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下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探讨

2017-03-20 14:38张灿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张灿

在我国的区域發展过程中,农村区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村区域发展的速度,提高农村区域发展的质量,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把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保证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能够取得协调发展。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作出了分析和说明,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区域发展。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区域协调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村区域发展相对非常迟缓,这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不利。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区域发展速度,把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那么,分析当前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原因

首先,我国的农村很多土地市场不景气,很多农民流失了农地产权,与之相关的很多机制尚不健全。这些都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也使政府没有办法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民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农地不能自由流转,阻碍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的区域管理增加了难度。

其次,当前我国的教育提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农村,想要很好地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必须管理好农村教育,想要管理好农村的教育,就必须解决难点问题。但是,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农村的教育管理一直非常薄弱,基层根本不重视农村的教育发展。

再次,根据农村镇级银行的成立情况看,这些银行都是设立在行政中心附近,这样的布局设置已经违背了初衷,偏离了既定的航线,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农村的培育规划不完善,市场体系存在很多漏洞,农村市场的主体水平欠佳,市场体系没有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规模,农村人民的维权意识非常薄弱,农村市场中不和谐的因素有很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资金的支持,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不仅缺乏市场的信息,还缺乏相应的资金援助,这就导致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最后,农村公共管理的产品之间存在很多矛盾,质量并不是很高。城乡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县级和乡级政府主要负责投入农村的公共产品,但是县乡两级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一个有力地保证,这就没有办法对农村公共产品给予有力地管理和支持。在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管理问题上,虽然财权分工很明显,但是事权分工不明,特别是公共产品的管理出现严重错位的现象。

2 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农村区域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要提升农村发展管理。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管理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

土地流转要进一步加快,及时调整相关政策,逐渐提高产品的价格;使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开发出更加优质、更加绿色的农产品;除此之外,其他的部门也应该加快自己的步伐,更好地发挥农作物的功效,更快地提高竞争力。

2.2 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

要想彻底把公共物品的攻击问题和管理问题处理好,使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保持平稳,这样可以大幅度减轻农民的负担,是我国的农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经济的进步。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完善相关的机制,在政府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其他相关部门的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还要健全法律法规,把管理行为管理好。

2.3 重视基层农村教育管理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使农村的义务教育能够有效开展,保证农村有足够的资金应对义务教育,给予农村教师相应的补贴,让这些教师资源为农村的教育做出贡献;;教师的工资待遇要规定好,让农村的 教育保质保量地完成,尽快完善农村的基础教育建设,使义务教育取得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尽快使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逐渐优化农村的教育管理。

2.4 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管理

在我国的市场中,农村市场占据非常重要的成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完善市场体系,这也是促进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农村的过程中,建设商品体系建设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能够保障农民的增收,真正实现农业的价值。

2.5 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

立足于竞争力的视角,我们必须要重视农业创新,不仅要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创新,还要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创新,使土地的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增强农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引进相关的技术产品,使农业生产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把农业生产与智能化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创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转型,在我国建设更多的农业生产基地,推选出农业产品的示范区和示范点,让优秀的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快速发展,尽快完善相应的机制政策,发展集群式农业产地,选取一些基地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促进我国的农业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国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产学研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6(19).

[2]黄晓媚,王舒翔.浅析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J].中国农业信息,2013(09).

[3]逯朋宇,雷国平.深思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3(09).

[4]王晓,李二玲.河南省农村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基于对河南省17个专业村的调查[J].河南科学,2011(03).

[5]江金启.中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基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解释[J].南方经济,2009(06).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猜你喜欢
区域协调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文献综述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体制改革思路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核动力财政可持续与财政一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十三五”期间嘉兴市与沪杭同城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