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远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7-03-23 22:42浙江省临海市汛桥镇中心校郑雪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6期
关键词:资源语文课堂教学

浙江省临海市汛桥镇中心校 郑雪芳

利用农远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浙江省临海市汛桥镇中心校 郑雪芳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中教学手段单一陈旧,许多农村学校常年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单一模式,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丰富了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网络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和生动逼真的信息对学生感官的多方位刺激,这些若能在教学中被很好的利用,那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到最大化,从而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主动参与。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对汉字的识字的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又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死板单调。远程教育资源解决了这一难题。计算机有其特殊的功能,可以重写,可以重点部分突出提示,它可以代替老师示范的全部过程,而且还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同学习,让孩子的学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及时地反馈学习情况,老师可以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二、充分利用农远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布置任务,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并将知识转化。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使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同学间的友爱,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如教完《赤壁之战》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手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学生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

远程教育资源中,大量的信息、精彩的图片,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不可穷尽的资源宝库。这宝库里不乏同行的优秀论作,如优秀教案、课件等,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观潮》一课,主要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体感知了大潮的先像“一条白线”、进而“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接着又“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最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是风号浪吼”,除了让学生观看录像中潮水的样子外,还特别注意了潮水的声音,尤其到了最后,把录像的音量升到最大,把气氛烘托得足足的,有的同学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有的同学呆呆地沉浸在声响之中……仿佛自己置身于观潮的大堤上,正欣赏着钱塘江的大潮,这种运用录像来再现课文内容的方法,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在感情上与之产生了共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欣赏,陶冶情操,培养美感。

四、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远程教育资源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课时,学生想了解更多,更想见一见整幅来的尊容,于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我又将资料打印出来,学生们见了,啧啧称赞,心里升腾起民族自豪感。网络下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和快捷高效的交流通道。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学生对周恩来少年时所处的那个年代背景知之甚少,难以理解周恩来何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番话,于是我利用远程资源提供的材料整合成课件,把有关鸦片战争及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等历史知识和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触摸民族灵魂深处的伤痕,让那个时代的悲愤在学生心中重新燃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远程教育好像清风活水,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异彩纷呈。

【1】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2】翁佩君.运用多媒体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资源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