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金银花产地生态环境与土壤适宜性分析

2017-03-23 08:46程晓彬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泸定县砂土土样

程晓彬

(四川民族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 四川 康定 626001)

泸定县金银花产地生态环境与土壤适宜性分析

程晓彬

(四川民族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 四川 康定 626001)

对泸定县金银花产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条件适宜金银花生长;该地土壤质地适宜,水、气协调,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供氮能力较强,钾、铁元素含量丰富,磷、锰、锌不足,通过合理施肥,能获得优质高产的金银花。

金银花;生态环境;土壤适宜性;海螺沟

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植物,因花初开为白色,经二三日后变为黄色,新旧相参,黄白相映而得名。金银花富含绿原酸、异绿原酸、木犀草苷、黄酮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银花被逐渐开发成保健茶、保健饮料、保健糖果等多种保健食品,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另外,金银花适应性强,既耐干旱贫瘠,又耐水涝盐碱,根系发达,叶面积密度大,能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金银花开花时节,田间黄白相间、赏心悦目,花香四溢、磬人心脾,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泸定县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1-3],耕地主要为坡地(坡度在10°以下的占44%,11~25°的占40.1%,26~35°的占13.7%,36°以上的占2.2%)[4],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既保证老百姓的收入,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当地政府于2013年从河南引进金银花种植项目,该项目基地位于国家级4A风景区的海螺沟景区。本研究通过对泸定县金银花产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壤适宜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金银花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产地生态环境

泸定县金银花生产基地位于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磨西镇,29°31'~29°55'N,101°49'~102°10'E之间,目前金银花种植规模为27hm2,3年试验结果表明,“豫花一号”适应性和品质最好。

1.1 产地地形地貌

泸定县金银花生产基地为低中山地形,最高处海拔1750m,最低处1360m,山体主要呈南北走向。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物,岩石类型多,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境内土壤侵蚀严重,土壤粗骨性强、土层薄、石砾含量高。土层厚度在30cm以下的占11%,30~60cm厚的占21.1%。石砾含量为1%~30%的占69.4%,石砾含量为30%~70%的占20.1%。

1.2 产地气候条件

该基地所处的地里位置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受青藏高原的影响,形成其独特气候——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泸定县海螺沟景区海拔1600m,台地气象站资料表明年均温14.6℃,1月平均气温5.2℃,3月平均气温11.6℃,4月平均气温16.8℃,5月平均气温18.5℃,6月平均气温19.7℃,7月平均气温21.7℃,8月平均气温21.4℃,9月平均气温18.8℃,10月平均气温16.4℃。年总积温≥0℃为5647.5℃,≥5℃积温5494.2℃,计336.5d,≥10℃积温为4788.4℃,计255.7d,无霜期279d。年降雨量840mm,年均相对湿度66%,其中冬半年(11~4月)为47%,夏半年为(5~10月)72%。日照时数为1190h,太阳辐射值为364KJ/cm2。

1.3 土壤概况

依据四川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泸定县金银花生产基地土壤属于黄棕壤土类,山地黄棕壤亚类,老冲积黄棕壤土属,土种为分布于海拔1600~1700m缓坡阶地上的面砂土,分布于海拔1400~1600m冰碛台面上的黄泥夹砂土,分布于海拔1350~1500m缓坡阶地上的黑土。成土母质为冰碛母质。

2 产地土壤条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依据金银花生产基地不同土种,在5个不同海拔高度选取有代表性地块,采取蛇形取样法采集0~30cm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后用4分法处理至1kg土样。土样于室内阴干,过18目筛统计石砾含量,然后磨细过60目和100目筛。样点分布见表1。

2.1.2 测试项目和方法 土壤质地用简易比重计法测定;土壤pH值用电位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用1mol/L中性NH4OAc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全氮用半微量开氏定氮法;碱解氮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用0.5mol/L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用1mol/LNH4Ac-火焰光度计法测定;有效铁、铜、锌用0.1mol/LHCl浸提-AAS法测定;有效性锰用对苯二酚-1mol/L NH4OAc浸提AAS法测定[5]。

表1 供试土样的理化性质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土壤颗粒组成 由表1可知,产地3个土种15个土样石砾含量都在10%以上,为重石质土壤;面砂土物理性粘粒含量在15%~19%之间,为砂壤土,黄泥夹砂土和黑土物理性粘粒含量在32%~43%之间,为中壤土。

表2 泸定县金银花栽培土壤养分状况统计表

2.2.2 土壤酸碱性和保肥性 由表1可知,15个土样pH范围为5.9~7.2,为中性到酸性土壤;面砂土阳离子交换量<10cmol(+)/kg ,黄泥夹砂土和黑土在10~15cmol(+)/kg之间,所以从阳离子交换量来看,该地土壤保肥能力较弱。

2.2.3 土壤养分

2.2.3.1 土壤有机质和氮素 由表2可知,泸定县金银花产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36.1g/kg,高于旱地作物丰产要求(15.0~25.0g/kg)[6]。其中大于15.0g/kg的占93.3%,大于25.0g/kg的占80%。不同土种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面砂土平均含量为26.3g/kg,黄泥夹砂土为47.3g/kg,黑土为34.5g/kg。15个土样全氮平均1.9g/kg,达到肥沃旱耕地全氮含量要求(1.0~2.0g/kg)[7]。其中含量大于1.0g/kg的占93.3%,含量大于2.0g/kg的占40%。土壤碱解氮平均144.8mg/kg,含量在100~150mg/kg(中等)及以上的占80%,含量在50~100mg/kg(缺)的占20%,说明土壤供氮能力较强。

2.2.3.2 土壤速效磷、速效钾 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10.1mg/kg,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效磷标准,泸定县金银花产地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大于10mg/kg(中)的占40%,含量小于5mg/kg(低)的占13.3%。其中面砂土有效磷含量全部在10mg/kg以下,黄泥夹砂土全部在10mg/kg以上,黑土只有一个土样在10mg/kg以上。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16.2mg/kg,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效钾标准,含量丰富,大于200mg/kg的占46.7%,含量在150~200mg/kg之间的占26.7%,含量在100~150mg/kg的占26.6%,含量最低的为102mg/kg。

2.2.3.3 土壤微量元素 张重义等[8-10]认为,金银花的药理活性可能与锌、铜的含量有关,研究还发现,金银花对铁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分析泸定县金银花产地的铁、铜、锌、锰含量如下:①土壤有效铁:土壤有效铁含量范围12.7~120mg/kg,平均为48.1mg/kg。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效铁含量分级标准,所有土壤有效铁都超过了诊断临界值2.5mg/kg,含量大于20mg/kg(很高)[11]的占93.3%,面砂土为29.6mg/kg,黄泥夹砂土为45.8mg/kg,黑土为68.9mg/kg。因铁的有效性与土壤酸碱性有关,产地土壤PH值为弱酸性到中性,所以出现缺铁的可能性不大。②土壤有效锌:土壤有效锌含量范围0.5~6.96mg/kg,平均为1.71mg/kg。含量在2.0mg/kg(高)以上的占26.7%,含量在1.0~2.0mg/kg(中)的占33.3%,含量在0.5~1.0mg/kg(缺)的占40%,这可能与土壤PH值有一定关系,说明该产地缺锌的可能性很大。③土壤有效铜:土壤有效铜含量范围0.34~1.89mg/kg,平均为1.15mg/kg。含量在0.2~1.0mg/kg(中等)的占40%,含量在1.0mg/kg(高)以上的占60%,说明产地土壤有效铜含量较高。④土壤交换性锰:土壤有效锰含量范围3.7~46.4mg/kg,平均为18.56mg/kg。含量在10~20mg/kg(中)以上的占13.3%,含量在20~30mg/kg(高)占40%,10.0mg/kg(缺)以下的占46.7%,说明该产地土壤有效锰含量较缺乏。

3 金银花产地适宜性分析与合理栽培意见

3.1 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与合理栽培建议

金银花生态适应性较强,具有喜阳、耐阴、耐干旱、耐积水、耐脊薄和耐寒冷等特点〔12-14〕。野生种广泛分布在丘陵、山谷、林边、路旁、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但是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大量资料表明,金银花在11~30℃的条件下都能生长,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其中日平均气温回升到5℃左右进入萌芽期,花芽分化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5~20℃,光照充足。首次开花气温需>18℃,≥0℃积温应大于 4300℃。金银花生长的最佳年降水量为600~1000mm,空气相对湿度为 65%~75%。金银花生长的年日照时数以1700~2600h 为宜。在花芽分化和孕育期间,若温度适当偏低,光照偏多,降水偏少,将有利于花芽分化和绿原酸的积累。

泸定县金银花产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特殊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由于海拔较高,太阳辐射较强,对金银花的生长有利。该地金银花萌芽时间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第一茬花开花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花芽分化和孕育期间,正是该地区的旱季,此时温度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日照充足,对产量的形成和绿原酸的积累非常有利。据3年栽培测试,第一茬花产量占到全年产量的43.2%,第二茬花花期为6月下旬到7月中旬,产量占全年的31.5%。为了保证前两茬花的产量和质量,试验证实冬季修剪很重要。在休眠季剪去细弱枝、枯枝、病虫枝、过密的当年生枝的 1/2,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第三、第四、第五、三季产量只占全年的25.3%。泸定县金银花产地位于国家级4A景区,低中山地形,为了营造绿绿葱葱的景色和减轻水土流失,第二茬花采收后不再修剪。

3.2 产地土壤适宜性分析与合理施肥建议

张重义等人[8]认为,金银花适宜在中性至微碱性的砂质壤土中生长,金银花对磷、钾、铜、锌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王喻[15]在研究水肥对金银花品质影响时发现,有机氮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对有效成分的积累不利,无机氮肥效果正好相反。

由土样分析得知,产地土壤为砂壤土到中壤土,质地适宜,水、气协调,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供氮能力较强,土壤钾元素、铁元素含量丰富,但磷、锰、锌不足。参考前人的研究和本地实际综合分析,该地土壤营养条件基本能满足金银花生长的需要,为了获得优质高产,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合理施肥意见。

(1)冬季修剪时,采取环状施肥法,施清粪水100担/667m2,复合肥(10~14~6)225kg/hm2。

(2)由于栽培地土壤有效锌、锰含量偏低,建议有针对性地施用锌肥和锰肥,具体用量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3)水分管理上,泸定县年降水量与金银花道地产地年降水量较一致,且多为夜雨,正常年份不用灌水。

[1]马晓路.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237-238.

[2] 刘庆.青藏高原东部(川西)生态脆弱带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1999,21(5):81-86.

[3]翟岁显.论青藏高原生态特殊性对地区开发的影响[J].攀登,2005,24(3:):77-80.

[4]程晓彬.浅析泸定县水果生产的发展方向与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2,8:37-38.

[5] 南京农业大学. 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0.

[6]谢德体.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7]吕福堂.土壤肥料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8] 张重义.金银花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土壤微量元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07-212.

[9] 孔祥瑞.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86.

[10] 王夔.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第2版[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132.

[11]金为民.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2]韦金霖, 尹华军.隆林县石漠化地区发展金银花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4(1):52-54.

[13] 冉清华,曹瑞玲,李翠云.金银花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2):114.

[14]杨斌.云南石漠化地区金银花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3,6:29-31.

[15]王喻.水肥对金银花品质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26-30.

2016-12-11

甘孜州海螺沟景区鑫康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建设项目

程晓彬(1968-),女,四川眉山人,副教授,农学学士,主要从事土壤肥料和园艺植物栽培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834390598@qq,com。

猜你喜欢
泸定县砂土土样
柠檬酸对改良紫色土中老化铜的淋洗研究
饱和砂土地层输水管道施工降水方案设计
室内常规土工试验试样制备问题分析
龙之中华 龙之砂土——《蟠龙壶》创作谈
泸定县社区体育开展现状研究
膨胀土干湿交替作用下残余强度试验方案分析
以产业发展作突破口促进川西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
砂土强夯加固效果的深度效应
关于甘孜州泸定县农特产品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