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

2017-03-20 19:49任吉君黄基传吕慧王艳周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基地建设实践教学

任吉君+黄基传+吕慧+王艳+周荣

摘要:以地方高校园林专业为例,探索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的必要性。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弥补了校内实践教学投入和师资的不足,并为大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实践和创业创新训练平台。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033-03

一直以来,在就业市场企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上岗即可适岗,而目前应届毕业生总体情况是自身综合素质并不很高,特别是毕业实习期间没有参与过任何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的毕业生,其综合能力与企业的要求相差较远,在本专业内就业难度相对较大。高校一定要适应人才就业市场中企业方面的要求,否则别无选择。而化解这种人才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人才就业市场的要求。

本研究以我校园林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例,探讨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成效。

一、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是贯彻落实国家教改的需要。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必须要加强实践育人的队伍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育人基地。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是提高师生业务素质,高校服务于地方并促进地方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就业的需要。自2001年以来全国大学毕业生逐年递增,截止2015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人数约700万人,比2014年增加近2万人;而大学毕业生达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与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相比,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仍显不足。多年来人才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现象未得到根本解决。

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是高校实践环节的补充,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1-3]。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受校内条件的限制,理论教学往往与实际相脱节,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恰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大学生通过在基地的实习、毕业设计,可以切身感受行业发展的现状,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参与基地项目的设计、施工、预算、招投标、管理,可以锤炼品性,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同时,大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可以切身感受、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相应待遇问题,企业也可零距离观察了解这些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旦企业岗位有需求,学生很容易在毕业后去实习单位就业,增加了就业机会,利于大学生就业。

3.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是完善实践育人队伍建设的需要。校外实践基地又是校企联合的研发试验基地。高校和基地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开展专业联合研发,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传播学校影响力,解决企业的急需,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对于园林专业而言,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异常重要[4-6]。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园林人才,除了重视校内理论教学之外,还有必要建设高质量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二、校外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园林专业自2005年开办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基本满足了大学生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2008年学校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改革,开设的实验课尽管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占比超过90%,专业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教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1)实验内容局限于某一章的内容,知识点和综合度存在不足的现象,缺乏创新创业实践项目。(2)受岗位考核目标的影响,多数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法研究和申报教研课题缺乏积极性。(3)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不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创业活动。(4)专任教师8人,教学任务繁重,学生课外实践指导欠缺。专业建设需要引进外援,迫切需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众所周知,要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园林复合人才,仅停留在课堂上的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校内实验室以及实践基地的功能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只有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才能与园林行业的实际和市场接轨。各种规模与类型的园林企业代表着当今园林行业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在专业公司实践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也可以锻炼师资队伍,企业增效,一举多得。于是,园林专业近年来开展了一些教改尝试,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园林系从2012年开始先后同省内13家园林公司签订校企共建园林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经过校企双方几年的共同努力,园林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

1.校企合作加强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双方互惠互聘合作,建立了一支由学校园林专业教师和企业园林工程师、高管人员相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每年学校选派老中青年教师赴企业进行实习指导,同时邀请企业高管、高工来校参加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相关课程的讲学,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校外实习、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教师,弥补了师资力量的不足。在校企合作中,校方获得了大量的产业信息,为科研立项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支撑,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2.基地运行获得多项教研课题。从2012年开始,动员教师并联合校外基地企业申报和参与各级“创新强校工程”、“质量工程”等建设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前期的研究工作,为后续开启的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013年获1项校级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基于CDIO理念的园林专业计算机设计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开发;1项校级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1项校级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空间构形量化分析。2014年获得1项省级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1项校级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园林人才校外实践基地;1项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项目为导向的《园林建筑設计》课程教学改革;园林专业获校级“创新强校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获得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1项:“佛科院—广东绿雅环境艺术工程公司”园林人才校外实践基地;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即基于佛山城区“一路一树一景观”的道路绿化研究;获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项:“基于空间句法的岭南园林特色研究”和“辣樟等广佛适生园林植物在活体状态下的驱蚊效果研究”;获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项目2项,即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和“园艺专业型硕士协同培养改革试点”;获校级学术基金1项:对佛大新校区园林植物规划的几点建议。3年多来共有十多项课题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资金支持。

3.項目带动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严抓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深化第二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园林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带动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实践活动。例如2013—2015年分别有3人、13人、11人获得校级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2014年、2015年分别有11人、25人获得校级大学生学术基金;2014年、2015年分别有10人、12人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2015年有2项被推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标志着我校园林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取得了质的突破,跃上了更高的一个台阶。

组织动员大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邀请行业专家、公司高管来校进行学术讲座,明显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园林专业自2014年开始组织一年一度的“仙湖杯”园林景观设计大赛,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年度科技文化节以及其他专业实践活动。例如2012级1人荣获“燕园杯”第八届全国(国际)青少年书法美术大展三等奖,2011级、2012级各1人荣获“创青春·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银奖,2012级7人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级三等奖,2012级2人荣获2014广东省传统龙狮、麒麟锦标赛省级第一名,2013级1人获得首届佛山市南海珈祥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举办的“珈祥杯·水景园艺设计大赛”二等奖,另有5人获得三等奖。再比如由恒大集团承办的2015年首届“恒大杯”全国大学生园林设计大赛,我校园林学生参赛作品《回家》获得优胜奖,表明我校园林专业办学的水平和学生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4.共建实践基地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园林专业从2012年开始,加强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签约13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实习后留在原毕业实习单位工作,从而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虽然省内多所高校相继增设了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但是凭借重视校外基地建设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办学特色,多年来我校园林专业就业率高达98%,专业对口率80%以上,就业率远高于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园林专业的就业率和对口率在我校每年都稳居前列,形成了较强的优势和明显的办学特色。比如2008级3人、2009级1人、2010级2人、2011级2人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绿雅环境艺术有限公司和壹一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最后被公司录用。从以往的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我校园林专业办学与社会行业需求高度吻合,方向正确,毕业生素质较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5.校企资源共享创造了互利双赢局面。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了共享。校方邀请基地企业高管、专业技术人员来校,通过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进行专题讲座,以及利用基地企业的实践场所、专业人才开展学生专业实践、课程实习、毕业论文指导或项目合作,保证了人才培养类型和教学计划的与时俱进,也保证了教学大纲制定的前沿性和实习、实践的针对性,明显提高了校外实践教学效果;校方师生通过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理论联系实际,在锻炼了自己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贡献了力量。这种校企接地气的互利双赢的合作办学模式,实现了良性循环,达到了互利双赢目标。

三、结语

园林专业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实践和创业创新训练平台。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与创业创新训练的热情,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带动了教师申报项目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专业教师的能力建设,增强了专业的实力和影响力。通过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同发展,实现了互利双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在严抓课堂教学,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合人才市场需要的更具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163-166.

[2]陆晗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34-135.

[3]任敦亮,母丽华,姜洪喜,等.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研究[J].林区教学,2015,(2):5-6.

[4]黄小燕,张力,卢集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2014,(22):135-136,151.

[5]汪俊辉,胡烨.理工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81-82.

[6]刘军山,王成刚,王文,等.“双师+科研”型实验教学队伍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240-243.

Research on Out-Campus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n the Local University

REN Ji-jun,HUANG Ji-chuan,LV Hui,WANG Yan,ZHOU Rong

(Foshan University,Foshan,Guangdong 528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out-campus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Deficiency of funding and staff issues in on-campus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can be improved by out-campus practical teaching base,meanwhile,a wider learning and practical platform,including innovation and pioneering practical platform,can be founded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oretic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students can be enhanced by direct participation of design,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engineering project.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practical teaching;base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基地建设实践教学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