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好心态,高考成功一半
——访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

2017-03-23 21:36李鲁山
教育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误区心态试卷

本刊记者|李鲁山

调整好心态,高考成功一半
——访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

本刊记者|李鲁山

王极盛教授,辽宁省丹东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医学心理研究会副主任,中国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创造力研究会委员等职务。

家长:首先要走出误区

记者:学生参加高考,每个人都会承受不同的压力,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比较合理?

王极盛:大多数家长在孩子参加高考前后,表现为“干着急、乱帮忙、帮倒忙”等现象,有大约七成的家长会亲自送孩子去考场,我在北京某中学连续十八年做高考调查,发现有的考生由九位家人集体前来陪考,进考场前,一个人一句叮嘱的话,除了提醒他认真做题不要马虎,就是告诉他如果考上名牌大学,事关一生的前途命运等等,你说孩子参加高考本来压力就很大,家人再这样反复叮嘱,他还能平静地参加考试吗?!

学生参加高考,需要家长首先走出以下五个误区——第一就是过分关心的误区,像刚才说的家长送孩子去考场反复叮嘱就是过分关心,容易加剧考生的考试压力;第二是过分监督的误区,有的家长在考前频繁提醒孩子做题粗心容易丢分的老问题,有的家长小心过度,连孩子接一个同学电话都要审查半天,这些都是不妥的;第三是过分期待的误区,总期待孩子在考试中超水平发挥,一举考入名校;第四是只重视言教不重视身教的误区,有的家长说得多,做得少,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这样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较差的,容易给孩子负面的影响;第五是家长要走出重视孩子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误区,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一旦发现孩子连续几天出现闷闷不乐的情况,就要及时帮助其调整心态,心态好了,高考就能成功一半。

在高考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稳定的情绪,是考生最需要的;家庭成员之间经常说说笑笑,让气氛活泼轻松;家长要记得对孩子说一句话:你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至于高考能考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提醒家长需要重视的,是高考前、高考中尽量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防止感冒、拉肚子等疾病的发生,因为这些疾病除了让考生不舒服,还容易给其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是“命不好”“倒霉”,会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另外,不建议家长到6月6日晚上,才想起检查孩子考试用具的准备情况,家长要在6月4日就与孩子一起做检查,如有问题马上或第二天解决;另外,对于去考场的线路也要提前熟悉,对堵车等问题提前做好预案,以防考试迟到。

与此同时,家长还要注意不要当孩子的面议论他每门课能考多少分,不要在考前商议孩子的高考志愿问题,不要预测孩子考试结果的优劣,而说出许愿或指责的话,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家长不要送孩子去考场。最后一条,就是在高考中间,家长不要拐弯抹角去打探考试情况,这样会增加考生的心理负担。我多年来做过大量的考生调查,发现“家长好心情,孩子好成绩”是客观事实——家长给予孩子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孩子以放松的心态应考,结果不少学生在高考中会有超水平发挥,这些都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考生:健康心态跟学业水平同等重要

记者:考生如何学会主动、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王极盛: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这样的道理。怎么调节学生的心态呢?现在要面临高考了,我提两类方法,第一类是高考心态调节的十六字诀——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强化信心,我有五点建议,第一高考目标要适当,不要超过自己的实力,自己达不到的目标,心理就会受到挫折;第二点不要攀比,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只要考出平时的水平就是成功;第三点不要迷信,有一年临近高考,我接到一个考生的电话,他说王老师不好了,今年高考我肯定失败,我说还没开始高考,你怎么知道会失败?他说我今天早上听到乌鸦叫了,他说乌鸦叫是我高考失败的象征!客观地说,乌鸦叫是很正常的事,这跟考试成功与否有什么必然关系?所以,千万不要迷信,你一迷信,就容易进入误区出不来;第四要积极暗示自己,在心态不好的时候,要写一个纸条放在桌子上,告诉自己“我能行、镇静、沉着”,这些积极的词语会帮助你提高信心;第五在高考前几天走路要挺胸抬头,步伐强劲有力,这样都会帮助考生树立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幸福度。

十六字诀的第二句话是优化情绪,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我对很多高考状元进行过访问,问他们高考时什么心理状态?他们说高考就是平常的考试,并没有什么神秘的;第二要学会深呼吸,只要正确地深呼吸,人的心情就会放松下来;第三是积极向上法,考生心情不好的时候,想想自己十八年生活当中愉快、幸福的事情,把积极情绪调动起来。

第三句话是进入状态,我提五点建议。第一不要自我加压,现在有不少考生除了做自己老师的卷子,还做很多其他试卷,现在只要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就足够了。第二条要调节生物钟,高考是白天考试,现在不少同学是夜猫子,建议考生现在开始,每天晚上十点半左右睡觉,睡足八个小时,白天人的精神会比较充足。第三个进入状态的方法,要体验各种考试的不同情景,体验考试的感受,到高考的时候,就会很顺利地适应考场。第四条非常重要,北京考生基本上5月25日以后就放假了,自己复习,有的考生放假后只看书、只看笔记,不做卷子,结果高考找不到感觉。建议考生5月25号以后一定每天做试卷,做原来做过的试卷,一做就有信心,练练手,热热身,找找感觉。不要做新的、难的试卷,这样容易挫伤自己的信心。第五,建议考生6月6号晚上不要提前睡觉,按照正常作息时间休息就可以了。

十六字诀的最后一句话“充分发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怎么充分发挥呢?战略上藐视考试,战术上重视考试。特别对简单的题目,一定不要马虎,很多学习基础好的考生,难题能做出来,简单的题却做不出来。有一年高考化学试卷比较容易,我看考生喜笑颜开的,一个女生说今年的化学题太容易了;一个男生说我把化学题做完以后还睡了一会儿,结果,这个男生因为轻视化学题而做错了很多。

第二点就是运用考试策略和技巧。考试策略和技巧很多,我侧重讲两个,第一要在写字清楚的基础上力求快,有很多父母嘱咐孩子写慢一点儿,让老师看清楚,但是高考是考时间,时间就是分数,一定要在老师看得清楚的基础上力求快;第二个重要策略,一定要留五分钟到十分钟检查做完的试卷,不少考生最后没有检查,是因为考卷中的难题没有做完,难题一般第一问、第二问比较容易,第三问很难,考生如果没有时间做题或者不会做的话,就不要做了。你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从头到尾检查一遍试卷。

第三,看题做到三个字“准、快、全”,以准为基础,没有准,看的越快错得越多。

第四点,利用发散性思维,一道题如果一个思路解决不了,就换一个思路;第五要建立知识网络和体系,把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整体,到高考的时候每一点一刺激,其他知识点都亮起来了。这就是我跟考生谈的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的十六字诀。一般考生的心理问题都可以用这“十六字”解决,我考数学紧张怎么办?复习紧张怎么办?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学校:要作积极主动的调整

记者:学校方面如何帮助考生疏导心理问题?

王极盛:通过我多年跟踪国内一些重点中学发现,在高考前二十天内,班主任老师的重点工作要实现转移——从以教学管理为主,转向做好全班同学的心理工作。前些年,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有一个班主任,他们班四十七名同学,有三十一名考上北大、清华,我问他怎么做好工作的,他说我虽然是英语老师,高考前我的主要任务是抓班里同学的心理工作,我分两类,一类是全班共同的心理问题,我在班里共同讲;我又抓个别同学的心理问题,这样他能把自己心理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所以,第一点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第二点,建议老师要有平和心态,老师要充满信心,愉快的情绪本身就会感染学生,就会给学生心理上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点,各科老师要协同工作。我记得一些中学曾有这样的经验,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每一科老师集体会诊,对每个学生物理存在什么问题?化学存在什么问题?然后采取措施共同攻关,这非常好。

第四点,建议高考前,特别是5月底以后,学生自己的复习时间,学校要设立两个辅导班子,一个是功课辅导,还有一个心理辅导,同学们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找专门辅导心理问题的老师咨询。这样做,很有效果。

第五点,从现在开始不要搞倒计时了,很多学校搞倒计时,有时候起了反作用。我问很多考生对倒计时的感觉,他们感觉特别紧张。有一次,我和一位校长谈,校长说我做的目的是提醒孩子高考快到了,我说从来没有一个孩子会忘记高考时间的,学校要主动帮助学生们减压,单纯一个倒计时产生的坏处会大于好处的。

猜你喜欢
误区心态试卷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还是“看掐架”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