热不耐冷,耐夏不耐冬。平素就怕冷的甲减病人过冬,不仅需要坚持正常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及季节特点调节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以辅助和自我治疗。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生活起居避寒保暖甲减病人的身体产热量下降,免疫力及抵抗力较差,在冬季比一般的人更容易怕冷受寒感冒。所以就更应当注意防寒保暖。人体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与自然界保持协调平衡。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应当讲“藏”。如中医古书上所说的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这是因为冬季寒冷,早晚尤甚。甲减病人本身由于缺少甲状腺素,体温偏低,在清晨和傍晚更不宜外出活动。而且清晨的空气质量并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么“新鲜”,反而是最差的时候,对有早起锻炼习惯的中老年人来说,冬季盡量应当推迟早起锻炼时间,避免受寒。多活动、多锻炼可以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增强甲减患者的抵抗力和产热量。但要注意防止运动过于剧烈,过度运动不仅无益与健康,还可能诱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像甩手、捶背、散步、太极拳等锻炼方法很适合中老年甲减患者患者。

二是搓手暖脚促循环甲减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容易手足发凉,四肢欠温,在寒冷的冬日,这些身体暴露的部位就更容易受寒。中医学认为,阴经阳经等十二经脉多在手指处交会,手上有许多穴位,经常搓揉按摩不仅可活动关节,有利气血经脉通畅,升提阳气防寒保暖,还可以帮助甲减病人缓解手胀、晨起手指关节僵硬症状。这种保健方法十分简便,看电视或坐车的时候都可以做。老百姓还常说寒从脚下起,护好脚身上就暖,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甲减患者每天晚上特别是睡前用一盆热水泡脚半小时,边泡边搓,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作用,还能改善睡眠,可谓免费的家庭足疗。

甲减病人冬天饮食两原则

一是宜温补忌寒凉祖国医学认为,日常食物有寒凉温热之性。中医认为阳气有温煦机体,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阳虚则寒。甲减病友怕冷喜热乏力,多属中医的阳虚,冬天寒冷最适宜温补。在肉类食品中,羊肉、狗肉、鹿肉、牛肉等性属温热滋补,蛋白质含量高,热量高,可以多吃。从西医角度来看,饮食中供应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能改善甲状腺功能。蔬菜类中韭菜、山药可以温阳健脾,瓜果类中胡桃肉可以补肾温阳,甲减病友宜多食用。寒凉生冷之品如冷饮、苦瓜、西瓜、菊花茶等,少吃为好。同样,大闸蟹性凉不宜多吃,我们平时吃螃蟹沾姜末也是为了避免其寒性。由于甲减患者胃肠功能减弱,不容易消化,容易出现腹胀等问题,食用海产品最好清蒸着吃,不仅能保持味道的鲜美,还能避免油腻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二是宜低盐忌偏咸甲减病人由于黏液性水肿,常常手足肿胀身体发胖,咸的食物会引起水纳储溜而加重黏液水肿。虽说甲减病人不像肾病患者一样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但也要少吃偏咸的食品如腌制的咸菜等为好。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物治病,重在攻邪;食物疗养,重在扶正。我国民间也有冬季进补的习惯,甲减病人可以在冬季选择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我们首先推荐黄芪这味中药,黄芪擅长补气温阳,夏天吃多了可能会上火,但是冬天则特别适合甲减病人自制药膳和煲汤,会改善精力。

猜你喜欢
黏液病人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谁是病人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病人膏育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