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小练笔”的策略

2017-03-23 20:15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练笔想象课文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小练笔”的策略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市场第二小学 金海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于永正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小练笔”,因其贴近课堂、形式多变、方法多样而成为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又一途径。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课文语言、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式,对他们的表达能力的提高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中如何落实练笔的实效性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肤浅的看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巧借“生花妙笔”

1.巧向课文借“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命题

新课程习作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命题、自由表达,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习作命题。怎么办?最捷径、最有效的策略是指导学生向教材借题目(学会给自己的习作取名字),因为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题目很典型,可归类指导。比如:有以中心思想为题的《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尊严》;有以主要内容为题的《掌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无论哪种题目,都有独特之处,都可以揭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引导学生在借鉴中学会命题,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责。

2.巧向课文借“插图”,引导学生自由想象

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课文中的插图,画面表现的只是某一瞬间的情景,留有许多想象的空间,也是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展开想象写片段、续编故事,使学生写话兴趣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比如《燕子专列》的插图画的是小贝蒂捧着燕子的情景,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贝蒂找到了冻僵的燕子是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提供了思想上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情境。

3.巧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全神贯注》一文中,罗丹如痴如醉的作画时的动作神态的语句;《鱼游到纸上》一文中,对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画时的神态及“一会儿……一会儿……”那画鱼时的动作,这些都是精彩、优美的语言。学完这两篇课文后,及时引导学生写一个做事投入、专注的人。

二、在阅读教学中巧迁活用

1.读写迁移、尝试运用——仿写

“仿写”是指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片断。如《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语句优美,采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写一篇赞美家乡的短文。

2.变换文体练习写——改写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近旨远。可以将古诗的韵律美转换成一幅画、一个记叙文或剧本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对古诗的深刻体验,可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课文,还能锻炼其写作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如教学《游山西村》一诗时,学生将此编出了情节生动的记叙文。

3.设置悬念、拓展想象——续写

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空白”,以原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延伸课文的内容。《乡下人家》一文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但全文并没有写冬天,教学中,问学生:“你能结合生活,写写乡下人家的冬天吗?”因为本班学生来源于农村,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都能写出那一道独特、迷人的冬天风景。

三、在阅读教学中深挖适练

1.巧用学生的“说”

这类课堂练笔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活动,课堂上少不了说的练习。因此,根据学生的说,我们可顺势让他们写一写,让“说”为“写”铺设平台,以此降低写的难度,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之后,产生的新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表达欲望,若教师能适时地选择一个写的话题,让学生练笔,学生自然有话可写。为“乐写”打下基础。如教学《燕子》一文时,笔者采用“光彩夺目”为教学起点,让学生看图读文圈划:哪些景物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构成了多彩的春天。细心的同学听后,马上提出异议,说多彩的春天远不止这些景物。于是,笔者顺势让他们说一说春天的多彩,再写一写,以不同角度来理解春天的含义。

2.善用学生的“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那么可不可以让随文练笔也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呢?学《普罗米修斯》时,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内容中的为什么不具体写怎样受折磨和怎样坚持?笔者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想象:普罗米修斯受折磨和怎样坚持的过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简练的语言用生动的文字表现了出来。

3.活用学生的“爱”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学的范本,值得大家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好好吸收。但在崇尚自由与个性的时代,学生对文本的吸收可以是多元的。因此在学习中,要让学生自由发现,自由选择,看看课文中什么最吸引你,哪怕是几个词,一段话。学生根据喜好,可模仿某一个句子、某一片段写一写,可用喜欢的几个词编一编,以体现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练笔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背课文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