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

2017-03-20 09:31葛星

葛星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由于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也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得以提升。现阶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关键的技术环节,在建筑工程中所发挥出的影响极为明显。其不仅能够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更能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需要着重分析的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正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与数量上的逐年递增,而逐渐提升到全新的技术与质量要求层面。对此,本文简要阐述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建筑行业得以快速、稳步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67-2

0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建筑行业得以迅猛发展。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有了全新的标准。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其不仅适用于各种土质环境,更能使桩基的承载力得到有效加强,并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相应的降低。虽在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及不足,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经验的丰富,必将使此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注浆施工技术,此种技术不仅涉及劈裂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涵盖渗透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而这其中所涉及的两种注浆施工技术,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其中的劈裂注浆施工技术,是在相应的压力作用情况下,以注浆管为载体,将水泥浆液采用高压形式,逐渐灌注到桩体的侧部孔隙内,使灌注桩相邻的土质条件得到进一步固化和改变,从而使桩端阻力及摩擦系数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土体强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并逐步满足和适应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同时,对于土体所具有的初始压应力,采用高压注入的水泥漿液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克服,这也使得土体中存在的受力生成劈裂和破坏等现象,能够通过水泥浆液的逐步灌注与在裂缝中的渗入等,使此内的虚土沉渣在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方面的性能,都发生较大改变,并且,灌注桩与其相邻的岩层土体条件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此种现象的出现,是高强度复合土体逐渐形成的方式和过程,此种技术形式,即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1]。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

2.1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工序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工序为图1所示。

通过此图可以看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所实施的阶段,是在成孔工序后进行,同时,此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涵盖图中工序,还涉及到其他重要的工艺环节,如混凝土养护环节、预埋管件的检查、以及预埋管件的加工环节等。

2.2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具体施工工艺

①成孔作业。在进行钻孔作业前,要将所应用到的各类机具准备完备。同时,在满足测量基线与桩位、水准点标准基础上,将三个孔洞以120°钝角形式,均匀分布在距离钢筋内存约50—100mm位置处。随后,通过地质钻机做进一步的注浆孔作业。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成孔环节时,要使得成孔深度至少在桩底部之下500mm以下,且要通过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合理的控制好成孔的深度。②清孔作业。在成孔工序结束后,便应采用相应的清孔设备,对注浆孔进行有效的清理,以确保孔洞中不会因成孔等工序而留存杂物或泥坯。在此环节中,可应用到具有高压旋喷功能的钻机,采用高压的旋转式喷射水流,对孔洞、及孔底位置进行充分的冲洗,且此工序应在排气返水观察清澈后,方可结束操作。③制作注浆管。对于注浆管的制作环节,应充分考虑到其所涉及的应用角度,来选取适合的材料进行施工制作。例如,在进行土体加固注浆时,可在注浆管的制作上,选取钢管及塑料管作为制作材料;若需要注浆管承载重量,并同样做加固应用时,则可选取钢管作为注浆载体[2]。且在通常情况下,所采用的材料大多为超出钢筋笼约0.5—1m范围内的无缝钢管。同时,在进行注浆作业时,还要在灌注桩底部设置压浆喷孔,并要确保所需注浆管的截面积要大于注浆孔面积。④注浆管的安装。钢筋笼的下放,是此施工环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若需对注浆管进行安装,需将钢筋笼与注浆管做充分的结合与加固,采用铁丝、铁箍等材料,将注浆管紧密加固在钢筋笼上。并确保注浆管固定与钢筋笼上的位置,需高处钢筋笼25cm左右,若注浆管底部超出钢筋笼位置,则要对超出部分做封堵处理[3]。同时,将梅花形孔布置在侧壁上,并对其用胶布等材料进行缠绕。⑤注浆施工作业。此环节的作业内容,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整体流程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孔隙灌注可固化浆液,以此使其力学性能得到有效增强。需要注意的是,若在软土地基处进行此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所设置的灌注桩间距应具有合理性,避免因距离过近而导致灌浆质量下降。因此,需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来合理控制和调整灌注桩桩距,以此确保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性。同时,此环节中的另一重点为注浆技术,且在不同的注浆工序内,所涉及的实际操作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首先,首次注浆过程中,要在前期做好压水试验,以此来确保注浆管能够稳定作业,并符合具体的注浆施工要求。而且,对于首次注浆而言,大多均采用3级左右水压进行缓步操作,并确保压水压力能够使注浆管得以疏通[4]。同时,在施工前阶段,也应将水泥浆液做事先的配比,并搅拌均匀,在完成压水试验后,便可通过高压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预埋管,逐步注入到灌注桩底部。此过程中还需对所涉及的各类注浆数值及信息等做明确的控制和记录,为二次注浆工序做好准备工作。其次,需要进行二次注浆作业。将水泥浆液依照逐渐粘稠的注入方式,进行桩底的注浆。随后,将水泥浆液与水玻璃材料,应用双液注浆机同时注入到注浆孔底部,使孔底得到有效封堵。且在此过程中,仍需要高压泵与注浆管的有效配合[5]。而后可将水玻璃注浆停止,仅作水泥净浆注入。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灌注速度做明确的控制,以避免因灌注过快而导致气泡的生成,使灌注质量受到影响。

3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时,要注意以下方面:施工前,切勿忽视备用电源的准备;严格控制水泥浆液配比,并对其有效注浆时间和速度,做出合理的控制;要在压浆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注浆结束后,及时封堵注浆管两侧,以免因冒浆现象的发生而导致注浆效果受到影响;将混凝土浇筑和注浆工序两者间的时间间隔缩小,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强度及注浆量减少等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各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以确保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较为完善的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项目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而逐渐增多,这也使得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程度不断深入,并且,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被得以广泛应用。此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更因其经济效益的良好,而受到众多建筑企业的普遍关注。文中通过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明确阐述出此种技术所具备的优异特性,这不仅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良好的质量保障,更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罗重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89.

[2] 唐小芬.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4:104.

[3] 相秉志,成瑞凤.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1:47-48.

[4] 陈金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4:72+77.

[5] 周海亮.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