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新乡贤”

2017-03-24 10:01李建柱
唯实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乡贤乡贤知识分子

李建柱

在中国历史上,乡贤历来都是受政府和基层民众普遍尊重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小农经济和传统文化发达的地区,拥有浓厚的乡贤文化,涌现出了不少乡贤名人。但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剧烈变迁,乡村能人背井离乡外出就业,多数人涌入城市定居,乡贤文化由盛而衰。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呼唤重建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群体,以重建中国乡土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

谁来做“新乡贤”

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必须吸引新乡贤重返乡村。哪些人可以成为新乡贤呢?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三类人:第一类: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人脉资源广、组织动员能力强、民意基础厚,能够在乡村重大传统节庆活动、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穿针引线、联络沟通、组织实施的作用,也可以通过调节邻里纠纷等,发挥他们稳定基层社会秩序、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监督现任基层官员行政行为的作用。比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原中国驻黎巴嫩、伊朗大使刘振堂等。第二类:退休知识分子。退休的大学教授、文化名人等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可以利用祠堂、村民文化广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利用修订家谱、主持祭祀等活动挖掘本地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宣讲会、大课堂、市民讲座等形式宣传本土历史典故,让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本乡本村和附近地区落地生根。他们也可以在党的创新理论和具体政策传播中发挥宣传解释作用,帮助基层群众更加准确了解党的涉农政策,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消除日益突出的阶层隔阂,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涉农政策更加精准地传播。如江苏省高邮市朱堆村企业家杨文华、湖北襄樊退休教师杨维广、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处级调研员王锡昌等。第三类:工商界成功人士。在外经商、创业的企业家見识广、头脑活,可以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或投资,发挥对本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如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乡贤商会和福建省漳州乡贤商会等。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构成了新乡贤的主要来源,发挥他们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能够弘扬乡贤文化、助力新农村建设。

“新乡贤”能否胜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调查研究中心围绕“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问题,对全省202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有超过90%的乡镇干部充分肯定了新乡贤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重要作用,同时有57.9%的乡镇干部担忧离退休党员干部或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没有返乡做乡贤的积极性。

离退休干部群体。从年龄段来看,离休干部年龄大多在80岁以上,年龄较大,大多数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即使身体状况良好,但他们多数人知识积淀过时,思维守旧,因此难以胜任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任,难以发挥新乡贤的积极作用。年龄在60~70岁左右的退休干部中,大多数人需要帮助子女抚养第三代,接送孙子女上学下学,返回乡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知识分子群体。从历史上看,不少乡村出身的知识分子喜欢“告老还乡”、叶落归根”,这种选择和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宗法制度、儒学思想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旧乡贤和新知识分子乡贤的生长土壤已经完全不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调查显示,由于城市有比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很多知识分子已经深度融入城市,形成了较为紧密的文化圈,因此不愿意返回乡村做乡贤,鼓励他们返回农村等于剥离他们熟悉的生活圈和文化圈。而且,很多知识分子在家乡已经没有多少亲人,他们返回乡村后自身的养老将面临极大问题。

创业成功人士群体。创业成功人士往往有自己的公司、企业或事业,如果没有合适的回乡创业平台,也不容易返回乡村。即使返回乡村也难以有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机制,最终导致新乡贤沦为商会、企业家俱乐部,或者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

因此,发挥新乡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首要前提是培育壮大新乡贤群体,而培育壮大新乡贤群体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措施吸引乡村能人自愿地返回乡村做新乡贤、如何使现有的乡村能人快速成长成新乡贤。

如何培育“新乡贤”

将培育新乡贤文化、提升乡贤治理水平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现代乡村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希望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吸引更多的新乡贤参与到现代乡村治理中,首先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乡贤文化,为更多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优秀农民工、企业家等返回乡村、反哺乡村鼓与呼,通过宣传部和文化部门联合开展“寻找新乡贤”的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新乡贤、培育新乡贤、支持新乡贤的良好舆论氛围,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必须坚持双向培养的原则,双管齐下促进新乡贤群体快速成长。一方面,要通过村民推荐、组织选拔等方式,在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中发现一批自愿回乡定居的新乡贤候选人,鼓励他们回乡参与乡村事务、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形成一批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又自愿返乡反哺的新乡贤群体。要联合财政、卫生、民政、关工委等部门针对新乡贤重回乡村参与文化治理的养老障碍、医疗障碍等,联合行动、创新机制,妥善解决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在现有乡村能人中发现一批年轻有为的新乡贤带头人,尤其是在大学生村官群体中寻找乡贤模范,鼓励他们在现代乡村事务治理中更多地发挥建设性作用,逐步成长为新乡贤。在市县级党校主体班中增设新乡贤主题培训班次,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和轮训,提高新乡贤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文化平台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水平,增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把握能力。

将建立健全相关的活动平台作为培育新乡贤的主要途径。首先是新乡贤活动的组织平台。通过组建县、乡、村三级乡贤协会、乡贤理事会或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形式,鼓励和支持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参与乡村公益文化事务治理。其次是新乡贤引领乡风文明的教化平台。通过乡贤理事会、乡贤调解员、乡贤宣讲员等形式,邀请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传承和弘扬乡村文明。让新乡贤所蕴含的道德力量延续传统乡村文脉,让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能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三是新乡贤培养选拔的提升平台。实行乡贤挂职村官和乡镇长助理等制度,鼓励和支持新乡贤参与农村基层文化事务治理,推动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缓解农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空巢化”现象,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区域特色乡村治理模式。

将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合理切入点作为培育新乡贤的主要杠杆。我国农村各个地市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条件都不同,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要结合实际、因村制宜、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理念,找到一条凝聚人心、树立品牌,找准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合理切入点,探索符合农村本地实际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模式。城镇化率偏低、经济欠发达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切入点宜集中到日常文化事务治理、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扶贫济困、调解民间纠纷上来。城镇化率较高、文化现代化程度较高地区新乡贤则可以更多地关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本地文化典籍修订和传播、本地文化特色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等。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调查研究中心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黄 杰

猜你喜欢
新乡贤乡贤知识分子
新乡贤是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靠大多数,还是靠“乡贤”
如何避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搭便车”
新乡贤治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别让“乡贤”成“乡党”
沧州七旬老人成“新乡贤”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