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汉语拼音教学改革

2017-03-23 13:05王娜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汉语拼音拼音儿歌

王娜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拼音的作用越来越广,人们学习拼音的热情越来越高,关于拼音教学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时至今日,拼音教学仍然存在儿童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许多教师对学生拼音学习的要求普遍增高,讲解进度过快,拼音教学几乎是走过场,学生的认读、拼读、书写,一路都是快马加鞭,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都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教师讲解的速度基本上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成反比的。有的过于注重灌输拼音知识,有的没有明确认识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的则对汉语拼音的名称介绍有误。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拼音只是一些符号和规则,没有实际意义。无论是读音,还是形状和书写,都是比较抽象的。在十几个课时之内掌握全部的字母识记和拼读规律,对七岁左右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艰巨而枯燥的任务。拼音学习负担重、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教育者和学习者。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利用问卷形式在李沧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拼音教学现状的调查。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区汉语拼音教学似乎处于一个被冷落的尴尬境地。在教育对象方面,学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拼音教学压力过大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减轻学生的初学压力,很多家长、幼儿园将拼音学习任务提前到学前。但由于师资水平等各种社会资源的差异,很多学生却学到了错误的拼音用法,给小学的拼音教学造成了很多困扰。又因为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儿童能力发展不均衡等原因,使得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大量出现学习、练习及难点突破辅导力度不够等现象,对很多学困生的课余辅导成为了家长的第一要务。由于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技巧,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当的教育方法和情绪,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亲子关系。小学一年级采用集中教学拼音的方法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上课,就在语文课上马上开始整堂课集中学习汉语拼音,而且连学八周。别说孩子,就是成年人这样学习也会感到枯燥乏味。大部分家长在事后都会由衷感叹:孩子入学的第一个月学拼音几乎是家长和孩子的“黑色九月”。

通过与老师们座谈交流,我们也认识到,如果一年级初学的拼音基础不扎实,有个别模糊或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就会很难消除。加上人在早期具有形状认知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儿童认识汉字比拼音容易得多,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儿童对拼音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小。对于拼音学习,除了一年级刚入学的集中识记外,在后续的学习中,拼音知识巩固都是渗透在其他的学习内容之内,知识点比较分散,对儿童拼音学习中的“漏洞”缺乏系统的补偿性学习和练习,使得拼音学习从最初的难点成为日后学习中“永远的缺憾”。在初中,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抱怨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拼音的学习和练习少,导致拼音等基础知识非常不扎实。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小学拼音教学中的问题,所以试图改变这种现状。经过前期的研究分析,我们赞同的是学拼音的同时进行识字、诵读,让拼音成为一种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汉语拼音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字,提前读写。以往的拼音教学是以教师的教读为主,关注汉语拼音的字音、字形、四声、拼读,对汉语拼音的评价也局限于“给汉字注音”或是“看拼音写词语”等,形式单一,效率不高。

我们认为教学汉语拼音的最佳方法不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40分钟集中教学拼音的效果远不如将40分钟分拆成4 个10 分钟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在开始阶段认识韵母和声母“ɑ o e”“b p m f”,教学10分钟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也有兴趣。

研究中我们重点尝试了低段的拼音教學改革——诵读儿歌,拼音识字。即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将拼音融入到儿歌、故事之中,让学生在诵读儿歌、听读故事的过程中熟悉拼音,并且恰当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样学生通过诵读儿歌就能学拼音,识汉字,练说话,会表达。

一、制订拼音教学评价指标

综合以上分析,根据汉语拼音教学基本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我们制订了汉语拼音教学评价指标,以便教师对照具体指标制订教学目标并实施教学。具体如下:

1-1 正确认读声母、韵母与整体认读音节。

1-2 正确、熟练拼读音节。

1-3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1 认识四声符号,掌握四声的正确读法。

2-2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3 掌握汉语拼音标调规则。

3-1 结合拼音进行识字教学,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3-2 能够掌握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一般步骤。

4-1 学会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

4-2 能够借助拼音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

二、结合儿歌诵读学习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学生语言生活中的运用。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校,拼音知识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孩子们对于枯燥的单纯的拼音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对儿歌的诵读却热情高涨。所以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我们将拼音教材进行重组,每节课都为学生补充2~3首小儿歌,通过诵读儿歌让学生熟悉拼音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指导拼音字形的书写,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读能力,再由拼音的认读到音节的拼读,进而在诵读儿歌中练读拼音词和拼音句,训练他们见形知音的能力。

如在教学《ɑo ou iu》一课时,我利用儿歌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儿歌中复习单韵母ɑ、o、e、i、u、ü。随后我告诉学生:“单韵母的身手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ɑi、ei、ui,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想不想跟他们交朋友啊?那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新朋友吧。”学生在电子白板上通过单韵母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了ɑo、ou、iu,然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编出朗朗上口的儿歌:

ɑ和o在一起,早晨问好 ɑo、ɑo、ɑo。

o和u在一起,拉拉小手 ou、ou、ou。

i和u在一起,悄悄溜走iu、iu、iu。

这样,学生在诵读儿歌中就认识了ɑo、ou、iu,通过同桌读、男女生读等形式掌握了这三个复韵母的读音。

如学习《ɑn en in》一课时,我们将复韵母ɑn、en、in融入一首小诗歌:

金灿灿一地落叶,

吱悠悠一架秋千,

呼啦啦一队大雁,

秋天就在我们眼前。

学生借助韵文的朗读,识记了ɑn、en、in。

为了让学生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in,教师可以设计韵文诵读:

茵茵草原 银河浅浅 饮水解渴 沙滩脚印

“茵茵草原”“银河浅浅”“饮水解渴”及“沙滩脚印”四句韵文是为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n编写而成的,目的是淡化音节教学,让孩子们在读词中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n,读准音节的四声,将词与音节融为一体。

再如学习《ɑnɡ enɡ inɡ onɡ》时,学生学读儿歌《彩虹》,第一遍教师先范读给学生听,第二遍教师领读,加入摆手摇头的动作。这样,就把拼音、文字、图画结合起来,达到读儿歌、学拼音、识汉字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补充了一些适合拼音教学的儿歌,如《看天鹅》《小蚂蚁过河》《数金鱼》《魔术》《看大佛》《打电话》等,还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补充拓展阅读材料,如《秋天的蝴蝶》《小刺猬》《虫儿的歌》《买菜》《四季歌》等儿歌,从而进一步满足学生诵读儿歌、乐学拼音的愿望。

三、结合识字教学学习

拼音教学中,在大量拼读音节的同时,带出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笔画又简单的汉字,让学生识读。因为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学生理解字义没有困难,教师也不用多解释。这些汉字只读不写,学生经过多次见面,达到识记。在拼拼读读、说说读读的过程中,规范的词汇量增加了,拼音熟练了,汉字也认识了,既解决了严重的方言影响教学的问题,又一改过去单纯读拼音、写拼音、记拼音的枯燥教学,使学生踏进校门就尝到了学好拼音能识字读书的甜头,从而学习兴趣大增。

学习拼音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从而能够识字、阅读。所以在教学《ɑo ou iu》一课时,我通过指导学生在诵读儿歌中熟悉了拼音ɑo、ou、iu,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生字“早、好、叫、跑、笑、小、角、有、溜”,学写生字“早、小、鸟”,我选择了一首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儿歌《早》——

早起的小鸟喳喳叫,

醒来的花朵微微笑,

早起的孩子精神好,

见面互相说声早!

只有墙角的小耗子,

一声不响溜跑了。

先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儿歌,在此基础上去掉拼音,借助电子白板的聚光灯、放大镜等功能,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再读儿歌时,学生的生字读音都十分准确。随后进行“早”字的书写指导,先用视频展示“早”字的演变,然后利用汉字笔画回放,让学生看看“早”的笔顺,再用视频展台在田字格中进行范写,如此一来就很直观地对学生进行了写字的指导。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白板的拖拽、组合、聚光灯、视频展台、汉字动画等功能,让学生在诵读儿歌中认识拼音,识记生字,并且在指导学生书写拼音和汉字的时候,视频展台的功能性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由此可见,拼音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字,阅读儿歌。

四、结合说话写话学习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完善。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语言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的连贯性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课上仅仅让学生学拼音、识汉字是不够的,我们要让学生能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仍以《ɑo ou iu》一课为例,为了能够练习说话,我在识字环节之后又出示了一首儿歌:

小鸟起得早,

吱吱喳喳叫,

飞到草地上,

做呀做早操。

先让学生认读这首儿歌,然后我借助白板拖动出小猫、大象、小兔、小朋友等图片,说:“你看,草地上又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做早操,你能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吗?能试着把小儿歌补充完整吗?”学生在小组内先讲了故事之后,就纷纷举手补充儿歌,有的说:“小猫起得早,喵喵喵喵叫,跑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还有的说:“大象起得早,鼻子两边摇,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有的大声喊道:“同学们起得早,天天做早操,伸呀伸伸臂,弯呀弯弯腰,踢呀踢踢腿……”此时,我也忍不住接上他的句子:“太阳夸奖你,身体多灵巧。小鸟夸奖你,学习真美妙。”听了我的句子学生们高兴地拍起手來。

就像这样凭借拼音来朗读儿歌,使得学生有了大量接触拼音和音节的机会,也便于复习巩固,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在诵读中也加深了对生字的认识,教师再进行识字、写字的指导,便实现了诵读儿歌、拼音识字的教学目标,在师生互动中,很好地进行了表达训练。

五、结合白板游戏学习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电子白板的使用无疑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我们应该注重运用白板,充分发挥整合优势。我们可以利用白板中的放大镜、拉幕来检查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让学生玩拉手游戏,随机拖动单韵母学习复韵母;我们还可以利用白板上的实物投影和视频播放功能学习拼音的书写。

白板在教学中不仅仅是黑板的一个替身、ppt的一个提升,其最大优势还在于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让教学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成性课堂。

六、听读结合,巩固所学

诵读儿歌时,我注重将听和读相结合。仍以《ɑo ou iu》一课为例,让学生先进行听的练习,在听之前,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以提高听的效率,而且三首儿歌诵读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学习规律循序渐进的,这就为之后的诵读奠定了基础。诵读《气球》时,我提出了听的要求:“仔细听老师来读,一会儿比比看谁学得最像”。我的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在读时注意了儿歌的声调、语气和节奏。之后我提出进一步要求:“在读的时候老师会加上表情和动作,请你看一看、学一学。”这样引导学生在诵读儿歌时加上动作和表情,由此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活泼的特点,并且通过拍手读、小组合作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逐渐喜欢上儿歌的诵读和表演。

然后师生合作诵读《小蝌蚪》。由于儿童的兴趣会被新颖的事物所吸引,我播放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小动画,从而引出儿歌的诵读,并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老师来读,注意老师读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学生通过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一步体会到儿歌的韵律美、节奏美。

接着在诵读《有礼貌》时,让学生自己为儿歌配上恰当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体验到“够一够摘到桃子的乐趣”。

最后,通过在学生爱读儿歌、爱演儿歌的基础上,自然轻松地学习了本课的拼音ɑo、ou、iu,通过重点强调不同生字的读音来感受拼音的四声,并且在练习拼读的基础上拓展儿歌《早》,进一步巩固本课学习的拼音。

经过教学研究实践,我们发现通过诵读儿歌、拼音识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并且能够在拼音学习中发挥主体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他们能够借助拼音阅读拼音版的童话、寓言等,阅读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还能够主动运用拼音这个识字阅读的工具去学习,真正发挥了拼音工具性的作用,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同时采用“诵读儿歌,拼音识字”这种形式也使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安国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汉语拼音拼音儿歌
识字儿歌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睡觉儿歌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自测题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自测题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汉语拼音综合测试
儿歌6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